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琴
現代林業的發展是將可持續發展作為前提和指導的,它主要是針對生態環境,以產業化發展為動力,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并且使全社會都可以參與到其中,加強對林業的保護,并且提高森林作用的發揮,實現其多重價值,從而不斷滿足人們的各方面的需求。
在我國,林業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是支柱產業的一部分,其狀態影響著整個經濟的發展情況,林業的發展是人員自然和諧相處的樞紐,也是生態文明發展的奠基石。當前林業總體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一個需要深化改革、優化創新的歷史新階段。
首先,林業顧名思義就是森林產業,是指對樹木、花草進行種植,以美化和改善環境的一種林產品種植業,也可以直接理解為林業產業。現代林業作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對整個人類社會進步都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它不僅能夠對荒漠化進行有效治理,還能夠有效解決水土流失等問題,加強林業發展是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的必經之路。
其次,現代林業的良好發展是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非常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高,對其重視度也不斷加大,在現代林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它承擔著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任務,同時,它也是生態發展的條件,因此,一旦林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出現了問題,那么,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就很難繼續的開展下去。
最后,現代社會經濟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導致經濟體系難以完善。其主要體現在工業化經濟所占比例大,林業經濟所占比例小方面,因此推動現代林業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是完善社會經濟體系的重要途徑
林業在恢復濕地生態系統、以及保護森林生態系統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肩負著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荒木生態系統的使命。如今,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對林業資源有了全新的認識,在共同的努力下,不斷強化森林保護管理工作力度,我國森林的整體面積不斷增加,森林質量也在穩步提高。整體來看,我國林業得到了有效的發展,林業產業化得到升級,林業發展方式得到改變。而要想進一步實現林業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提高人們的收益。地方政府要與時俱進轉變管理思想,全面推行現代林業管理思想,提高全民資源的合理利用,注重保持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的三效統一,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的林業發展中,林權改革是重要的組成,傳統的林權造成了人們的積極性下降,并且工作效率低,阻礙了我國的林業生產發展。同時,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增加林農的收入,促進他們的生活穩定和平衡,也是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因此,當前的工作重點是對集體林權制度進行調整和改革。對集體林權的改革體現在很多的方面,有著具體的作用和意義,它在林地的開發權、使用權,以及林地所有權和收益權等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要立足于當前的經濟發展,貫徹林業可持續發展,并且將生態建設作為重點,從而實現對當前的集體林權的全面的和科學的改革。
當前,推廣和普及林業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推動林業的長久發展。除此之外,實現林業的發展,還要做好創新,利用新型林業技術,并且最大化地普及和推廣。因此,在當前我國的林業發展中,要不斷創新林業技術,并且支持林業發展。這就需要科學的高效的推廣體系的建立,從而保證推廣工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同時,還要將市場作為基本的導向,把林業技術和經濟效益進行有效的結合,并加強宣傳,從而實現其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實現其價值。當前,我國對樹木的依賴還是很大,并且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態,以市場導向進行推廣,可以大大提高林農和林企的收益。同時,這對于提高林農收入,提高林農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這就需要林業科技部門根據林業建設區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科學技術和創新技術的研究,利用先進技術因地制宜地發展林業,實現林業的科學建設和經營養護。首先,要加強對林業技術的普及和宣傳,從而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同時,和林區狀況進行結合,立足于其自然環境,進行相關的教育和培訓,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并且,利用舉辦培訓可以大大豐富和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其次,通過對先進人才的吸引,可以大大提高創新,不僅可以促進創新性思維的擴展,還可以實現技術理論的創新,同時,也形成了模范效應,利用人才的力量和優秀員工的個人魅力,促進整體形成刻苦學習、積極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
以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在開發林業資源的同時,還要保護資源,從而促進林業經濟發展,提高林業技術的發展,并且在實際中,把創新技術作為重點。在技術開發和利用中,要堅持環境保護的原則,并且以經濟發展為基礎,加強林業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使生態環境得到回復和發展。通過多年的發展和實踐,在我國,林業技術得到了不斷的更新和發展,這都是當前的可持續利用的理念的有效實踐。生態保護問題和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是關乎世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因此,我們要跟隨科技的發展,推動林業可持續發展。
現代林業是國民經濟在基礎產業,是山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是現代農業的生態屏障。林業的快速發展既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還可以推動生態文明的良好發展,為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