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萍
蕎麥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種植經驗豐富。我國古代就有很多書籍記載了蕎麥,人們總結種植經驗并逐漸流傳至世界各地。蕎麥分普通蕎麥和韃靼蕎麥,普通蕎麥俗稱甜蕎麥,韃苦蕎。本文首先對苦蕎麥的優勢和種植現狀進行了簡要闡述,然后結合當下實際,探討了苦蕎麥種植要求及高產栽培技術應用方法,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蕎麥具有優良的實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利于調節現代讓人普遍存在的亞健康狀態。蕎麥易煮透,有特殊清香,與大米同煮具別具風味。另外,苦蕎麥能夠種植在高寒與干旱的區域,對人們的生活與身體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苦蕎麥的種植人員,一定要了解其種植要求,采用高產栽培技術,不斷促進苦蕎麥的產量提升。
蕎麥屬于一年生草本,經常生長在荒野路邊,偏好涼爽濕潤的土壤環境,對高溫寒霜沒有足夠的忍耐力。蕎麥生長需水量較大,種子在萌發階段就需要吸收大量水分,到了開花結果時期,需水量更多,而且要求空氣中的水分含量要達到30%以上,所以蕎麥種植一定不能疏忽水分灌溉。
蕎麥四季均可種植,所以有春蕎、夏蕎、秋蕎、冬蕎之分,各地種植期需要需要綜合蕎麥的成熟周期和地方冬夏時令的寒暑期,避免蕎麥生長在低溫或高溫環境中。也就是說蕎麥開花期必須避開當地暑期氣溫26℃以上的時間段,而成熟期必須處于當地氣溫10℃以下的寒流到來之前。
就我國目前蕎麥的種植區域來說,北方旱作區多春種冬收,黃河周邊一般夏天播種,長江流域、沿海地區和中部以南一般秋天播種,西南高原春秋播種,南亞冬季播種。蕎麥目前市場需求量大,尤其是出口需求,而我國水資源日益匱乏,使得蕎麥種植很難達到理想狀態。所以蕎麥種植必須充分利用目前現有的種植條件,強化種植技術,提高單位種植面積產量。蕎麥連茬種植會降低產量和質量,最好與其他弄作物交替種植,比如土豆、油菜等。蕎麥生長速度快,能自我抑制雜草生長,沒有特殊的土壤要求,根系活性高,適應能力強。
苦蕎麥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并且含有黃酮類物質,特別是還有其余糧食作物中缺乏的蘆丁,能夠防治因血管脆性而引發的出血性病癥,同時還可以舒張血管,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的粘稠程度,從而起到降血脂與抑制膽固醇的效用。此外,苦蕎麥中還含有鎂這種元素,可以控制凝血酶的生成,加速纖維蛋白的溶解,產生抗栓塞的效果。最近幾年來,苦蕎麥食物的加工逐步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具體開發出了掛面類、茶類、酒水類、點心類等產品,目前已成為廣受大眾歡迎的醫療保健食品。
現階段,苦蕎麥的品種還比較單一,采用的是粗放化的耕作模式,產量得不到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苦蕎麥的大范圍生產。若要想提升苦蕎麥單位面積產量,并促使農民增收,就應當積極采用高產栽培技術,引進優良品種,并對農民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與培訓,讓其掌握苦蕎麥的科學栽培方法。
要提高苦蕎麥的產量,就要先對其品種進行嚴格挑選。近年來,我國某些地區種植了黑風一號苦蕎麥品種,該品種的生育期較大,容易受到早霜的影響,導致產量大幅下降。根據相關實驗結果得知,苦蕎麥05~43以及苦蕎麥03~04,和廣靈苦蕎麥相比要增產30%左右,生育期大約為70d,在部分高寒丘陵地區都能夠順利成熟。在實際種植過程中,苦蕎籽的成熟度通常是參差不齊的,大約會有三分之一的籽不夠飽滿,進而產生弱苗和小苗,減少了苦蕎麥的產量。因此,需要選擇大粒的種子進行播種,并采用清水選種的方法,保障種子的品質。
苦蕎麥的生長期較短,對于肥料也很敏感,其根部能夠分泌出有機酸,進而把土壤中不容易溶解的磷酸根化為溶解形態,這樣便有助于根部的營養吸收。據實踐可知,苦蕎麥對于鉀肥和磷肥都有著很強的吸收能力,所以應當盡早地施肥,充分滿足苦蕎麥對肥料的需求,進而抑制其籽粒中含有的有害化學物質。此外,施肥還應以農家肥為主,同時輔助添加適量化肥,且基肥要重,追肥要早,這樣才能提高苦蕎麥產量。而進行播種的時候,由于某些地區無霜期較短,會將播種時間延遲,這樣苦蕎麥也容易受到早霜危害,導致無法順利成熟。實際上,最適宜苦蕎麥生長發育的溫度就是18到22攝氏度,如果氣溫在15攝氏度以下,或者在30攝氏度以上,則苦蕎麥產量就難以提高。因而,需要對苦蕎麥進行早期播種,如此才有利于增加產量。
種植苦蕎麥時,可以對土壤進行適時的中耕,這樣能夠疏松土壤,并加強土壤的通透性,進而達到蓄水保溫的效果。與此同時,還要除掉田中的雜草,為苦蕎麥的生長提供良好條件。通常情況下可以開展兩次中耕,當苗高達到5至7厘米時進行首次中耕,開花封壟之前再實施第二次中耕。當苦蕎麥籽到成熟期時,由于其延續時間較長,能達到20至45d,因此成熟度不統一,經常出現種子脫落現象。這時就必須要及時收獲,以免造成減產。苦蕎麥的最佳收獲時期應當是在70%的籽變成黑褐色時,若是太早或太晚收獲,都會對產量造成不良影響。
苦蕎麥的生長是非常迅速的,其根系能夠充分吸收土壤中的磷酸,因而不可采用連作的方式,這樣不但會耗費過多地力,還容易引發病蟲害。在種植苦蕎麥時,一定要作好合理的安排,實施輪作倒茬。這種作物對于前作的要求并不高,輪作制應當是苦蕎麥—土豆、豆類作物—苦蕎麥。
綜上所述,苦蕎麥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作物,在進行苦蕎麥種植時,必須要采用科學的栽培技術,在提高產量的同時滿足相應的種植要求,確保苦蕎麥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