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寶
近年來,豬流行性腹瀉給養殖戶們帶來了巨大困擾。豬流行性腹瀉是一種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豬流行性腹瀉與傳染性腸炎有些類似之處,都是主要發生在育肥豬和架子豬之間,對于成年母豬和哺乳期仔豬的影響相對較小。如果沒有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該病會給養殖戶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接下來,針對2017年福建省泉州市的一次大型的豬流行性腹瀉進行了病情診斷。這次豬流行性腹瀉病情的出現,給當地養殖戶帶來了大量的疫苗經費投入,和一定的經濟損失。
在重度豬流行性腹瀉癥狀發生之前,該養殖場的架子豬和育肥豬的進食量開始出現明顯的下降,有的甚至食欲廢絕,但是出現這些現象的豬的體溫沒有太大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天之后,這些進食量明顯下降的架子豬和育肥豬開始出現嘔吐,腹瀉的現象,經觀察,豬糞便呈現草綠色,惡臭撲鼻。養殖場大部分的豬腹瀉都是噴射性腹瀉,導致大量的育肥豬和架子豬出現脫水現象。經過對每頭豬的詳細觀察,發現成年母豬和哺乳期的仔豬只有個別出現輕度腹瀉的癥狀,僅僅表現出一定的萎靡不振,進食量略微減少。
對已經死掉的豬進行解剖檢驗,發現胃壁內部出現大量的黃色凝固快;豬小腸有一定的擴張,腸壁也變得相對較薄,腸系膜呈現充血狀態,淋巴結也出現水腫現象,內部出現大量黃色液體,腸絨毛也出現萎縮現象,可以清晰地看到空腸段上皮細胞空包形成和表皮脫落。
取發病豬的少量淋巴結、肝臟、脾臟,進行粉碎離心實驗,在聚合鏈式反應技術的作用下對樣本進行鑒定,
養殖場的豬在意外感染某種細菌時會出現腹瀉現象,這些細菌主要為大腸桿菌、魏氏梭菌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容易引起仔豬黃、白痢、魏氏梭菌引發仔豬紅痢、沙門氏菌引起仔豬副傷寒等等。黃痢死亡率低,一般情況下只會使幼年仔豬出現一定的黃色稀便;白痢主要發生在14~21日的仔豬,黃痢病期長但同樣死亡率低;紅痢發生在剛剛出生的仔豬身上,病期短、死亡率高是它的主要特征;病傷寒主要發生在已經斷奶的仔豬身上,以劇烈腹瀉、體溫升高、皮膚出現白班為主要表現特征。細菌性腹瀉主要發生在仔豬身上,但是成年母豬也會感染這些細菌,但一般不會出現相應癥狀,只會將病原體帶到剛出生的仔豬身上,導致細菌的傳播。
這是一種無論仔豬還是成年豬都會發生的一種腹瀉,但是一個月到兩個月年齡的豬發病率比較高,其主要特征是粘液性出血性下痢,多出現在豬大腸上。
病毒性腹瀉的癥狀都比較相似,為腹瀉、厭食、脫水、死亡率高。病毒性腹瀉主要有豬輪狀病毒性腹瀉、傳染性腸胃炎、流行性腹瀉等等。
經比對鑒定,確認此病情為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導致的豬流行性腹瀉。
4.1.1 做好豬舍的衛生與消毒工作:
一旦出現豬流行性腹瀉病例,就要馬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該病在養殖基地內部的傳播,做好飼養環境的衛生工作。
降低病毒轉播的最簡單方法就是搞好豬舍的衛生工作,及時的清理豬舍內的糞便。將豬舍出口的消毒液換成酸性消毒液,這對防止病毒傳播的效果更好,每天使用氫氧化鈉溶液對豬舍進行消毒處理,在豬舍周圍撒生石灰也有一定的效果。
4.1.2 做好豬的接種工作
對未發病的豬及時接種豬傳染性腸胃炎和豬流行性腹瀉二聯苗。
加強豬個體的抵抗力,禁止飼養員頻繁的串舍,防止人為的病毒傳播。注重豬舍的衛生管理,及時的清理糞便。對于剛剛分娩的母豬,更加應該注重衛生問題,需要將產房進行全方位的清洗和消毒,用3%的燒堿水溶液潑灑消毒,消滅豬舍存在的微生物和蟲卵,給母豬一個干凈的分娩環境,降低仔豬的染病率;利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給待產母豬進行一次全身消毒,消滅母豬自帶的微生物和寄生蟲。在母豬分娩期內還要定期的給豬舍進行消毒。
為了降低仔豬感染母豬自帶細菌和病毒,需要在母豬分娩前給母豬注射相關疫苗,降低仔豬的感染率,提高仔豬的成活率。在仔豬斷奶之后,為了降低仔豬感染副傷寒的可能性,也要接種副傷寒疫苗;要對母豬分娩欄進行定期的消毒和驅蟲,剛剛出生的仔豬免疫力差,極易感染細菌和病毒,感染之后的死亡率也會更高。驅蟲的主要方法是利用氯苯胍或球痢靈驅除球蟲,用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驅除線蟲。
母豬的乳汁量和營養含量可以有效保證仔豬健康。這就需要對哺乳期的母豬進行特殊對待,增加哺乳期母豬的攝食量,投放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這樣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母豬的產奶量和奶水營養含量,保證了仔豬充足的高能量奶水,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仔豬體質,降低仔豬的腹瀉發病率。給了母豬足夠的食物之后,就會降低母豬在哺乳期自身消耗,防止母豬泌乳期失重,保證母豬斷奶后可以正常的發情交配。
對于發病豬及時補液。補液方法主要是口服補液,配置3.5g氯化鈉、1.5g氯化鉀、2.5g碳酸鈉、葡萄糖20g和1000ml水配置成的溶液,讓豬自由口服,防止豬脫水。
常見的病豬治療方法有:(1)注射慶大霉素,每豬每天兩次,每千克體重肌肉1000~1500IU;(2)每豬每天兩次肌肉注射2.5%恩諾沙星,每10kg體重肌肉注射1ml;(3)注射白細胞干擾素,每豬每天1~2次,劑量為2000~3000IU之間,大劑量注射為3000IU,常規注射劑量為2000IU,采用皮下注射方式,經過七天治療后,病豬基本痊愈,并無死亡。
綜上所述,豬腹瀉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癥狀,只要注重豬舍環境衛生,一般不會導致腹瀉現象的發生。如果出現了腹瀉現象,通過科學的判斷和治療,能夠很好的保證豬的成活率,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養殖戶們要提高養殖條件的投資,必要的投資是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