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軍
[摘 要]針對北方農業機械液壓系統泄露的原因及維護方法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液壓系統;泄露;維護
中圖分類號:TH8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8)27-0400-01
由于北方地區農業機械的工作環境相對較差,所以對液壓系統的密封會產生—定的影響。而液壓系統一旦發生泄露故障,就會影響其正常作業。因此,—定要做好日常維護工作,并及時發現和排除故障,以避免發生重大事故。
1.液壓系統泄露的原因
1.1 設計因素。
1)密封件的選擇。液壓系統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系統密封的設計和密封件的選擇。由于設計中密封結構選用不合理,密封件的選用不合規范,沒有充分考慮液壓油與密封材料的相容型式、負荷情況、極限壓力、工作速度大小、環境溫度的變化等。這些都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造成液壓系統的泄露。
另外,農業機械的使用環境中存在具有間接造成液壓系統泄露的因素。如:農業機械的使用環境中有較多塵埃和雜質。所以,在設計時要選用合適的防塵密封,以免塵埃等雜物進入系統、破壞密封、污染油液,從而產生泄露。
2)對于運動表面的幾何精度和粗糙度考慮不全面,對連接部位的強度沒有校核,這都是機械產品出現泄露的原因。
1.2 制造和裝配因素。
液壓元件和密封部件都有嚴格的幾何精度,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液壓元件在裝配中應杜絕野蠻操作,過度用力會使零件產生變形,而裝配中的不細心,使得結合面有沙塵等雜質,都會造成結合面不能全面接觸而產生泄露。特別是密封圈、防塵圈、O形圈等橡膠元件,如果用汽油清洗則使其易老化并失去彈性,從而失去密封功能。
1.3 濁液污染及零件損傷。
1)顆粒污染。顆粒污染是指污染顆粒進入運動間隙或通道時,引起表面磨損,使運動間隙增大或損壞密封圈,引起泄露。液壓油缸是液壓系統的主要執行元件,工作過程中活塞桿裸露在外,直接與環境接觸。雖然導向套上裝有防塵圈和密封件,但也難免將塵埃、污物帶入系統,加速密封件和活塞桿等的劃傷和磨損,從而引起泄露。
2)水污染。工作環境潮濕等因素的影響,可能使水進入液壓系統,水與液壓油反應,形成酸性物質和油泥,降低液壓油的潤滑性能,加速元件的磨損,造成泄露。
3)零件損傷。密封件采用耐油橡膠等材料制成,使用時間長,會發生老化、龜裂、損傷,這些情況勢必引起系統泄露。而零件在工作過程中受到碰撞而損傷,會劃傷密封元件,從而造成泄露。
2.日常維護
日常維護是各級維護的基礎,屬于防范性的,以檢查、清潔為中心,是減少液壓系統故障最重要的環節。通過檢查,可以較早地發現一些異常現象,即故障預兆。如:外滲漏、壓力不穩定、溫度較高、聲音異常及液壓油變色等。日常維護應在出車前、作業中、收車后進行。
2.1 出車前的維護。
1)仔細檢查液壓系統是否漏油、漏氣、連接是否松動、活塞桿和液壓膠管是否撞傷、液壓泵的低壓進油管連接是否可靠,液壓油箱通氣孔是否暢通等。
2)檢查液壓油箱的油平面是否正確,若油液不足,應添加同牌號的油液,同時應檢查油液的顏色、氣味、粘度是否異常。深褐色、乳白色、有異味的液壓油是變質油,不能使用。
3)檢查液壓油散熱器的工作情況。散熱片不要被油污染,塵土、油泥附著會影響散熱效果。應經常清洗散熱器,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狀態。
4)檢查各液壓泵和馬達的固定螺栓是否松脫。農業機械長期停放或更換液壓泵或馬達后,在運轉前應向泵(馬達)內注滿油,以防空運轉。
5)液壓泵驅動軸的軸頭油封應密封良好,該處應使用“雙唇”正品油封,因為“單唇”油封只能單向封油,不具備封氣的功能。
6)發動機起動后應怠速運轉幾分鐘進行暖機,溫度正常后低速空載操作幾次各執行機構,以提高液壓油的溫度。同時觀察運轉是否靈活,確認運轉正常,無異常響聲時再進入正常工作。
2.2 作業中的維護。
在液壓系統進入穩定的工作狀況后,除隨時注意油溫、壓力、聲音等情況外,還應注意觀察液壓馬達、換向閥、溢流閥等元件的工作情況,以及整個系統的漏油和振動情況等。
2.3 收車后的維護。
1)維護保養時拆卸液壓油箱加油蓋,濾清器蓋、檢測孔、液壓油管等部位,油道暴露時要避開揚塵、拆卸部位要先徹底清潔后才能打開,如拆卸液壓油箱加油蓋時,要先除去油箱蓋四周的泥土。擰松油箱蓋后清除殘留在接合部位的雜物,確認清潔后才能打開油箱蓋,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鐵錘時,應選擇不掉纖維雜質的擦拭材料和擊打面附著橡膠的專用鐵錘。
2)如果發現液壓油缸活塞桿上有飛落石塊擊傷的小點,要及時用油石將小點周圍的棱邊磨去,以防破壞活塞稈的密封裝置。
3.液壓系統的清潔
在現代液壓系統中,液壓元件日趨復雜,配合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系統混入雜質或金屬粉末,將會引起液壓元件的磨損或卡死等不良現象,甚至會造成事故。為了保證液壓系統達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壽命,必須保證系統的清潔度。
3.1 出廠前的清洗。
設備出廠前至少經過兩次清洗,分別用酸性液體和液壓油對系統進行清洗,根據過濾網中所過濾的雜質種類和數量,確定是否達到清潔目的。
3.2 液壓油的清潔。
液壓系統中是以油液作為傳遞能量的工作介質,液壓系統的故障75%以上是由于液壓油污染造成的。
1)液壓油要存放在干凈的地方,所用的器具如油桶、漏斗、抹布等應保持干凈,擦洗時最好用綢布或的確良布,以免纖維沾在元件上堵塞孔道。
2)液壓用油必須經過嚴格過濾,以防止固體物質損害系統。系統中的濾油器應當經常檢查清洗,發現損壞及時更換。
3)油箱應加蓋密封,防止灰塵落入,在油箱上面最好有空氣過濾器。
4)系統中的油液應經常檢查并根據工作情況及時更換,如果液壓油長期使用,油液將失去潤滑性能,并可能具有酸性。換油時應將底部積存的污物去掉,將油箱清洗于凈,向油箱注油時應通過120目以上的濾油器。
5)如果用鋼管輸油,則應將鋼管在油中浸泡24小時,生成不活潑的薄膜后再使用。
6)發現油液污染嚴重時應查明原因及時清除。
3.3 液壓系統在使用過程中的清洗。
1)零件的清洗:液壓元件的各零件、管路、油箱及密封件等散件上一般有大量油污、防銹保護層及表面氧化物等多種臟物,進入裝配前要經過不同種類的清洗劑的浸泡和清洗,在我們實際工作中,可能沒有專門的清洗劑,可以用煤油或用柴油,但不能用汽油。
2)液壓系統的清洗:液壓油使用一定時間后,由于污染物影響,油液發生物理、化學變化,油箱和系統內出現堆積沉淀物,比重增加,顏色變暗,表面張力降低,酸值和殘留碳成分增加,粘度變化,有臭味,從而導致液壓系統各種故障。
4.結束語
總之,認真分析農業機械液壓系統泄露的原因,做好機器的日常維護、保養和清洗工作,對于防治泄露是非常主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農業機械的最大性能,為農業生產多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