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強
花椒是一種多年生木本植物,果實可入藥,也廣泛應用于飲食行業,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具有一定的綠化作用。花椒是我縣一項重要經濟產業,其生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蟲害侵害,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花椒樹大面積死亡,對農戶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提高花椒的經濟效益,必須要積極加強對花椒栽培技術的管理,做好日常管理,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本文對花椒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分析與探討。
在花椒栽培之前必須要做好準備工作,一般使用浸泡法將花椒種子中的雜粒去除,使用牛糞拌種,也可以達到清除雜質的目的。具體方法為:將收集到的種子和牛糞按照1∶4的比例充分攪拌,在背風向陽出平鋪放置,鋪層的厚度大約為8cm,等曬干之后以小塊的形式儲存,整個過程中不需要人為地清除種皮上的油脂,冬季之后會自動消失,等到種植的時候,破開牛糞即可用于播種。在播種之前要對土壤進行處理,全面翻耕,耕作的深度大約為25~30cm之間,將土壤中的硬石子、草根等雜物清除干凈,如果遇到比較大的土塊,要將其砸碎成小塊,并且施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宜,以提高土壤肥力,為花椒種植奠定良好的土壤條件。
2.1 播種育苗。花椒適宜生活在沙質土壤中,選擇苗圃地必須要保持一定坡度,而且最好選擇在向陽開闊的地點。一般在海拔400米至750米的地區種植最為適宜。播種前曬種2天左右,然后用10%磷酸三鈉1000倍液浸種10分鐘左右,然后用清水洗干凈,再在55℃的溫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催芽24小時后播種。等到土壤做好畦之后必須要及時播種,每一塊畦面均勻撒干籽200g左右,然后覆土,蓋90cm寬的地膜,地膜的膜面必須要拉緊鋪平,再地膜的兩端和兩邊都要壓實。為了促進種子發芽,地膜覆蓋好了之后必須要在畦上用塑膜做小拱棚,棚高大約為50~60cm,整個整地、播種和蓋膜的過程都必須要快,以防土地跑墑。育苗時要對溫度進行控制,白天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5℃左右,夜間溫度為12~15℃,當60%~70%的種子出苗之后就可以揭去地膜,中午溫度較高的時候應該要揭開地面通風,防止燒苗。當幼苗長出2~3片真葉的時候,如果土壤比較干旱,則可以使用噴壺進行噴水,長出4~5片真葉的時候,如果發現土壤比較干旱,則可以將溝灌滿水,讓水慢慢滲入畦內土壤。出現1~2片真葉的時候開始間苗,去除一些弱苗、死苗,留下壯苗,拔除田間雜草,防止擁擠。
2.2 定植。幼苗定植適宜選擇地溫15℃以上,過早定植可能因為土壤溫度較低,影響花椒樹的長勢,甚至可能凍死。達不到早熟高產的目的。一般當幼苗長出5~7片真葉的時候是最適宜定植的時候,定植的間距根據品種以及土壤的水肥條件而定,早熟的品種一般行距控制在50~54cm之間,株距為23~26cm,每穴1株,晚熟品種則一般將行距控制為60~67cm,株距50~60cm,土壤肥力條件較好的地塊可以適當拉開行株距,土壤肥力條件不佳,則可以縮小行株距。 由于花椒前期生長比較緩慢,可以合理間作,對土地進行充分利用,而且間作其他的作物,也有助于有防風保苗、減輕地老虎危害,可以與花椒間作的品種有空心菜、莧菜等。中晚熟品種可與冬瓜、絲瓜間作。
2.3 整枝。為了確保花椒樹正常結果,獲得所需的養分和水分,需要及時進行整枝,移栽后的花椒苗在60厘米左右是開始整枝,日常管理過程中也要進行修剪。修剪以更新和控制結果部位外移為主要目的,在每年落葉之后需要及時清除花椒樹上的枯死枝,并且回縮更新老果枝。對于幼齡花椒樹,一般在栽培之后第一年進行剪裁,第二年發芽之前除去樹干基部30~50 cm處的枝條,并且均勻保留5~7個主枝,其余的枝條不能短截。對于結果樹,一般疏除多余大枝,對于冠內枝條應該要以疏為主,疏除不合理的枝條,比如密生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等。總體說來,在進行修剪的時候應該要對各個枝條的占用空間進行調整,以交錯有序的形式進行布置,在每一處縫隙都應該要留下一拳的空間,為采收工作提供便利。
2.4 病蟲害防治。病蟲害是影響花椒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原因,在花椒栽培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根據本地的花椒種植情況可知,花椒的主要病蟲害有以下幾種。
第一,花椒銹病。花椒銹病在花椒生長過程中比較常見,主要出現在葉部。選擇優質種子可以有效地防止花椒銹病,以10~15年盛果期培育出的種子為最宜。同時,在日常栽培過程中要隨時觀察花椒樹的生長情況,如果遇到發病,則可以使用1∶1∶100 的硫酸銅溶液進行處理,為了防止病情擴散,還應該要將病葉集中焚燒,以防健康的葉片受到影響。
第二,花椒稈腐病。干腐病又叫做流膠病,主要是由天牛等昆蟲引發傳染的,多發生于花椒的枝干部位。可以在冬季時將石灰和硫酸銅混合在一起之后加水攪拌,涂抹在花椒樹發病的位置。平時應該要注意做好該病的防治,降低發病率。
第三,花椒紅蜘蛛。紅蜘蛛是花椒種植過程中常見害蟲,通常在花椒發芽階段開始出現危害作用,盛花期的危害程度最大。紅蜘蛛的發生與種植區的溫度、濕度等都有較大關系,高溫干旱的時候發生幾率較大。可以使用化學手段對其進行處理,一般每年4~5月是蟲卵孵化盛期,可以使用濃度為25%的殺螨凈,搭配施用濃度為73%的克螨特3000倍藥劑,對紅蜘蛛有很好的防控效果。也可以引入紅蜘蛛的天敵,比如瓢蟲,利用天敵對紅蜘蛛進行捕食。
第四,花椒蚜蟲。蚜蟲對花椒的生長極其不利,生物防治手段最佳,例如可以在園區配套種植小麥,小麥上的七星瓢蟲可以很好地克制蚜蟲。也可以使用藥物進行防治,比如使用濃度為40%的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殺蚜蟲,可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5 采收。花椒成熟之后必須要立即采收,以防落果,著色成熟之后7天內采收完畢即可。將采收之后的鮮果放在陰涼通風處,不暴曬。同時要將干椒裝在嚴密的塑料袋內,扎緊袋口進行保存。
綜上所述,花椒是一種常見的佐料,也是一種經濟樹種,在花椒栽培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花椒栽培技術的控制和管理,從選種、育苗、栽培管理等多方面著手,提高花椒的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