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江 趙永海
紫蘇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葉片多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至11厘米,寬2.5至9厘米,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腺鱗,葉柄長2至5厘米,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嫩枝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于風寒表癥,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癥,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癥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行氣寬中紫蘇葉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惡。紫蘇葉是一種美味的調味品,人們常常用它的葉子來做菜。
紫蘇為常用中藥,以莖、葉及種子供藥用,鮮紫蘇全草可蒸餾紫蘇油 ,是醫藥工業的原料。種子出油率可達34%~35%,可食用或藥用。紫蘇便于管理,適合山區貧瘠土地種植,投入少,產出高,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選生長健壯、葉片兩面均勻呈紫色、無病蟲害的植株,作采種母株。在田間增施磷鉀肥,促其多結果和籽粒飽滿充實。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當果穗下部有2/3的國萼變褐色時,及時將成熟的果穗剪下、曬干、脫粒、簸凈,貯藏備用。
紫蘇適宜高山冷涼區的疏林地帶種植,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整地方式:春季頂漿起壟,鎮壓后待播。
3.1 直播:播期宜為5月10~15日。播種時按畝600g的播種量,將草木灰2~3kg與種子拌勻,制成種子灰。播后覆蓋細肥土,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保持土壤濕潤,10~15天即可出苗。播種方式為條播,行距65~70cm,機械開溝,人工點葫蘆播種。
3.2 育苗栽培
3.2.1 做好苗床。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速效肥,在冬季深耕的基礎上,淺耕、整細、耬平,做成南北走向的小低畦,畦面寬1米左右,畦埂高4厘米~6厘米,畦面要求北高南低,落差10厘米,以利采光。其次,適當早播。
3.2.2 播種期。要比露地直播的提前30天~40天,一般在2月中旬~3月上旬較為適宜。
3.2.3 播種技術。將種子置于3℃下處理5天,并用1000ppm赤霉素噴灑,以促進發芽。播種時苗床溫度以15℃~20℃為宜。每畝苗床用種量為1千克左右。用10倍以上的細沙土拌勻種子,均勻撒在苗床內,再撒一層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如果床土不夠潮濕,則需噴水或灑水;如果能將溫度控制在20℃左右,播后一周左右即可出苗。
3.2.4 加強苗床管理。出苗后第一對真葉展開時,拔除雜草,除草后追施速效肥1次;第二對真葉展開時,及時間苗、定苗,苗距3厘米左右,定苗后再追施速效肥1次;第三對真葉完全展開并出現第四對真葉時,進行煉苗,煉苗5天~7天,苗高12厘米~15厘米時,即可移栽大田。
4.1 松土除苗。植株生長封壟前要勤除草,直播地區要注意間苗和除草,條播地苗高15厘米時,按30厘米定苗,多余的苗用來移栽。直播地的植株生長快,如果密度高,造成植株徒長,不分枝或分枝的很少。雖然植株高度能達到,但植株下邊的葉片較少,通光和空氣不好都脫落了,影響葉子產量和紫蘇油的產量。同時,莖多葉少,也影響全草的規格,故不早間苗。育苗田從定植至封壟,松土除草2次。
4.2 追肥。紫蘇生長時間比較短,定植后2個半月即可收獲全草,又以全草入藥,故以氮肥為主。在封壟前集中施肥。直播和育苗地,苗高30厘米時追肥,在行間開溝每公頃施人糞尿15000~22500千克或硫酸銨112.5千克,過磷酸鈣150千克,松土培土把肥料埋好。第二次在封壟前再施一次肥,方法同上。但此次施肥注意不要碰到葉子。
4.3 灌溉排水。播種或移栽后,數天不下雨,要及時澆水。雨季注意排水,疏通作業道,防止積水亂根和脫葉。
4.4 間苗:5~7苗高cm時進行間苗,控制株距8~10cm,每公頃保苗15萬~18萬株。
5.1 斑枯病通常六月開始發生,一直危害至收獲前。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褐色或黑色小斑點,后擴大成大斑點,干枯后形成空洞,葉片脫落。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注意排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初期噴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每7天1次,連噴2~3次,在收獲前15天停止噴藥。
5.2 菟絲子:菟絲子為寄生性雜草,以莖纏繞紫蘇,吸取營養,造成紫蘇莖葉變黃和變紅,不能正常開花結實。防治方法:每公頃用地樂胺乳油2~3kg兌水300kg結合田間封閉除草進行防治。
5.3 銹病:葉片發病時,由下而上在葉背上出現黃褐色斑點,后擴大至全株。后期病斑破裂散出橙黃色或銹色的粉末,發病部位長出黑色粉末狀物。嚴重時葉片枯黃脫落造成絕產。防治方法①注意排水,可減輕發病;②播前在用火土灰拌種時,加入相當于種子量0.4%的1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防治效果顯著;③發病時,用25%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全株。
5.4 蟲害:銀紋葉蛾為害葉片。防治方法:最佳防治時期為其幼蟲3齡以前,即6月20日左右,此時用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2000倍液噴灑,公頃用量300kg。
采收紫蘇要選擇晴天收割,香氣足,方便干燥,收紫蘇葉用藥應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紫蘇未開花時進行。
6.1 蘇子梗:9月上旬開花前,花序剛長出時采收,用鐮刀從根部割下,把植株倒掛在通風背陰的地方晾干,干后把葉子打下藥用。
6.2 蘇子: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種子果實成熟時采收。割下果穗或全株,扎成小把,曬數天后,脫下種子曬干,每公頃產1125~1500千克。
6.3 選留良種。選擇生長健壯的、產量高的植株,等到種子充分成熟后再收割,曬干脫粒,作為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