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良
財務共享平臺從模糊的概念、培訓學習到費用報銷模塊在古城8月1日試點上線,在財務共享運行7個多月過程中,古城煤礦經營分管領導多次召集財務科及各部門報賬人對共享系統更新、模塊上線進行講解,對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匯總、總結,及時與浪潮的開發人員、集團公司財務人員溝通、解決,到現在古城煤礦平穩運行,財務共享已被大家接受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現就對財務共享的初步認識及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下一步建設交流如下。
(一)財務共享是大型企業財務發展的必然趨勢。20世紀80年代,福特公司建立了世界公認的最早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并取得了巨大成效。隨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在歐美等國家開始推廣,并于上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隨著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和規模擴張,以及信息化技術的普及,許多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已經組建了自己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如海爾集團、中國電信等。調查顯示,超過50%的世界500強企業和超過80%的世界100強企業已經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臨礦集團作為世界500強之一的山東能源的全資子公司,組建財務共享中心是順勢而為,是大力推進以新舊動能轉換、工業3.0+改造升級和五大平臺大數據建設為主要內容的新思想新技術新管理“三大革命”體現。
(二)財務共享有利于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財務共享中心模式能夠為企業帶來集中效應,實現企業會計核算處理的集中化運作,整合企業內部的知識資源,將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從瑣碎的財務數據處理中解放出來,專注于企業的核心業務,由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供財務決策支持。
(一)費用報銷模塊運行情況。一是費用報銷模塊上線方便領導審批,提高了職工報銷效率。2017年8月1日費用報銷模塊在古城煤礦上線,將所有費用報銷通過影像上傳實現了網上、手機端的審批,方便了各級領導的審批;財務共享的實施,可以使員工發票報銷工作拜托時間、地點的限制,通過網上報銷、網上審批,實現報銷費用直接進入工資卡中,提高了報銷效率。二是財務共享中心統一各單位的報銷標準、檔案管理標準,有利于實現會計基礎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
(二)對公應付、資金預算模塊運行情況。一是規范財務支付流程。2017年10月對公應付模塊上線,規范了各單位付款程序,對大額資金增加了集團公司審核流程,增強了集團公司對重要資金支出的管控能力。二是加強資金預算管控。資金預算模塊上線加強對預算的管控,真正做到無預算不支出,實現了預算系統控制。三是加強大數據下各平臺的融合。與法務系統對接,將合同管理前置對公應付模塊做到無合同無法支付,對各單位合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規范結算依據,有利于提升各單位的經營管理水平。
(三)往來應收、資金管理模塊運行情況。2018年1月10日往來應收及資金管理模塊上線將內部單位資金劃撥納入財務共享中心監管范圍,規范了集團公司內部單位資金劃轉流程,同時收支兩條線下方便各單位規劃資金支出。總賬模塊即將上線,到時所有賬務處理都在共享中心集中處理,有利于集團公司統一財務管理,并根據集團公司戰略加強模塊控制。
(一)會計基礎更加規范。財務共享中心將原來分散在各單位進行的活動、資源進行整合,加強業務流程的規范化、管理制度的統一化、信息數據的標準化,為公司管控奠定了基礎。
(二)有效規避經營風險。實施財務服務共享,對業務流程整合設計,重視風險控制,所有業務流程均需滿足內部控制的要求;強化了對業務單位的財務監督,發現問題及時進行預警整改,有效規避各單位的經營風險。
(三)人工成本有效降低。實施財務共享服務后,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實現人力資源效用的最大化。首先,將業務集中到共享服務中心處理后,一個人員可以處理幾個單位相同崗位的業務,從而實現業務量不變的前提下減少業務人員,或者是業務量增加而人員不變。其次,實施共享服務后,業務操作得以精細化、標準化,甚至有的操作被極大簡化,某些崗位對人員的學歷、技能等要求有所降低,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
(四)提高經營決策水平。一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成為公司的財務數據中心,可以構建一個決策支持系統,為經營決策提供歷史數據支撐,推動公司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公司價值創造能力。二是實施財務共享后,通過會計核算的規模化、制度化、流程化處理,使財務人員的精力能夠從大量重復的基礎核算業務中釋放出來,進而轉向公司的經營及戰略決策支持。各單位財務部門的職能從后臺處理、事后記錄到多層次戰略支持職能的轉變,可以為公司提供的分析和決策服務,有效提高企業經營決策水平。
(一)操作方面。一是臨礦集團財務共享上線在煤炭行業是第一家,沒有成熟經驗可以借鑒,上線初期各單位財務人員對共享軟件操作不熟練,遇到各種新問題,造成各種不適應;二是財務共享上線對各部門的報賬人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報賬操作必須具備一定的財務基礎知識,應加強報賬人的業務培訓。
(二)技術方面。一是財務共享上線初期出現各種技術問題,如系統不穩定經常出現錯誤,給操作人員造成各種不便;二是運行過程中各單位出現功能需求,需要開發方增加開發項目,由于開發方技術或管理的限制不能滿足;三是新系統更新后對新功能的介紹、操作指導有時不及時,報賬人不易掌握。
(三)管理方面。財務共享規范了財務結算,提高了管理要求;資金預算系統控制支出,無預算不能付款;加強計劃管理,無計劃不能購買等這些管理控制要求給一些單位造成不適應,需要各部門對經營管理的重視。
(四)人員方面。共享中心運行需要抽調各單位骨干人員進行賬務集中處理,給各單位的財務工作帶來暫時的緊張。財務共享全面上線,賬務集中處理會減輕各單位財務處理的工作量,有利于各單位財務人員轉向內部財務管理。
(一)界定財務共享與各單位的業務與職責范圍。隨著財務共享的推進,各單位對其業務及職責范圍不是很明確,建議明確劃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業務范圍及各業務單位的職責權限,以避免因權責不清導致的工作效率低下。
(二)重視系統安全。實施財務共享后,大量數據匯集于共享服務系統,且財務數據直接體現公司經營運行成果,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及數據的保密性至關重要,建議加強系統安全性建設。
(三)重視資源合理配置。財務共享系統的設計與研發,一方面應考慮兼容性,方便實現與現有法務、人類資源、設備管理等其他管理信息系統的融合與對接,充分利用好現有信息系統,以減少資源閑置與浪費,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另一方面考慮系統開發的可持續,隨著管理提升及各單位的需求增加,系統功能不斷增加,建議在系統開發時做好預留,保持系統的不斷更新。
(四)不斷優化流程設計。一是隨著財務共享上線運行及各單位經營管理需要及時對財務共享中心的流程進行優化,完善流程的合理性、降低運行成本提高運營速度。二是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新興業務的增加,應及時增加新的流程,以滿足系統處理新興業務的需要。
(五)加強財務人員轉型培訓工作。財務共享全面上線后釋放出的財務人員,需提前考慮該部分人員的轉型問題,一方面加強管理會計的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參與經營管理,提供經營決策支持的能力,另一方面深入生產一線到車間、工區去具體了解生產情況,與職工一起研究降本增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