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方 王暉
(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互聯網金融就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由于其本身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等特點,互聯網金融自推出以來一直處于飛速發展狀態。這給銀行網點帶來了巨大沖擊。如何利用自身優勢應對沖擊,對于銀行網點至關重要。
1.對存貸款業務的沖擊。
(1)儲蓄業務。
在過往的幾十年時間里,銀行接納了百姓的全部儲蓄,而儲蓄業務也成為了銀行網點最基本、也最主要的業務之一。而近年來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越來越方便快捷的移動支付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以支付寶和微信最具代表性,旗下的余額寶和微信理財基金也開始成為越來越多百姓儲蓄的選擇,零散的儲蓄客戶和業務從傳統的銀行網點開始轉移流向移動支付儲蓄平臺。
(2)零售貸款業務。
在過去,銀行作為百姓貸款唯一的合法途徑,貸款業務成為銀行最大的利潤來源,銀行機構甚至處理為貸款業務特地設立了專門的借貸中心。借貸雙方一直默契的保持著這種平衡,直至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小金額購物借貸如花唄、唯品花,P2P網貸平臺如人人貸、紅嶺創投、陸金服、有利網等的上線,簡化了貸款流程和手續,特別是貸款門檻的降低更是吸引大批借款者寧愿冒很大的風險也依舊選擇網貸的主要原因。
2.對中間業務的沖擊。
(1)支付結算。
互聯網金融快速的發展,讓第三方支付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的同時獲得大量追隨者。人們可以自主選擇各種各樣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查詢信息、辦理業務。除此之外,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互聯網金融更加方便快捷、節省時間。相比之下銀行網點的支付結算流程繁瑣、耗時耗力,自然不會被優先選擇。
(2)代理服務。
銀行網點包括代繳水電費、代扣保險費、代交罰款等的代理業務,曾經方便快捷了人民的生活,并為銀行帶來了客戶資源。但互聯網金融所帶來的更為方便快捷的代理繳費服務平臺更受用戶青睞。
3.對理財服務的沖擊。與傳統銀行網點所銷售的理財產品相比,互聯網金融的在線理財產品購買門檻較低,金額為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部分理財產品起售金額僅為0.01元,而銀行網點所售理財產品購買門檻最低都為萬元,甚至更高。而且,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投資回報率也遠高于銀行網點所售賣的理財產品。余額寶的出現,徹底打破了傳統的投資理財模式,憑借其高收益、流動性強的優勢贏得眾多投資者的青睞。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6月底,余額寶用戶數已超3億人,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達1.43萬億元[1]。
4.對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的沖擊。網上銀行及手機銀行的推出,旨在優化業務流程、提高業務效率,減少網點業務量和壓力。但漸漸地,第三方支付平臺也將其服務項目歸于其下,數額較小時,人們更愿意使用便捷的第三方支付平臺。
第一,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徹底打破了傳統金融服務在時間和地域上的限制,無需等待,就可以通過平臺隨時隨地查詢信息、辦理業務。相比于銀行網點繁瑣而復雜的柜臺模式,互聯網金融的網上模式,方便、快捷、高效,更受客戶青睞。
第二,互聯網金融更加注重客戶服務。首先是在金融平臺的設計上,界面簡潔明了,模塊清晰,業務流程簡單便捷,易于操作。其次,互聯網金融平臺采用網絡問卷、在線反饋的方式,能迅速了解市場動向和客戶需求。
1.搶占市場份額。在信息技術引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金融市場正在被低成本、高效率、信息透明化的互聯網金融所占據。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5.31億。此外,根據艾瑞咨詢的調查,2017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達到4.4萬億元[2]。傳統金融的市場正在被迅速搶占。
2.利潤減少。一直以來,銀行網點作為資金供需關系的交易中介,以較低的存款利息率接納存款,卻以較高的貸款利率放貸,賺取大量存貸利差而盈利。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打破了銀行網點對于資金借貸業務的壟斷格局。互聯網金融依托于現代計算機信息技術系統化的將客戶信息、交易需求、資金流量等數據進行整合,建立一個擁有豐富資源且易于查詢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這種沒有中介、簡單而信息透明的交易方式以其低成本而深受用戶青睞,這就壓縮了銀行網點的利潤空間。
在過去,柜臺人員是辦理業務的唯一途徑,而如今,柜臺人員必不可少卻不再是唯一。互聯網金融對柜臺人員的沖擊影響,不僅僅表現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也來自銀行網點內部。自助辦理機能完成大部分的基礎業務。智能化趨勢也讓近年來銀行崗位減少,招聘要求提高。
1.資源豐富。銀行網點所擁有的巨大的資金基礎和客戶資源,是其穩定發展的基礎和動力,也是互聯網金融短時間難以超越的巨大屏障。
2.風險較低。信息網絡技術是互聯網金融的依托。計算機網絡病毒、黑客、系統、信息泄露等問題一旦發生,將對資金和客戶安全造成無法估量的影響。而銀行網點不同于互聯網金融對網絡的依賴,其自身擁有一套完整且安全的安全保障體系來確保資金的安全。
1.業務操作復雜。銀行網點的業務辦理程序復雜繁瑣,往往不能短時間內一次性的解決好。而互聯網金融則恰恰相反,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地點來辦理相應的業務,無需等待,自由選擇,方便快捷。
2.成本較高。銀行的營業網點各地都有,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遍布的營業網點在為銀行獲得巨大利潤的同時也在無形之中大大增加了銀行的運營成本。而銀行網點大多依靠人工完成業務,效率與花費大量的人力成本不成正比。
1.發展機會。當今全新的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網絡帶動著經濟高速發展,銀行網點若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把握機遇,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借鑒并吸取互聯網金融成功的經驗教訓,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自己,必定能獲得持續發展。
2.合作機會。面對來自互聯網金融的強勢沖擊,銀行網點不僅僅要與其競爭,更要與其合作,互相取長補短,互利共贏。
1.市場份額和利潤減少。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帶來的是各種層出不窮的新型金融產品,嚴重沖擊著銀行網點支付結算、資金借貸、投資理財、代理服務等傳統優勢性業務,銀行在金融領域不再一家獨大。互聯網金融搶占了銀行網點的眾多業務,導致銀行網點市場份額和利潤的大幅減少。
2.競爭日益激烈。在這個屬于信息技術的新時代,金融市場涌現出大量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銀行不再處于壟斷地位。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相較于銀行網點較低的準入門檻吸引著各個領域各個行業或大或小的企業競相進軍網絡金融市場。而各大金融門戶也不甘示弱,以高額的利潤率或是較低的交易成本來爭取客戶資源、搶占市場份額。
1.注重業務創新。業務是銀行網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被各種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激烈有力地沖擊著業務模塊的銀行網點必須在原有的業務基礎上,加大業務創新力度。銀行網點應摒棄業務經營的傳統觀念,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優勢研發屬于自己的、便捷高效的業務辦理平臺。
2.優化業務流程。銀行網點務流程因其繁瑣耗時的缺點在和以方便快捷不受限的互聯網金融的競爭中相形見絀。銀行網點必須全面優化其業務流程,化繁為簡,研究制定一套精簡化、透明化的業務辦理模式,刪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打破各部門間壁壘,加強各部門的協調合作,尋找加快業務處理速度的方法,從而真正全面的提高整個組織的運作效率,不僅是為客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也為自身節省人力、財力和物力成本。
3.拓寬業務渠道。銀行網點傳統的業務大多依靠人工完成,現如今可以借助高效的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推出便捷優質的業務辦理平臺以拓寬業務渠道,提升自身業務效率。首先,可以建立小型業務辦理機構例如社區銀行、微型銀行等來提高銀行網點覆蓋率,同時針對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及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提供上門服務。其次,順應時代發展,將自身原有業務和現代科技技術相結合,建設24小時電子銀行,用電子服務一體機來代替一部分傳統的人工操作。
面對互聯網金融的強勢沖擊,銀行網點要全面客觀的分析當前經濟發展現狀和趨勢,借鑒互聯網金融的成功經驗,尋求與互聯網各個服務平臺的戰略合作,努力達成互利共贏的發展局面。首先,加強與手機移動平臺的合作對于銀行網點推出新型便捷手機銀行是非常有利的。其次,積極借助電子商務平臺的影響力推廣網點金融業務、拓寬業務渠道。銀行網點不能拘于傳統的推廣和交易方式,而要努力與電商平臺在支付結算、資金借貸等傳統業務上的新型開展模式探討,同時也可以為電商平臺的長遠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以達到合作共贏的局面。
服務質量是決定客戶滿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滿意的服務體驗才能留住客戶資源。線下的實體銀行網點人員應提高服務意識和水平,而線上的網上銀行則需要業務效率和客戶服務人員的一起努力。
互聯網金融的產生,在為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對傳統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網點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也為其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銀行網點在傳統業務、經營模式、盈利收入等各個方面受到沖擊,在沖擊與機遇并存的背景下,銀行網點必須要利用好自身優勢、抓住機會、避免威脅,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生存與發展。
注釋
①數據來源:網易財經 余額寶期末凈資產達到1.43萬億 超越第五大行招行http://money.163.com/17/0702/15/COBORUQS0025816 P.html。
②數據來源:艾瑞網 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報告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