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琴
本文首先分析了合作市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現狀,包括苗木培育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苗木選擇不合理等,接著提出了創新技術,提升園林綠化苗木設計成效,提高本地樹種在城市園林綠化苗木中的比例,注重養護,提高苗木成活率等發展趨勢。
隨著生態意識逐步深入人心,人類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居住環境,明白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關系,注重園林綠化苗木產業設計的合理性,用生態學的思想來進行城市的規劃與發展建設,園林綠化植物的增濕、降溫以及釋放氧氣等方面的功能能夠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協調。合作市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甘肅、青海等地交界,屬高寒濕潤類型,冷季長,暖季短。在合作市經濟發展過程中,特別注重園林綠化,在發展中樹立“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千好萬好不如生態良好”的理念,充分挖掘生態方面的潛力,積極發展綠化苗木產業,營造富有地方文化氣息的綠地景觀。
首先,苗木培育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在對合作市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發展進行分析,發現其在綠化苗木的培育方面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苗木培育制度方面。畢竟園林綠化苗木培育不是簡單的作業,需要有一些具體的流程和規范。但是,當地苗木培育的監督管理還不是特別到位,導致部分苗木培育質量不能得到保障,影響了當地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發展。其次,苗木選擇不合理。作為園林綠化的基礎,苗木資源關系到綠化工程的美觀性與使用性。但是,在合作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時候,會出現苗木選擇不合理的狀況,這也反映了施工方案跟設計方案之間的出入,施工人員與設計人員溝通不到位,技術交底工作不完善,導致很多本土化樹種沒有得到合理的應用,這對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項目產生了影響。
合作市要把城市定位成“多情香巴拉,高原生態城”,這座被稱為“甘肅的后花園,中國的小西藏”的城市,要發展園林綠化苗木產業,就要結合自身實際,理性看待生態城市建設。
要綜合合作市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發展的趨勢,迎合市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結合城市實際更新工作理念,進行設計與管理方面的創新,高標準的綠色低碳規劃和設計,并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打造精品工程。在綠化苗木種植的時候,要把握好種植技術的運用,這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技術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到苗木的成活情況。綠化施工人員在進行苗木的選擇的時候,要根據合作市的氣候等特點,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樹種,還要選擇那些質量比較高的苗木,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苗木的成活率,進而建設精品工程。總之,合作市要根據自身經濟發展水平,制定苗木培育制度,確定財政資金的投入量,融入綠色低碳理念,盡可能的提高園林苗木建設與養護水平。此外,還要對現有的不合時宜的綠地進行改造,豐富植物的種類,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比如,綠地灌溉系統以及照明系統等,加入一些綠色環保材料,如透水磚等,還有雨水利用和污水凈化等方面的應用,把園林綠化苗木的生態環境效益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對于園林綠化苗木規劃與設計人員來說,要能夠加大學習力度,多補充鄉土樹種科學利用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確保園林綠化苗木設計的合理性。而當地林業技術部門人員也要能夠針對鄉土樹種的相關情況進行調查,盡可能的掌握詳細的第一手資料;科研人員還要嘗試對當地優良的樹種進行引種和馴化,當技術成熟的情況下,能夠為鄉土樹種改良提供相應的原始資料。積極培育樹種,選擇抗性品質,對鄉土樹種中不好的性能進行改良,為其大范圍推廣給做基礎。加大專業人才的持續教育與培訓工作,組織專業人才開展培訓工作,請農業專家與園林學者,還有那些長期在園林綠化一線工作的從業者,為其進行解疑答惑。此外,要對各種優良鄉土樹種的種植技術要方法進行總結,尤其是栽培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育出優良的樹木,從而讓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苗木中發揮作用。
要提高園林綠化的成活率還要對園林植物進行除草和病蟲、松土、修建以及施肥、排澇、防風等工作,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季節性明顯。在防護的時候,針對不同的苗木特點選擇不同的養護方式,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玩忽職守。比如,修剪植物要結合植物的生活習性選擇合適的季節,選擇那些抗擊病蟲害能力比較強的園林綠化苗木,通過定期修理樹枝,把那些被病蟲害侵襲過的枝丫修剪掉,集中銷毀能夠降低蟲源,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最適宜修剪枝葉的季節是春季,這個季節植物的修復能力比較強。防治病蟲害的時候要注重方法的科學、合理性,選擇那些低殘留、高能效的品種,不能說見到病蟲害就直接用藥,要把用藥的量和次數控制在有效的范圍內等。總之,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提升綠化苗木的成活率。
在合作市建設生態城市過程中,要按照系統規劃要求,有計劃、分步驟的安排城市的園林綠化苗木建設項目,促進城市綠化量的進一步增長,從而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并逐步加大園林綠化苗木景觀設計的監察與保護力度,使城市建設成果得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