袁春波
財政發展水平是各國政府與各類組織關注的重點問題,在我國,縣級財政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我國整體財政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GDP水平舉世矚目,然而落實到縣級政府,其財政水平總體上處于低下水平,頻頻出現赤字,且往往由于縣級財政不能夠自給自足,該狀況使縣級財政每況愈下。本文經過分析縣級財政陷入困境的原因,著重提出縣級財政困境解決的對策,助力我國縣級財政水平的提高。
政策在縣級財政上的不合理性體現在:正在運行的縣級財政政策依舊是上世紀末制定實施的,該體制在經過運行多年后的結果是維持縣級財政收入的支撐點過少:仍然主要依賴于房地產稅、土地財政等等,而其它稅收卻被省、市、縣一起分享;財政支出方面,對于本不發達的地方經濟水平,縣級財政不但要負責縣政府的日常行政活動、還要兼顧本地區GDP、教育、文化、衛生、環境的發展,保證最低的民生服務的發展水平。縣級財政的政策性不合格,財政收入在收入中過低的百分比,讓縣級財政雪上加霜。
當前,以法制為指引,各項制度不斷完善,在國家財政資金的使用上,監督越來越嚴格,特別是對于某一待定項目的國家財政資金只可以專項專用,這顯然是一柄雙刃劍,雖然在嚴格監控操作人員方面成效顯著,但結果是由于各類專項資金所占百分比太多,所致財政資金運行拖累,導致與實際脫節,某些項目投入資金要么供大于求,而許多關乎民生的項目卻因專項資金不足而停運。
(1)縣級政府基本自給能力不足。財政收入水平與公用事業支出的狀況,決定了一個縣級政府的自我生存能力。在我國縣級行政區劃中,大部分為農村居民,進行財政支援之處居多,然而其財政收入水平較市級財政收入相對低下,這種情況使縣級政府財政生存能力薄弱,赤字頻現,很多縣級政府每年入不敷出,無法順利完成各項行政職能。
(2)預算收支不平衡。我國科技水平與GDP水平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帶動了各縣級城市的發展,其公用事業也在快速發展,結果是由于大量新建項目在縣級行政區域中連續開展,所需財政投入日益增多,縣級政府的財政收入水平無法與縣級政府的財政投入需求相匹配,收支不平衡的狀況愈演愈烈,財政收入與財政投入需求的矛盾日益深化。
(3)各級政府事權與財權分配不科學。事權問題普遍存在于所有政府、企業、事業單位。事權的具體實施,主要實施者為底層辦事人員,然而財權的實施被上級控制,這種狀況使得在實際中事權與財權嚴重脫節。尤其在縣級政府該情況更為突出,擺在各縣級政府面前的現實是,微薄的財政收入來源與日漸增多的財政支出之間的矛盾愈發突出,使得縣級財政入不敷出,出現財務危機。
我國早自上世紀末開始實施分稅制,分稅制度在省級以下的行政區劃的經濟運行中顯示出無序狀態,各下級地方政府由于過度模仿中央政府,對財權強化集中、對事權過度下放,導致下級的縣鄉政府,尤其是鄉級政府支出與收入比例嚴重失調,導致基層各級政府財政水平每況愈下,這一點體現在邊、遠、窮縣鄉,情況尤其嚴重。
由于縣級政府的職責所在,如何在保證財政支出水平不降低,同時提升縣級政府財政獨立生存能力?成果最明顯的方法是提升財政收入,尋找經濟增長點基本要靠刺激當地經濟增速,讓區域經濟增速保持快速穩定的節奏,這就對當地政府提出了以下要求:協調好政企、政府與普通自然人的關系,通過對高收入人群征收相對較高的所得稅,這樣就可以使財政收入維穩,同時還可以讓單位綜合實力得以提升,并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對于有助于提高生產力水平的前端科技,政府應該著力引入;除此之外,把全國甚至世界范圍的優質單位吸入本地,使其助力地方發展、提高當地稅收收入。所以在我國,縣級政府如要擺脫當前的困境,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持續穩定的提升縣級政府財政獨立生存能力,這對于保持地方經濟增速,從而保證我國GDP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分稅制自上世紀末實施開始至今,這種財政體制對時代的不適應性日漸明顯,縣級財政脫困的在體制上需要做出重要變革,才能適應時代發展,不斷完善縣級政府財政體制,以相應的規章制度約束工作人員,有非常現實的指導意義。完善縣級財政體制,使縣以下人民政府以充分的財政能力各擔其責,優化縣級政府的稅收占比,提高稅收在縣級財政收入所占百分比。靈活調整專項財政的投入占比,以確保財盡其用,以防項目資金投入與項目實施脫節。對于縣級財政收入支出管理,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并及時進行體制改革,協調地方與中央之間的財政關系,才能達到效果。對于生產力低下的地區,需要制定長期的調整改革計劃,以體制改革為基礎,深化協調上下級政府之間的財政關系,是緩解基層財政困難的一種最直接、也最為現實有效的方式。不斷簡化原本復雜的層級結構,盡量使財政結構簡化,在事權權限方面劃分清晰,使之與財權相匹配。另外,加強債務管理,及時清除壞賬、爛賬,全力限制新增債務,作為解決縣級財政困境的全新思路。
一個政府部門,如果要保證相關職能能夠正確及時的實施,政府部門在事權與財權的分配上一定要符合實際,所以,上級與下級之間一定要處理好事權和財權。如今在民生方面政府財政投入日益增加,縣級政府所要行使的職能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重。據統計,當下政府財政中收入支出比中,以縣級政府為最少,其財政生存能力也是最差的,針對縣級政府財政困境,一定要做到中央與各級地方政府之間,各級地方政府與各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從政策的制定開始到落實,認真分析,科學執行,才能保證最廣泛基層人民的利益。
現實要求我們,只有加快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改進分稅制體制,才能從體制源頭上減輕直到解圍縣級財政困境。因為分稅制的適用范圍僅限于中央與省之間,而省以下不宜全面鋪開分稅制,整齊劃一的分稅制不但不能解決,還極有可能加劇縣鄉財政困難,只有因地制宜、區分發達和不發達地區,實行差異化的省以下政府間財政體制,加快改進省以下分稅制才是出路。
面對縣級財政困境,我們走的路還很長,只有承認地區間差異,聯系實際,不斷深化財政改革,才能為縣級財政的發展找到光明之路。
[1]鐘曉敏,魯建坤.地方利益、縱向財政關系與治理風險防范[J].財經論叢,2016,(12):17-27.
[2]陳曉光.財政壓力、稅收征管與地區不平等[J].中國社會科學,2016,(4):53-7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