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茹
企業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在于有效的減少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成本消耗,最終實現企業營業利潤的最大化。實際上,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原有的會計體系主要以標準成本法為主導,這種會計核算方法容易導致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與成本管理工作脫節,為了擺脫這一問題,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當調整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引入精益會計體系,降低無用成本的消耗,從而有效的控制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產生的成本,進一步增強企業市場核心竟爭力。
精益會計體系是指在基于價值流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有效的降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所產生的非增值成本或者浪費成本的發生概率。精益會計體系內部涵蓋了準時制生產機制、目標成本法、價值流管理模式以及特征成本法等相關的管理內容,通過借助于精益會計體系內部的管理內容全面優化升級企業原有的成本管理方法,在此基礎上為企業搭建了一個有效的成本管理框架,從而增強價值流成本管理模式的價值創造能力。
企業的成本管理創新是一項周期性較長的工作,為了順利開展企業的成本管理創新工作,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當結合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以及市場經濟形勢來制定長期的成本管理創新工作計劃,使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重心由原有的傳統成本管理模式主動向精益成本管理模式轉變。除此之外,由于一些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缺乏應有的成本管理創新意識,尚未樹立正確的成本管理全局觀念,使得企業的成本管理模式出現僵化的現象,導致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產生了許多不必要的成本消耗,不僅使企業的營業利潤出現萎縮等問題,還阻礙了企業的市場核心竟爭力的提升。
在市場經濟形勢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仍然有一小部分的企業尚未及時調整現有的成本管理模式,這種過于陳舊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使得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難以對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產生的成本進行精準的計量的同時,無法合理的估算企業經營成本,更不用說做出符合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需求的成本預算。除此之外,由于陳舊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還導致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難以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在做管理決策提供準確且有效的數據支持,無形中降低企業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控制的水平,甚至嚴重影響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的正常運轉。
企業想要在市場經濟形勢進入新常態的競爭環境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則必須在全面的了解自身的實際經營管理情況以及企業競爭對手的實際經營管理情況下,做好企業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由于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尚未及時開展企業競爭對手的實際經營管理活動調查,使得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難以全面的掌握企業競爭對手的所有信息,更不用說分析企業競爭對手所處的市場環境,以及企業競爭對手旗下的產品與營銷模式所特有的優劣勢情況。由于企業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過于強調企業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使得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忽略了對產品之間的價值分析工作,在開展企業成本預估工作時往往只計算了采購原材料實際花費的成本,并沒有真正的重視間接生產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最終導致了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都只從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管理情況出發,缺少對企業競爭對手的分析,使得企業沒有全面的掌握企業競爭對手的信息。
精益會計體系下的企業成本管理工作通過運用價值流成本管理核算模式,幫助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直觀的掌握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計算的全過程,使得企業的成本財務信息變得更加的透明且具體,讓企業全體員工能夠清晰的了解每一筆成本費用的使用情況,無形中將成本管理的理念深入到企業全體員工心中,從而樹立全民成本管理監督機制。除此之外,價值流成本管理模式是精益會計核算工作開展的核心,通過開展價值流成本管理工作,有效的簡化了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的計算過程,降低了中間跟蹤環節的關注度,使得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工作當中。通過價值流成本管理模式,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無需把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過度細化以及分配,而是將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與企業經濟效益進行直接的掛鉤,使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能夠準確的攤銷到每一件產品當中,運用保證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诖耍髽I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當要合理分配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為企業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供數據支持。為了確保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與價值流之間的準確性,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當實時監控企業所生產出來的廢品或者是返工產品的成本費用支出以及數量,使企業所生產出來的廢品或者是返工產品的數量能夠控制在價值流所能承受的范圍內,避免因為產能過剩而導致貨物積壓現象的出現。
建立有效的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業績考核機制,能夠幫助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把不符合企業考核標準的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支出剔除,從而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需求的企業成本管理業績考核標準。以企業的生產設備為例,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通過全方面考察生產設備的使用效率、頻率以及產品檢驗的相關報告等內容制定有效的企業成本管理業績考核標準,為了使所制定的企業成本管理業績考核標準能夠滿足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的核算需求,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可以以小時作為企業的生產設備成本管理業績考核標準,每隔一個固定的時段開展生產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與價值流之間匹配工作,從而對車間生產情況以及廢品、返工產品的數量進行實時跟蹤,第一時間找到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問題,并結合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及時排除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隱患。除此之外,企業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在建立有效的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業績考核機制時,應當正確的認識到企業的生產設備的運作效率是由企業各個生產環節的流動速度所決定,通過實時跟蹤車間生產情況以及廢品、返工產品的數量,能夠幫助企業的生產管理的工作人員快速發現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出現或潛在的成本管理問題,并及時解決這些成本管理問題,從而有效的加快企業各個生產環節的流動速度,確保企業的產品生產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切實維護企業的產品質量。
完善的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需要從兩個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個方面是加強企業的財務信息質量水平,一方面,為了有效的加強企業的財務信息質量水平,企業應當加大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使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能夠形成規范化的發展機制,從而使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能夠與企業的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進行有效的配合,從而提升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與企業經濟效益之間的準確性。另一方面,企業工作人員應當試圖從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成本決策方面開展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為此企業的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在加強準時制生產機制(JIT)的存貨成本管理工作,使存貨與企業經濟效益之間聯系不會被打斷。與此同時,企業的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還應當加大對于產品特征成本決策管理工作力度,使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的準確性進一步的提升,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企業生產過程中成本費用消耗較多的生產工序,從而對企業的生產工序進行優化調整,從而有效的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使企業能夠在市場經濟下行壓力的競爭環境中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第二方面是強化企業的非財務信息質量水平,企業的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員應當從目標客戶的價值指向、產品質量成本等方面來強化企業的非財務信息質量水平,有效的控制企業實際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成本費用,既保證所生產的產品的質量水平,還能夠滿足目標客戶所提出的各種要求。
綜上所述,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有必要加強基于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分析研究工作,全面的了解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的概念,進一步樹立對于精益會計體系的正確認知。基于此,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需要從價值流成本管理核算、建立有效的精益會計體系以及成本管理業績考核機制等方面入手,從而構建完善的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徹底的擺脫陳舊的成本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干擾,使企業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有效的擴大企業的經營效益。
[1]潘斯琪.基于精益會計的J電商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研究[D].哈爾濱商業大學,2017.
[2]王雪紅.基于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研究——以天津津酒集團白酒生產價值流為例[J].財會月刊,2015.
[3]華琴.精益會計體系中的企業成本管理措施分析[J].知識經濟,2015.
[4]蔣偉.基于精益會計體系的企業成本管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