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現今社會中,玉米已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玉米除了作為我們的主食一類,也可以提煉乙醇,其用途很多,因此玉米的廣泛種植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帶來了很大的提升。
1.1 選茬
玉米是喜肥水、好溫熱、需氧多、怕漬澇的作物,過酸、過粘和瘠薄的土壤都會使玉米生長不良。因此,選地最好以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值6.5~7之間,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前茬要優先選擇大豆、煙葉、馬鈴薯茬或肥沃的玉米茬。地塊選擇有秋翻或秋深松基礎、整地良好、土層深厚、土壤疏松、土質肥沃的地塊。
1.2 整地
秋深耕整地,翻耙結合,起好壟,及時鎮壓,達到待播狀態。耕深20~23cm,壟距65cm。早春耕層化凍14cm時進行頂漿起壟,及時鎮壓,嚴防跑墑。
1.3 精選種子和種子處理
播種前做好種子篩選,去除瘦粒、霉粒、蟲咬粒等,以保證種子質量、提高幼苗整齊度。地勢的高低與地溫直接影響著玉米的品種選擇,崗地溫度高,最好選擇生育期長的晚熟品種或中晚熟品種;平地和洼地宜選擇中早熟品種。如果前茬種植的是大豆,土壤肥力則較好,宜選擇高產品種;如果前茬種植的是玉米,且生長良好、豐產,可繼續選種這一品種;若前茬玉米感染某種病害,選種時應避開易染此病的品種。另外,同一個品種不能在同一地塊連續種植三四年,否則會出現土地貧瘠、品種退化等現象。
1.4 提高播種質量
在耕層5~10cm地溫連續一周穩定通過10℃時,才可以進行播種。敦化市適合的播種時間為5月1日~5月15日。播種時要深淺適宜、覆土均勻,并適時、適度進行填壓。播種深度根據土質、土壤墑情和種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為宜。如果土壤的質地粘重,墑情較好,可適當淺些;如果土壤的質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適當深些;大粒種子,可適當深些;但不能超過8cm。應當注意,在土壤墑情、肥力較好的土壤播種過淺,會在苗期產生大量分蘗。
1.5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生產高產的重要措施:緊湊型、半緊湊型玉米密植大一些,平展型、中晚熟玉米種植密度應該小一些。土壤肥力高的地宜密植,土壤肥力低宜稀植;土壤質地輕、通透性好的土壤宜密,土壤質地粘重、透氣透水差的粘土地宜稀。
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土壤肥力、肥料類型以及施肥時的自然條件和栽培措施,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2.1 基肥
基肥又稱底肥,播種前施入,是供應玉米全生育期養分需要的基礎肥料。基礎應以有機肥為主,施入量一般優質有機肥每畝2m3以上。最好在秋季翻地或打垅前條施或撒施。
2.2 種肥
種肥以磷肥、鉀肥為主。肥力低的土壤上可配合施用部分氮肥。用化肥做種肥,一般每畝施玉米專用肥40斤左右(含量45%),施用方法可采用穴施或條施。用化肥做種肥,要避免化肥與種子接觸,做到深施肥,以免影響種子發芽。
2.3 追肥
玉米需肥時間長,需肥量大,單靠基肥和種肥往往不能完全滿足其對養分的需要。因此,須在吸肥高峰期追施速效肥料,以促進玉米正常生長。追肥以氮肥為主,追肥最佳時期在玉米拔節期,一般在玉米11片葉左右,結合二遍趟地1次完成,每畝施尿素15~20kg,追肥方法,距植株10cm遠,深10~15cm為宜。
3.1 播后苗前封閉除草:播后苗前可用90%乙草胺加75%噻吩進行封閉處理,土壤封閉處理時根據土壤濕度情況,遇干旱應適當加大用藥用水量。施藥過程中需提醒的是要均勻噴霧,不重噴、不漏噴。噴藥時間應避免中午高溫。
3.2 化學藥劑苗后莖葉除草:苗后莖葉處理,在玉米3~5葉期,雜草2~4期噴施。每畝地用20%莠去津100克、4%煙嘧磺隆100克、10%的硝黃草酮100克混用作莖葉處理,一般在上午10時前,下午16時以后噴施,遇到大風天不要噴施農藥。化學除草要求:藥量要準、水量要充足、噴灑要均勻等,并防止傷害其它作物和林帶。在噴施莖葉處理藥劑時不能加入含有機磷的殺蟲劑,已免有機磷與煙嘧磺隆產生藥害。用過煙嘧磺隆的玉米田7天之內不可噴有機磷類殺蟲劑。
3.3 適時間苗與定苗
避免幼苗的擁擠,并相互遮光,節省土壤的養分和水分,在玉米3~4片葉時,根據田間苗勢確定時間,要將弱苗、病苗、小苗去掉,做到一次等距離定苗。定苗結合株間松土,消滅雜草。如若缺株,兩側可留雙苗。
3.4 化控技術
在玉米長到6~10片葉子時,噴施一次“玉黃金”或“黃金甲”每畝地用藥量20ml,縮短基部節間長度,降低穗位、控制株高,防治倒伏,具有一定的增產增收作用。
3.5 追肥
玉米進入拔節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加快,需肥、需水量日益增多,及時追施拔節肥。每公頃追施尿素500~600斤。最好分兩次追施,第一次在拔節后追施70%,第二次在抽雄開花期追施30%,追肥后及時灌水。
3.6 病蟲害防治
①玉米粘蟲:在6月中、下旬下田查看,平均100株玉米有30頭粘蟲時已經達到防治指標。可用菊酯類農藥防治,每畝用量20~30毫升,對水30kg或用有機磷農藥噴霧防治,或人工捕殺。②玉米大、小斑病:在玉米抽雄前后當田間病株率達到70%時,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世高乳油,間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3.7 中耕培土
為防止土壤板結,消滅雜草,提高根系的生長機能,促進根系的多發和扎根,要適當進行中耕培土。一般拔節到抽雄前進行1~2次中耕,在抽雄前大喇叭口期,再淺中耕一次,并培高土壟。
3.8 玉米促早熟
玉米蠟熟后將玉米果穗包葉輕輕扒開,可以加速籽粒和果穗水分散失,玉米站桿扒皮晾曬,可提早成熟3~5天。
3.9 適時收獲
收獲方法可采用人工收獲和機械收獲,適時收獲能使玉米達到最佳品質,完熟期后收獲。收獲后的玉米要進行晾曬,有條件的地方可進行烘干。籽粒含水量達到20%時脫粒,高于20%的上凍后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