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晶晶
制定一系列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制度以保持企業進行有效的經營管理,這一行為被稱之為企業內部控制。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發展,內部控制制度已經在很多企業得到了建立,而現階段隨著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管理模式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發展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與總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已經在穩定我國企業發展、維持企業盈利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適應市場競爭的大環境、符合企業自身的發展需求等問題是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建設過程中應著重關注的方面。
1.企業內部控制意識淡薄。現階段,制約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首要因素在于企業內部控制意識薄弱。意識指導行動,如果傳統企業管理思維依然在現代企業領導者頭腦中占據主導地位,那么內部控制制度將很難在企業內部得到有效建立。例如,企業內部發展活力受到嚴重制約、企業民主決策受控于企業領導者權威等問題在一些企業是較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究其原因,還在于企業領導者對于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不清晰,把不斷的嚴格企業內部管理等同于企業內部控制。除此之外,認為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在企業財務制度正常運行的條件下自動得到實現,把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混為一談等問題在企業領導者中也相對較為普遍。長此以往,在薄弱的企業內部控制意識的指導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將很難得到發展,從而導致企業的整體運行受到嚴重制約。
2.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在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過程中,法人治理結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了現代企業建設的組織基礎。“內部人控制”現象在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具體表現為個人意志經常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董事會以及股東大會的決策,在企業內部控制中普遍存在控制流于表面的問題,使得董事會、監事會以及股東大會形同虛設,而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夠完善。
3.內部財務會計控制體系建立不完善。為了實現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企業財務會計部門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各項支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以及記錄等工作至關重要,究其原因,還在于企業內部控制的核心問題有賴于企業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現階段,企業財務會計部門對企業經濟活動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企業領導者在在會計控制方面的意識較薄弱以及財務會計控制體系建設的不合理等問題在當前的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中相對普遍地存在著;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得不到有效保證、企業財務控制的職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也是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中財務會計控制體系建立不完善的具體表現,其原因在于企業對財務會計控制制度使用不合理,使財務會計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淪為了事后控制;除此之外,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依然被企業會計人員較為普遍地使用,會計人員專業素質難以跟上信息時代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的步伐也是企業內部財務會計控制體系建立不完善的表現之一。
4.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現階段,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是企業在內部控制建設中進行監督的兩種主要形式。目前,由于企業審計過程形式化現象較為嚴重,導致監督效果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再加上各部門之間存在緊密的利益聯結以及審計人員難以做到絕對的中立等原因,使得審計的監督效力流于表面的現象十分嚴重。此外,外部監督難以得到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理解與接納,再加上缺乏統一標準的外部監督體系的不完善,因此外部監督也很難取得有效的監督成果。
1.增強思想認識,推動內部控制建設的規范化。實現對內部控制理論的落實,從思想層面打破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局限性認識至關重要。行動受意識的支配,從理念上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認識,把企業領導者、各主管部門管理者以及基層員工充分納入企業內部控制理念建設之中,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建設氛圍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在保證領導者權威的同時實現企業各方面資源的靈活調配,保證民主管理制度在企業內部的有效性至關重要。企業領導者必須從公司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全面認識企業內部發展活力與集中管理之間的關系,增強對企業內部建設規范化的思想認識。最后,企業良好內部控制環境的營造對推進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規范化也具有重要作用。企業領導者應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在內部控制建設中以整體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將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與整個企業的發展緊密連接。
2.完善內部結構,充分發揮法人治理結構的作用。首先,權利“越位”的現象在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中應得到堅決遏制,對于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職責劃分要清晰明確,董事會、股東大會、監事會以及經理層等機構必須得到有效設置;其次,傳統內部管理模式中的行政命令色彩必須得到有效規避,在企業人才調動方面必須嚴格依照企業內部發展要求進行,對于人力資源管理的完善必須按照法人治理結構進行;最后,為了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各層級、各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與制約、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的有效建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3.加強會計體系建設,提高其內部控制效果。首先,為了確保企業發展的規范性與預見性,在企業的預算中納入企業經濟活動信息,在預算管理機制的輔助下提高內部控制能力;其次,經濟數據的科學有效性必須在企業進行戰略性抉擇的時刻得到保障。在當前的信息時代,財會部門應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自身分析能力,拓展自身的控制職能;最后,重視培養高素質、專業性的財會人員。對于企業財會人員的培養應從其專業知識結構方面入手,重視對財會人員信息化財務管理能力的提升。
4.完善內部監督管理,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為了保證企業經濟活動的有序開展,加大對企業內部監督的建設力度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加強企業內部監管來說,一方面企業領導者應重視內部監督體系建設,避免各層級、各部門之間的利益勾連;另一方面,對于外部監督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例如,在與社會上專業性審計機構的合作方面,應充分利用其獨立性與專業性對企業內部經濟活動進行有效監督。
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來說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本文以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問題,例如企業內部控制意識薄弱、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內部財務會計控制體系建立不完善以及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增強思想認識,推動內部控制建設的規范化、完善內部結構,充分發揮法人治理結構的作用、加強會計體系建設,提高其內部控制效果以及完善內部監督管理,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等措施,希望對促進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1]白晶竹.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8(07):28-30.
[2]于娟.論如何有效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建設[J/OL].財會學習,2018(02):251
[3]聶曉輝.論企業內部控制建設[J].納稅,2017(36):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