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占全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加大了對環境的整治,以保護生態系統的平衡,其中森林是整個生態系統正常運行最為重要的部分,對生態系統的維護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進行森林系統的維護時,易出現一些對森林不利的影響因素,比如病蟲害、火災以及人類的破壞等,為此政府在加大保護的同時,還需要采取必要的積極措施對森林出現的病蟲害問題進行合理治理,這對保護森林生態平衡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由于森林生長面積較大,很難對病蟲害的發生進行及時預防,同時病蟲害的發生相對較為頻繁,相關部門不能對其實施全面檢查,無法對病蟲害進行徹底防治,并且病蟲害種類較多,需要采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防治。
由于我國森林資源較為集中,并且有些地區樹種較為單一,所以病蟲害的發生將會對大面積樹木造成病害的影響,導致萬公頃樹木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并且傳播較快,極大影響了我國森林生態系統。
雖然我國殺蟲藥物不斷更新與完善,但是與森林可持續發展目標相比,形式較為嚴峻,其中較多害蟲在藥理的長期影響下,體內抵抗力不斷增強,長此以往一種藥物很難殺滅害蟲,甚至會帶來嚴重后果。
對森林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不但能夠提高樹木生長質量,而且可大大改善生態環境,也是森林經濟價值的體現。我國通過植樹造林增加了森林面積,較多地區營造人工林,但是此過程中樹種相對較為單一,且業缺乏多樣化的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使多樣化森林系統遭到一定的破壞。在此基礎上,若出現病蟲害會在極短時間內大規模傳播,嚴重影響森林的生態平衡,甚至出現地區性毀滅情況的發生。
為了保護森林生態資源,我國政府出臺了較多保護森林資源的政策與文件,以保證地區性生態平衡,比如防風治沙行動、退耕還林等,這在較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林業的較快發展,能夠有效保障森林資源的增長,并提供了較好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對森林資源未來的增長是一次較好的機遇,與此同時森林面積的不斷增加,也給林業部門治理病蟲害加大了難度。
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化學藥劑,能夠有效殺滅較多害蟲,但是化學藥劑在發揮殺滅作用的同時,也增強了害蟲體內的抵抗能力。另外,化學藥劑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對森林中的有益生物產生致命的不利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森林中食物鏈,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由于我國對森林的檢疫方法較為落后,致使較多地區在森林監測檢疫手段缺失,一些地區檢疫方法較為落后,并且監測設備得不到及時更新與完善,在此基礎上一些措施得不到科學、有效使用,導致病蟲害防治無法有效根治。
在進行森林建設過程中,需要對該地區自然環境進行詳細勘察,進行針對性樹種的選擇,比如當地氣候、環境以及水土等,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該地區生長的樹種,并根據氣候與水土情況進行栽植模式的合理選擇,以保障樹種的多樣化,減少單一生態結構導致的生態失衡問題,提升森林系統的穩定性。此外,森林多樣化種植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吸引鳥類,對殺滅害蟲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對病蟲害的防治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
限制森林增長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會減緩病蟲害的發生,若森林資源增長過快,也會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樹木增多也會造成生物快速的增多,對生物鏈造成不利影響,在生物鏈失衡的環境中,會加劇病蟲害的發展,為此對森林增長速度實施控制能夠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在其中也起到關鍵性作用,可以引進一些病蟲害天敵,對害蟲進行針對性殺滅,以保持生物鏈平衡。林業部門需要對害蟲的天敵進行適當的保護,必要時可以從不同地區引進,采用此種方法不但能夠有效控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而且還可利用微生物作用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對病蟲害實施藥物防治是治理最常見的方法之一,一般采用化學藥劑,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必需要遵循國家相關規定,在使用的基礎上還應避免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保證人畜安全,并且避免殺傷有益生物。另外,一些地區施藥需要采用航空器,這就需要當地林業部門在施藥前要對施藥過程進行合理設計,并且提前通知周邊居民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施藥人員做好準備,禁止違章施藥。
不同地區在進行植樹造林過程中,不能使用帶有病蟲害的林木種子以及苗木等樹種,國家還應建立無檢疫對象的林木種苗基地,以健全防治檢疫機制。另外,還應完善檢疫隊伍,并在法律基礎上對森林苗木進行嚴格檢疫,以此杜絕森林病蟲害傳播。同時,林業主管部門還應采用不同的方法與手段來提升測報人員的專業素質,并對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業務培訓,以達到專業知識水平,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宣傳手段進行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知識。
綜上所述,對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能夠有效維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森林病蟲害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森林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大大影響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對森林病蟲害進行針對性的防治,使森林健康生長。森林病蟲害種類較多,在防治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疾病進行針對性防治,同時還應對植被進行檢查并采取保護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維護森林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整個整個生態環境的穩定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