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天柱
現代化的林業是和諧發展的生態林業,生態林業的建設與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離不開營林機械。現就營林機械在林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淺議如下:
根據我國現階段林業發展狀況,針對生態環境面臨的重大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為主體,林草結合的國土生態安全體系,建設山川秀美的生態文明社會,大力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實現林業跨越式的發展,使林業更好地為國民經濟服務”。這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林業工作的總綱,其核心是生態建設。至此,以采伐和集材為主的采運機械時代,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以撫育為主的各類營林機械。國家實施的六大林業重點工程,是新時期國家生態建設的主戰場。而營林機械恰是加速這一籃圖實現的最有效的手段。
按照傳統的營林生產先后程序,可把營林機械分為:整地機具、播種機具、造林機具、撫育機具、病蟲害防治機具、采伐機具等。做為主要動力及運輸必備的拖拉機和汽車更是營林生產的主角。
整地機具主要是犁和耙、筑床機。播種機具主要有播種機。植樹機泛指栽植苗木的營林機械。按作業的機械化程度分為簡單植樹機、半自動植樹機、自動植樹機;按作業的立地條件分為采伐跡地植樹機、沙地植樹機、大苗植樹機、容器苗植樹機,以及連續開溝、間斷開溝、選擇挖坑植樹機等。撫育機具主要是割灌機以及噴灌設施等。病蟲害防治機具、防火機具、采運機具等在營林生產中的種類都是比較單一的。
我國的營林機械是隨著新中國林業的發展,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建國初期的營林機械,品種單一,而且數量少,主要機具就是油鋸,都是從國外進口,多數為前蘇聯產品。苗圃作業機具及病蟲害防治機具,直接引用農業機具,沒有自已的定型機具產品,防火機具更是一片空白。從1984年開始,生態林業建設的理念,使人們對林業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營林機械也被賦予了新的使命,營林機械產品系列化、種類多樣化及其在林業生產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營林機械的發展要以“生態效益優先”為原則,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中央提出:到2020年使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3%。重要地區生態問題基本解決,全國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到2050年,使我國森林覆蓋率達26%以上,基本上實現山川秀美,生態環境步入良循環。明確這一戰略目標,由此確定營林機械的發展方向。
堅持適用性和專業性相結合的原則。針對營林生產的特點,機具的適用性要考慮地區的林地立地條件、林木特性等綜合因素,立足專業,發揮林業優勢,使三種效益和諧發展。例如林木育種及播種不同于農業生產,有些林木種子休眠期長,按林業生產要求生產播種的機具要有較強的專業性。還有植樹機具,是否在山地、平原、采伐跡地、荒地等都能適用。所以營林機具的生產,不但針對性要強,適用性也要強。
堅持通用性和專業性相結合的原則。在滿足營林生產需要的同時,擴大機具的通用性,以滿足其它產業的需求,并能提高經濟效益。例如通用性較強的整地機具,營林生產和農業生產所用的機具是一樣的,只是型號的不同。還有噴灌設施,營林生產、農業生產、以及食用菌生產都是必用的機具。割灌機不僅用于營林撫育,城市園林綠化也大有用武之地。
營林機械的生產注重專業性和通用性并舉,堅持多元化,面向社會,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能協調發展。十幾年來,隨著國家對林業政策的調整,營林機械的發展也呈現出了新的生機。但也有一些林機廠,不能認清生態林業發展形勢,而被市場所淘汰。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從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明確指出“:改善生態環境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也是防御旱澇災害的根本措施”。強調加強生態建設,遏制生態惡化,隨之而來的營林機械的發展又有了新的格局,一切從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來確定營林機械的生產與發展。
現代化的林業標志之一就是林業生產的機械化,生態林業的建設與發展離不開營林機械,沒有營林機械的現代化就沒有林業的現代化。苗圃作業機具的使用,加快了林木種苗的培育,提高了種苗質量,為大面積造林提供了物質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林木種苗生產,由于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一個生產周期的產量,約是建國初期的1000倍。機械化采種、選種高效,恒溫育種、容器育苗、機械起苗、機械選苗,在我國林區隨處可見。機械噴灌,機械除草,節省了大量人力。造林是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良種壯苗的增產效益變為現實,充分發揮林木速生豐產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潛在能力,是一項百年大計。造林規劃和施工,營林機械是實現其目的必要手段。造林地的清理、除草除灌,整地直至造林,其相適應的作業機具:割灌機,整地機具,植樹機,甚至拖拉機、汽車都將投入使用。造林是一項季節性很強的工作,時間短任務重,如果沒有足夠的機具保證,大量的造林工作是不能實現的,造林生產的機械化勢在必行。幼林撫育,林分改造,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自然保護區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這一系例林業生產環節,任何一項工作如果離開了相應的生產機具,其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經驗告訴我們,現代化林業的經營與發展,離不開營林機械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