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我國政府下屬部門,具有資金使用權利。就目前來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內控管理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資金挪用、不作為等現象產生,從而導致資源使用率低下。筆者分別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現狀、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對策,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缺乏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就目前來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管理中,問題相對較多,其中對內部控制制度認識的不全面便是首要問題。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相關人員過于注重業務的開展,對內部控制缺乏正確認識,導致內控制度無法有效落實,從而形成內部控制流于形式,此外由于單位相關人員重視度不高,各部門對內部控制的了解十分片面,導致財務人員在制度實施過程中不被理解,加劇了制度執行難度,嚴重打擊了工作人員積極性。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管理工作由于不健全的財務預算管理體系,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開支沒有合理規劃,財務支出量大,特別是在省級財務部門對下級財務部門進行撥款時,核對方面會出現問題,財務賬目的資金使用情況與項目支出存在不符,專項資金使用不到位,賬面混亂,會有壞賬風險。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國發布了內部控制制度相關文件,然而在實際執行中,依然缺乏有效完善,在固定資產管理中,由于資產采購合理性不高,導致采購過度現象的產生。另外,在財政收支管理中,盡管設置了費用開支標準,但由于不夠全面,導致實際執行中金額與報銷項目不一致。在內部控制制度運行中難免會出現各種風險,例如,經營風險、財務風險。風險的產生會對制度的實施造成影響。由于缺乏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導致內部控制風險規避能力不高。
(三)內部控制監督不力。內部控制監督包括外部監督、內部監督。外部監督又分為普通群眾監督與上級審計部門監督,審計部門可對公事實施有效監督,但無法控制內部控制中出現的問題,因行政事業單位工作透明度不高,無法對業務行為加以了解,難以起到監督作用。內部監督是由單位負責人牽頭,內部控制監督部門加以設立,然而單位相關人員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到位,導致監督管理流于形式。
(四)財務內控未與信息技術結合。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促進財務內控效果的提升,并易于操作。目前信息技術在行政事業單位得到了有效運用,使財務控制模式得以優化,會計電算化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有效性得到發揮。建立在信息技術上的財務管控體系,使管理模式得以優化,此外管理操作方式逐漸發生變化,基于這種情況下財務舞弊可能性逐漸提升。將會計電算化運用到財務管理中,可將信息報送給相關部門,但在信息錄入過程中也會發生財務舞弊風險。
(一)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首先應對內部控制制度加強認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控制管理中,相關人員應對內部控制認識加以引導,樹立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對相關機構進行設置,配備專業人員,對業務流程不斷完善,對相關資源加以優化。各部門工作人員應對內部控制知識進行普及,為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預算管理開展的認識,增強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對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視度,加強對相關領導財務知識的培訓,促進各級領導財務預算知識水平的提高,進一步促進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除了對行政單位的各級領導進行財務知識培訓外,還要對財務預算人員進行培訓,是財務預算人員自身能力的提高,更好的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工作服務。最后,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做好財務預算管理工作。
(二)對內部控制體系不斷完善。此外還應對內部控制體系不斷完善,將內部控制約束力發揮出來。內部控制部門應安排相關人員對業務活動實施效果科學評估,并對固定資產及財政收支部門實施重點評估,對任何可能出現的風險加強防御,對內部控制制度有效健全,對各人員職責一一明確,對表現不佳的人員實施懲罰,促進內部控制制度良性循環的形成。并且將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與其他財政工作體系進行有效的區分,將內部財務控制體系的責任制度落到實處,將責任具體到個人。首先成立企業內部控制小組、由單位領導層擔任內部財務控制小組的負責人,而由財政部門負責人擔任委員。
(三)對內部控制執行力不斷強化。待內部控制制度完善后,為確保制度的有效執行應從源頭入手,加強預算管理力度,對預算編制方法科學評估,將計算機技術與新預算編制方法結合起來,對預算編制合理調整,促進預算編制效率的全面提升。除此以外,還應對預算標準及支出制度實施評估,對預算隨意性進行改善。另外還應對預算編制及獎懲制度加以建立,對預算執行狀態實施考核,對表現優異的部門實施物質或精神獎勵。
(四)加強內部控制監督。為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水平的提升,還應對內部控制監督不斷強化,在內部監督中應對領導權力合理分配,如:安排一人來負責業務活動,安排一人負責監督。與此同時還應加大業務開展透明度,對內部控制知識加以普及,將群眾監督作用發揮出來,紀檢部門與上級審計應對業務活動加大觀察力度,對活動實施效果定期抽查,將抽查結果公開,將約束作用發揮出來。對行政事業單位現有的財務管理人員及財務人員進行系統的工作培訓,其中包括工作觀念、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現代化財務管理方式的培訓。對內部財務控制人才的監督、管理方式進行改進,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中質量的提高。
(五)加強信息控制力度。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有效實施,還應加大信息控制力度。就目前來看,會計電算化作為財務控制的重要手段,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管理不斷強化,操作人員應對信息工具加以認識并掌握相關操作技能。行政事業單位應根據員工實際情況來安排相關課程,加強員工對會計電算化工具的全面了解。事業單位應根據自身需求,對會計電算化程序不斷完善,使財務控制效果不斷提升,在實際操作中,應對信息操作者管控環節加以強化,確保監督平臺信息的公開與透明,避免財務舞弊現象發生。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現狀不容樂觀,若不加以改進便會影響管理效果。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競爭水平,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對策,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對內部控制體系不斷完善、對內部控制執行力不斷強化、加強內部控制監督與信息控制力度、做好財務報告審計工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奠定基礎。
[1]吳士江.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8(07):191-192.
[2]王建華.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4):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