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賓
構建完善的動物疫病防治體系,對促進畜牧業健康持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會威脅到人類生命健康安全,如果防疫體系建設不完善,就不能發揮其疫病防控防治的能力,導致帶病動物在動物市場流通,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同時,還會影響到畜牧產業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做好動物疫病防治體系建設,是保障畜牧業穩定發展的重中之重,需要部門下大決心加強投入,不斷完善制度,以提高地區所生產區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
從現階段規模化養殖場疫病流行特點來看,多種病原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某些免疫抑制疾病發生之后,會攻擊豬的身體免疫系統,導致豬群身體免疫力下降,多種疫苗免疫失敗,給其他病原侵襲提供了條件。疫病防控難度越來越大,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嚴重。其中危害較為嚴重的疾病主要有豬附紅細胞體病、鏈球菌病、豬瘟、豬嗜血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圓環病毒、多殺性巴氏桿菌,在對疾病進行診斷過程中,只依靠過去傳統的視覺診斷和經驗診斷常常導致誤診和錯誤診斷,只有結合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學變化和實驗室診斷結果,才可以明確病原類型。但在基層地區,由于規模化養豬場疾病防治體系建設存在不足之處,實驗室配置不足,無法開展實驗室診斷,大大增加了疫病診斷的難度。
現階段,規模化養豬場疫病防治體系建設還不完善,由于缺乏必要的約束性,當養豬場疑似發生重大動物疫病之后,很多養殖戶不無能夠及時上報,而是將患病豬隔離后,自行采取措施進行治療,等到疫病進一步傳播控制不到了時,才將疫情上報。此外,當養殖場發生疑似重大疫病之后,當地的獸醫部門往往需要逐級上報,而重大疫病診斷,往往需要省級或國家級的專門實驗室機構來進行確診,這樣一來勢必會對疫情處置造成影響,常常錯過最佳的處置時機,導致疫病大規模流行。此外,由于不能夠妥善解決地方政府畜牧業保護與規模化養豬場疫病發布之間的矛盾,導致疫病發生之后,難以及時得到處理,某些人畜共患的重特大傳染性疫病,還會對人類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現階段生豬免疫情況來看,大多數規模化養殖場普遍存在著疫苗來源復雜的問題,很多養殖戶為了節約資金,常常從非法渠道購進不合格的疫苗,這些不合格的疫苗不但不能夠起到應有的免疫作用,有時還會損害到豬群身體健康。養殖戶除了在各地畜牧管理部門領用疫苗,訂購國家強制性免用疫苗之外,還通過各種渠道購買各種免疫疫苗,有相當數量的疫苗不安全、冷鏈系統不完善、疫苗運輸條件差、保存惡劣環境,疫苗失去應有的作用。
現階段規模化養豬場疫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飼養管理不到位所致,因此就要求當地畜牧獸醫部門加強養殖技術培訓教育,提高養殖戶的科學養殖意識,強化疫病綜合防治能力。培訓教育過程中,要向養殖戶積極宣傳和推廣綜合疫病防控技術和安全生產技術,實現規模化養殖場規范性管理。在培訓教育過程中,可以采用知識解讀,圖片視頻展示,現場案例分析等模式,為養殖戶講解,豬疫病綜合防治技術、動物保健技術、標準化養殖技術。重點做好免疫抑制疾病如圓環病毒,藍耳病、豬偽狂犬病等疫病的防疫技術講解。通過采用深入淺出的講解模式,進一步提高養殖戶的疫病防治意識。
要將地區內規模化養殖場,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納入到各級政府的年度考核體系中,并建立動物疫情防控責任制度,確保各項責任能夠有效落實。縣級政府與鄉鎮政府、畜牧部門和各鄉鎮獸醫站、疾控中心和規模化養豬場簽訂動物防疫目標管理責任書,確保各項任務和職責層層落實,層層分解。同時還應該構建完善的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理機制,構建完善的應急預案,確保發生一次重特大動物疫病之后,能夠立即采取措施進行防控,緊急處置。規模化養豬場應該嚴格執行重大活動期間的值班制度,一旦發生動物疫情,應該及時上報,及時隔離撲殺,防止疫情進一步傳播和蔓延。
為了進一步提高免疫疫苗的監督管理質量,各地畜牧管理部門和獸醫站應該組織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對轄區范圍內的經營使用情況進行有效的調查和總結,進一步掌握規模化養豬場,疫苗購進渠道進一步掌握規模化養豬場,疫苗購進渠道和儲存環境,并對疫苗購進檔案、票據、疫苗保存情況、冷鏈運輸情況、冷庫及冷藏箱實際溫度進行認真檢查,確保規模化養殖場所購進的疫苗安全合格有效。此外,在規模化養豬場內部,還應該全面落實免疫政策,規范養殖戶的疫苗免疫技術操作水平。每年春秋兩季,嚴格做好重特大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明確免疫操作技術規程,確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質量,免疫接種之后,還需要做好免疫抗體監測,針對多次免疫仍然不達標的動物,應該及時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撲殺處理。要嚴格做好疫苗運輸保管和動物健康檢查工作,注射之前要對注射部位進行全面消毒,堅持一頭豬一個針頭,防止疫病交叉傳播。
要建立省、市、縣、鎮、村五級動物疫病監測預報網絡體系,每個村集體都應該配置一名村級動物防疫人員,該名防疫人員主要向上級部門報告轄區范圍內動物疫病流行現狀。同時,還應該充分發揮省市縣動物疫病防控中心的作用,加大動物疫病監測頻率,擴大監測范圍,對動物交易市場和中小型規模養殖場等重點區域進行定時定點的監測。將獲取到的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一步向養殖戶發布轄區范圍內的動物疫情流行特點、流行動態。同時還應該密切關注重特大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狀態,在疫病流行高發時期,更應該做好動物市場的監測工作,避免通過動物運輸、動物交易,將疫情傳播到轄區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