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新
(中匯華成(福建)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電子商務逐漸發展起來,它作為互聯網經濟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已經涉及到世界經濟的多個層面,為企業帶來了較大利潤。由于電子商務本身數字化、虛擬化等特點,使得傳統貿易形式下的稅收原則以及征管制度不適用于電子商務,凸顯了許多法律漏洞。目前電子商務稅收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內容,并加強了對其發展措施的重視。
首先,稅收的法定原則主要內容包括稅收要素明確、稅收要素法定等原則。由于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電子商務能在多種場合下進行,與傳統貿易手段有一定差異。根據我國現階段法律制度,還沒有對電子商務范圍內的稅率、納稅人等要素進行明確規定,并且在稅收財政原則上,其實質是指一個國家稅收制度的變革應滿足國家財政收入的需求,這一原則主要有三方面要求,分別為稅收收入充分、稅收收入有彈性和整體水平適當等。電子商務的出現和發展為國民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增長點,通過對電子貿易進行適當征收,增加財政收入,可同時滿足稅收公平原則和財政原則。
對于傳統的商務交易來講,經營者有固定的經營場所,課稅對象的財產以及行為等都是有形的,并且納稅主體明確。但是,網絡環境下的電子商務,其納稅主體相關資料是憑借電子數據存在的,交易資料與憑證能輕易進行修改,對稅收征管憑證有著直接影響。同時,納稅主體的經營場所不固定,可通過改變網址來躲避稅收部門的管理,為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一定不便。在電子商務貿易下,稅種劃分標準遭到了影響,由于不能明確課稅對象,從而造成各稅種間界限的模糊[1]。例如,在網上購買電子產品時,其他國家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將數字產品傳遞到購買者手中。這一行為可看作是提供勞務,還可被看作為銷售無形商品。當做是提供勞務時,需要交納營業稅;而看作無形銷售商品時,則應交納所得稅與增值稅。此外,電子商務模式增加了對課稅對象的認定難度。電子商務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交易模式下的資金、信息流、物流之間的關系,形成了在線交易以及離線交易等新型貿易模式。
電子商務主要利用網絡途徑進行交易,使其電子商務逐漸實現全球一體化。我國電子貿易稅收相對于國外來講,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如國外大多數國家不主張對電子貿易行為征稅。但是由于電子商務稅逐漸成為各國主要的稅源,使得地方政府建議對電子商務收稅。我國電子商務出現時間較晚,發展水平和規模等還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比,針對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電子貿易主體有著顯著的時代特征,主要集中在年輕一代。雖然現階段電子商務稅對我國整體稅收的影響不顯著,但是隨著多個網上交易平臺的發展,勢必對國家財政造成巨大影響。
首先,有必要完善電子商務稅法。我國電子商務正在快速發展中,針對電子商務設立的稅法還沒有建立,政府只出臺了一些鼓勵性和扶持性政策。近幾年,政府對電子商務持積極態度,短期內不征稅,但是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規模的擴大,逐漸出現相關部門將對其征稅的跡象,如商務部提出的個人開網店應繳納一定的增值稅。總的來講,電子商務稅收法律條例的制定,應基于我國基本國情,并結合其余國家的稅收經驗,制定出滿足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的征管制度。如對于無形商品進行網上交易的,美國政策指出,無論是跨州交易還是跨國交易,應一律免除征稅;對于有形商品的網絡交易,稅收則按照現行規定處理。
因此,我國在制定電子商務稅法時,需要合理選擇法律手段,結合企業電子商務特征來對管理機構、產品、特許權等概念進行重新定義,從電子商務角度出發,豐富原有的概念內容,同時做到現有法律規范的完善。為了提高稅法適用性,在進行法律條例調整時,需要以促進電子商務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為其提供政策支撐。其次,對于稅收原則來說,電子商務的出現對傳統稅收法造成了一定沖擊,但是稅收原則仍適用于電子商務稅法制定中,根據現行的稅收原則,做到相關法律條例的完善,重點在于不斷補充電子商務相關規范等。例如對于電子商務領域中的公平原則,要求電子商務稅收與傳統企業享有同樣稅收待遇,不能由于電子商業發展規模擴大而增加對其的征稅力度。再者,按照稅收效率原則,應盡可能保證稅收過程中的成本最小化。
電子政務信息化發展同樣是解決電子商務征稅問題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國稅手的信息化建設在經過長時間發展后,在硬件設備、應用推廣和軟件開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良好成績。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目前,各政府部門加強了對電子政務的重視,在這一背景下,稅收系統電子政務得以發展。稅務電子政務指的是利用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對稅收事項進行管理,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保證各項公共事務的高效處理[2]。例如,通過稅務電子政務的一體化建設,可實現信息收集和信息共享的目的,使得在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的前提下,加強稅收部門與社會公眾間的聯系,保證信息的及時傳遞。稅收電子政務的建設重點應是充分利用稅收系統信息技術的特點,盡快建立一套可行的檔案系統,通過系統的查詢,能幫助稅收部門充分掌握公民個人的經濟情況以及信用等級等。銀行等金融機構可根據這些信息,判斷是否提供貸款,對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有積極作用。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電子政務的優勢逐漸凸顯出來,因此,通過促進電子政務的建設,能一定程度提高稅務部門的監管水平,提高管理效率。
為了保證稅收的信息化建設取得良好效果,需要充分結合我國稅收建設的現狀與實際,同時考慮大城市和一般城市、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主要采取以點帶面、統籌規劃的方法,保證信息化建設的可行性。應重點考慮基礎設施相對不足,資金投入少的地區,從而保證電子政務的整體發展。另外,還應重視實行計劃的經濟效益,即是利用最小投資成本,獲取最佳效果,是保證電子商務稅收良好發展的基礎。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對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產生了一定影響,尤其在信息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上,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但是由于電子商務的特殊性,導致其在稅收方面還存在一定不足,主要體現在增值稅、所得稅等稅種無法進行明確管理等。針對這一問題,應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并加大在電子商務稅收發展上的資金支持,進而保證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