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峰 李 勃 趙海濤 鐘 雪 梁孝淵 陳鳳偉
玉米作為我國農業發展中的主要糧食作物,玉米育種技術是否合理,將直接關乎到玉米產量和品質。傳統的選育優良自交系結合育種目標基礎上,整合優質資源組培基礎材料,并連續自交5~6代,性狀穩定后配合力測定,結合雜種優勢進行組培雜交組合。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有效改善傳統育種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升育種質量,促進玉米生長和發育。探究玉米單倍體的研究背景,有助于進一步豐富理論研究基礎,為后續相關工作提供支持。
生殖異常可能出現孤雄或孤雌生殖問題,進而形成的玉米單倍體,自然單倍體頻率較低,大概在10-5~10-8范圍內。單倍體由于自身的高度不育,組織器官較之二倍體更小,所以當前自然界中的單倍體較少。
玉米孤雌生殖的方法較為多樣,可以通過異種花粉授粉,以此來刺激為受精卵發育帶來的孤雌生殖產生單倍體;甲苯胺藍之類的化學藥劑來處理花粉產生的單倍體;紫外線處理的玉米成熟花粉粒,為植株授粉,改善無受精能力的劃分來刺激卵細胞單性發育成單倍體的胚。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學藥劑誘發孤雌生殖可能產生的生理畸變,可靠性無法得到可靠保障。
使用劃分組織和花藥可以培養單倍體,同時還可能出現自然加倍的二倍體。此種方法局限性較大,通過組織培養過程解決,首先誘導愈傷組織,然后分化成再生植株,但是并不是每個小孢子都會產生無性增殖。二倍體化后,由于適應性問題影響可能影響到玉米生長和結實。但是,當前借助玉米花藥培養來獲得雜交種應用范圍較少,難以大面積在農業生產中應用。究其根本,是由于玉米花粉愈傷組織誘導率偏低,僅僅有少數基因型誘導單倍體植株,導致材料之間的顯著差異,從中不難看出玉米雄核發育中遺傳背景的關鍵性所在。同時,玉米單倍體植株染色體加倍成功率不高,難以提升劃分植株的再生率。通過大量的實踐研究可以了解到,通常玉米的愈傷組織誘導率大概在20%以上。
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應用中,對于單倍體的鑒定方法較為多樣,而形態學和解剖學則是一種直觀便捷的方法。玉米單倍體細胞染色質量大概在二倍體細胞質1/2,主要是由于細胞變小,解剖學上可以觀察到細胞數量變化,以此來區分單倍體和二倍體之間的差異。細胞變小同樣可能導致器官組織變化,幼苗期間通過肉眼觀測可以判斷單倍體。單倍體在成長期間,較之標準類型要小的多,苗期玉米單倍體第一片葉較短,對比盾片和胚可以準確判斷出單倍體。玉米單倍體成株同基因型同等的純合二倍體,姊妹株高度大概70%左右,葉面積是后者35%。單倍體植物具有開花較早、開花不正常以及單倍體植株矮小等特點,種種特性較之二倍體是完全相反的。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單倍體的支柱較小,但是生長力卻并不弱。如果同源的二倍體玉米生長力較強,那么單倍體的生長力隨之增強。
結合玉米單倍體的形態特征和結構特點,將其與二倍體親本有效區分開來,但是具體的二倍體鑒別主要是通過細胞學方法鏡檢染色體數目。細胞遺傳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通過根尖分生組織壓片觀察體細胞或減數分類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實現對單倍體的精準判別。在對單倍體根尖細胞染色體數目檢測中,發現二倍化傾向,可能導致染色體組加倍,影響到鑒別可靠性。玉米根尖細胞二倍體化頻率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單倍體的基因型,特殊情況下需要精準技術植株油葉細胞染色體數量,確定倍數性。
通過對玉米生理生化單倍體和二倍體形態差異研究,可以了解到玉米二倍體朝著一倍體轉變時,形態特征和解剖結構發生了不同程度上的轉變,尤其是組織化學成分有所轉變。由于無積水含量減少,可能導致抗壞血酸增加。
通常情況下,單倍體植株生長主要表現在雌雄不調,花粉粒較少,單倍體加倍頻率在單倍體植株整體的10%。需要注意的是,材料的自然加倍率少于5%,還有很多材料并不會自然加倍。依據單倍體自然加倍無法滿足育種需求,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通過人工加倍處理。
對于單倍體的根尖處理,可以通過秋水仙素進行處理,包括萌發種子處理、根尖處理和莖尖生長點處理等幾種方法,尤其是后續兩種方法效果較為可觀。在根尖處理中,實際操作限制較大,頂端分生組織操作較為便捷,可以使用涂抹和微量注射方法處理。使用浸根法,需要進行充分的育苗盒移栽處理,有助于提升加倍率。林霞,高波,王志安等人在《單倍體育種技術在玉米育種中的研究與應用進展》研究中,拔節期間在莖尖生長點偏下組織中注射秋水仙素,較低濃度可以獲得可觀的成果,受藥害植株比例隨之增加。在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應用中,不同溫度下使用同等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單倍體加倍百分率存在顯著差異。將自然加倍頻率扣除,采用人工化學加倍方法進行處理難以獲得可觀的成效,尤其是環境條件對單倍體加倍效果的不良影響,需要予以高度關注和重視,以便于在玉米育種中廣泛推廣和應用。
我國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發展直接關乎到社會經濟持續增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可以滿足社會不斷增長人口的糧食需求,玉米種植技術不斷創新和完善,而玉米單倍體作為一項有效的育種技術,經過長期的研究和完善,逐漸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效,大大促進了育種進程。為了可以促進玉米增產增收,應該持續推動玉米育種技術創新,充分發揮玉米單倍體育種技術優勢,改善傳統育種技術的缺陷和不足,在提升育種質量的同時,促進玉米生長和發育,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