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梅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了各行各業創業創新的平臺,人們把傳統的業務移植到了互聯網。由于互聯網的互聯互通特點和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高效能,使互聯網業務由傳統的銷售領域向生產和研發領域邁進。互聯網+高校科研是一項研發管理創新,對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的精細化管理提出了創新要求。
我國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未能跟上互聯網的發展形勢,受傳統管理模式影響嚴重,表現為一定的思維定式和運作慣性。在我國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上存在重核算,輕管理的特點,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形式往往比較粗放,在互聯網+時代未能利用互聯網進行管理創新,未能重視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精細化管理對科研的促進作用,有些單位科研經費管理仍然存在信息孤島現象,經費管理績效差。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理念落后,信息化程度差,嚴重的制約了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的管理績效。
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創新,要求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改變核算方式由原來單純的會計核算型變為管理分析型,并實現集成型的平臺系統。這種管理創新是一項系統化工程,改變的不僅僅是會計核算方法,而是改變了原有管理體系的信息基礎,把與之相關的物流、資金流、人流、信息流進行了流程式改造和管理。要實現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系統化改造,必須實現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技術更新、管理制度更新。實現從注重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轉變;從成本的經營性控制向成本規劃性控制轉變;從科研分項步驟成本管理向科研總成本管理轉變;從靜態成本管理向動態成本管理轉變;從注重院校內部管理向注重整個科研項目鏈條經費的管理。
在平臺系統環境下,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目標的物流、資金流、人流、信息流產生的數據集中存儲,數據具有唯一性、準確性和即時性,對賬環節基本不復存在,數據的統一大大方便科研管理各個部門查詢和使用。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的資料、會計憑證、會計報表等均以電子格式、電子證書形式存儲,在這里傳統意義的以紙質材料為介質的會計信息存儲很少運用,不僅減少了會計辦公材料消耗,而且會計信息查詢審計也相當方便,大大的減少了會計成本。對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而言,由于平臺系統使用,信息共享非常容易,各種業務辦理即時迅速,可實現科研經費的精細化管理,可以向管理要效益。可以說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平臺系統建設是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由人工管理向智能現代化管理的轉變,是一次理念、技術、制度的革新,必將產生經費管理資金增值效益。
(1)業務流程化,數據集成化。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科研經費業務辦理需要有一個統一的系統平臺,各部門在平臺上實現跨部門辦公。對科研項目管理,從開題立項到中期檢查直至結題及成果運用都有大數據跟蹤,通過統一的系統平臺支持,對科研的物流、資金流、人流、信息流進行集中管理,使科研項目的整個過程一目了然,科研經費舞弊已相當困難,可保證科研經費的正確使用。平臺系統運用互聯網的大數據、云計算功能,細致挖掘信息,進行信息比對計算,整合信息資源,依靠大數據、云計算進行科學決策和管理,通過科學決策和細致管理節約項目資金使用。
(2)經費管理便捷化。在平臺系統環境下,只要你獲得了授權,經過系統驗證后平臺系統可在互聯網延伸的任意地方使用,這樣就超越了時空限制,提高了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績效,使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更加便捷化。高職院校科研項目離不開政府和企業支持,相關單位固然和高職院校科研的經費管理發生聯系,平臺系統通過互聯網接口和這些單位的政務平臺或企業管理平臺實現對接,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換,創新了科研管理業務范圍,簡化了辦事過程,提高了業務效率。由于是網絡化辦公,就可以少跑腿,減少了差旅費對科研經費的占比。
(3)項目科研經費管理實現剛性動態化。科研項目一般周期比較長、項目資金使用量比較大,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平臺系統支持多個部門協同,進行動態化科研資金管理,可有效的調劑資金在各個部門的占用,可以減小資金總占用量,可以以最少的資金完成較多的事項。在平臺系統內,存在一個科研項目經費運行管理模擬模塊,該模塊可設計模仿真實的科研經費管理過程,通過規則設定,進行模擬實驗,得出經驗數據。根據項目預算以往經驗、或該項目模擬實驗結果,可以設定預算控制參照值和警告信息,使管理部門時時了解項目經費使用狀況,這樣就強化了經費使用管理的剛性,避免了科研過程中經費管理偏離預算編制情況發生。如此就加強了預算的編制和管理,使項目預算更精細合理。
(4)項目過程、資源優化。以科研經費“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線對科研經費的入款、報銷、審計及信息公開等流程進行梳理和分析,對科研經費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實現科研經費管理信息系統的交互和整合,以期推動科研經費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和信息化。互聯網+的任意組合,組合后的結果效益都會高于兩個單體效益的和,即“1+1≠2”而是“1+1>2”,這種現象靠的就是過程和資源精細化規劃設置,效益多出的部分是過程和資源優化所產生的。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由于平臺系統使用,使得科研資金流動合理,減少了在途資金的占用和沉淀,可以用較少的資金完成相應的任務,這一方面靠的是數據的即時性,另一方面靠的是平臺對經費數據的精準計算,使經費使用和規劃更合理。
智能化的管理平臺系統功能較之前的管理模式擴充了很多功能,增加和細化了很多以往不可能完成的經費管理科目,所以應當更新理念注重這些新功能的利用和實現。隨著平臺系統使用,原有的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已不能適用于互聯網+時代的高職院校科研經費管理平臺系統,相應的管理制度必須更新。值得說明的是,新的財務管理制度可以嵌入到該管理平臺系統,使制度執行在整個管理系統中程式化,可減少人為掌握的不確定性,加大了管理制度的控制效果。由于在平臺設計過程中把相關的管理制度內嵌融入了系統,使得科研管理內控更嚴格和科學,可以有效的避免科研資金的舞弊、浪費。大數據的跟蹤功能可以很好的掌握物流、資金流、人流和信息流,云計算可對各種事項進行比對計算,進行項目匹配,其中精細化經費管理是以往管理手段所不能做到的,平臺系統會對違反規則和制度的項目費用進行拒絕和報警。
項目名稱:
2017ASZXKT0010巡視常態化時代內部審計視角下高校科研項目評價機制研究。
[1]董晨妍.基于“互聯網+”的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6,2505:15-17.
[2]郭娟.“互聯網+”時代科研經費管理流程優化[J].會計之友,2018,03: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