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首道
通過分析目前固原市氣候狀況、城市生態綠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不足,從科學布局,加大綠化率;逐步解決城市綠化不均勻;尊重自然規律搞綠化;加強對城市森林管護提出了今后我市發展森林城市的建議及對策
固原市地處寧南山區六盤山東麓,清水河上游,原州區境內,城市規劃面積520平方公里,市區城市建設區域面積約45平方公里,海拔1248~2955m之間,年平均降水量400mm以上,年平均蒸發量1200~1800mm,年平均氣溫6.3℃,年平均日照時數2600~3100h,年有效積溫2263℃,無霜期120~153d。屬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形成冬季寒冷漫長,春季氣溫多變、夏季涼爽短暫、秋季迅速降溫,晝夜溫差大,春夏雨量偏少,災害天氣多,區域降水差異大等氣候特征。外圍溝壑縱橫,梁峁交錯,適宜各類喬灌草,針、闊樹混交造林。
2002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前期的固原地區設立固原市,分老城、新城和西南新區三大塊,老城由于前身建筑密集,綠水以街道行道樹、花灌木綠籬及小區花園為主,綠化率不足10%;新城在老城綠化的基礎上,不斷加大、擴建綠地、綠色花灌木花園、廣場及活動場所的綠化外,主要加大對市區中心的古雁嶺森林公園的改造提升和外圍長城梁、九龍水上公園、東岳山、飛機場、高速南北入口、環城路及沈家河濕地等重點地段的綠化工程招標建設,城內以東海太陽城綠地森林公園及古城墻公園的綠化建設為主,使我市綠化率提高28%左右;西南新區開發區綠化主要以街道兩旁50m寬綠化帶及園區內庭院綠化為主,綠化率提高1個綠化點,達到29%,但與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不斷改善空氣質量,降低大氣污染相差甚遠,這就對我市城市森林綠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整體上看,城市綠化率偏低,綠化分布及不均勻,大量的綠化主要在城市外圍,內部公園、綠籬、小區綠化等綠地綠化跟不上,尤其是老城更加突出。
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動,部分開發商在建筑住宅區過程中,有意識縮減規劃綠地綠化面積,致使公園、綠籬、小區綠地綠化等面積變小,嚴重違反城市建設的規定,侵害了廣大市民的權利和利益。
縱觀老城、新城及開發區,城內城外等整體綠地綠化,沒有突出景觀、園林園藝的總體規劃設計,工程招標書編寫簡單,為綠化而綠化,常綠樹、喬木種過量、花灌木偏少,樹種單一,在喬灌草,針、闊樹種搭配上不合理,對綠化苗木質量要求不夠,致使一些老樹、弱苗及病蟲苗等流入綠化工程,造成造林綠化生長不均勻,存在病蟲害防治隱患,沒有真正達到城市園林綠化的要求。
在整個城市綠化上,不管是外圍的五山還是沈家河、清水河及市內的公園、街道、住宅率化,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管理較多,竣工交付后基本處于自然生長階段,很少有人管理,即使管理也是修修枝,澆點水,很少進行病蟲害預防控制,覆土、補栽等工作。
樹立“打造森林古城,建設綠色固原”的思想,在森林城市建設中要堅持人文需求導向,堅持城內科學規劃,郊外加大綠化,實現山、水、林、田、濕地、草全方位建設,城鄉道路以鄉土樹種國槐、刺槐、河北楊、沙棗、垂柳與常青樹種云杉、油松、樟子松等混交綠化造林,讓垂榆、香花槐、紫葉李、杜梨、文冠果、欒樹及經濟林櫻桃、蘋果、山楂、梨、核桃、桃、杏、李與花灌木刺梅、丁香、連翹、美人梅、金葉榆、金銀花、千頭春、紫莿、碧桃等樹種進入公園、小區綠化。
森林城市建設就是為廣大市民提供開放式互動、休閑創新服務模式,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為了滿足市民對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對老城已經拆遷的地段,盡量規劃成綠地、公園建設,使之更好的服務市民。同時,不斷完善森林綠地的步道體系、休閑場所、歇息地等各類空間,以及周圍停車場、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讓每一位進入森林的人自由出入,嚴禁任何人、任何開發商擠占、挪用城市綠化建設用地,讓森林進入城市,城市沉寢在森林中,逐步理順老城、新城及開發區綠化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根據我市的氣候地理特點,要著眼長遠,走適應本城市森林建設之路。堅決反對違反群眾意愿、自然規律的形象工程,堅決反對大搞奇花異草,大樹古樹進城和非法移栽,一夜成林的做法。以鄉土樹種為主,同時,要多選長壽樹種,做到慢生樹種與速生樹種相結合,適當選栽高度喬木樹種,引進適應我區災害性氣象因子的忍耐能力的新品種樹種及花灌木,主要搞好城市內綠化,使城市適宜綠化的地方都綠起來。同時,也要搞好城市周邊綠化,充分利用不適宜耕作的土地開展綠化造林,始終把讓人民享受良好生態產品作為一項不容推卸的歷史責任,扎實推進森林城市建設。
園林局作為市政府的職能部門,要切實肩負起我市城市森林管護工作,每一項城市招標綠化工程招標后,要落實森林資源管護區域、保護標志、管護任務和管護措施,加強撫育澆水、修枝及病蟲害防控及森林防火等工作,發現火情要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和區森防辦報告,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堅決克服重造輕管、重造不管的思想,為城市添綠增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