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雪梅
劉大爺幾年前雙眼一直無端流淚,一開始是外出時迎風流淚,后來逐漸發展到在室內也不自覺地流淚。由于反復擦拭雙眼,導致眼瞼皮膚紅腫、疼痛,甚至糜爛。劉大爺用過很多種眼藥水,也進行過淚道探通沖洗,卻沒有任何好轉。上個月,他去了省眼科醫院,醫生檢查后,確診為結膜松弛癥。
醫生告訴劉大爺,在人的大眼角和鼻腔之間有一管道系統,叫作“淚道”,淚道的功能就是引流淚液。正常成年人在清醒和平靜的狀態下,每16小時有0.5至1.0毫升淚液升成。這些淚液除濕潤眼球及部分蒸發外,剩余的都由淚道引流入鼻腔。在沒有刺激的情況下,淚液的分泌和排除應該是平衡的,一般情況下不會溢出眼皮外。
但隨著年歲的增長,尤其是50歲以后,覆蓋在白眼球表面的那一層 “皮膚”——眼球結膜會發生松弛。結膜松弛后,眼部組織變化產生不協調,出現球結膜變薄、彈性下降、張力降低的現象,而下眼瞼對球結膜的推壓力卻沒有減低,因此在瞬目或閉眼時下眼瞼向上推壓,松弛的結膜便會形成皺褶,堆積在眼球與下眼皮上緣之間,突出于眼球表面或者直接覆蓋下淚小點,從而影響淚液的流動、分布和排泄,使淚液排泄出現障礙,流出眼皮之外。
根據劉大爺的情況,醫生建議他手術治療。經過眼科醫生妙手回春,劉大爺無端流淚的眼病終于痊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