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卉
衛生健康專項資金是各級財政部門通過預算安排指定項目或用途的資金,目的是為了在國家宏觀調控的背景下,積極做好疾病預防控制、應對突發衛生事件、讓人人享受平等的基本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專項資金的撥備與合理使用有利于提升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縮短反應時間,加強預警時效等,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后我國政府更重視疾病預防的控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這也是我國政府實現對相關國際組織的承諾。可以說,衛生健康專項資金是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力量來源。但是基于現實的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來看,當前的專項資金使用存在著一些普遍性的問題,這不僅僅影響著普惠大眾基本醫療的覆蓋和完善,更是浪費國家資源。因此,對于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管理強化的探討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才能促進相關專項資金的科學、合理的使用,切實促進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的發展。衛生健康專項資金從正式啟動以來,便在各地醫療衛生機構獲得了普遍實施,并且獲得了較好的效果。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管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所以,有關人員必須對此予以重視。
(一)不能及時按照相關標準完成資金撥付
各個地區一般都是根據具體服務人口數量與同年的人均補助經費標準,采用“先預撥、后結算”的形式,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財政配套資金的撥付進度,保證資金落實到位。不過,一些財政比較困難的地區并未根據撥付要求在年初便將補助資金撥付,而是等到年終上級進行考核之前才完成撥付,從而導致基層機構因為缺乏足夠資金而不能夠實行應有的服務。同時,由于一些基層醫療機構對于村衛生室基本衛生健康工作的實際實施情況缺乏相應的指導、監督與考核,村級并沒有根據相關規范要求展開服務。對應的補助資金發放與省市規定的實際補助標準嚴重不符,個別機構對于村一級的補助資金人均僅有幾元,致使群眾不能真正享受到應有的服務,從而使得人們的健康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衛生健康專項資金成本測算流于形式
盡管在各級衛生績效考核組織管理體系中,要求各個機構每年年初均需實行衛生服務成本測算,并且各大機構也制定了成本測算的相關文件,不過大部分單位均是按照上級指定的成本測算文件實行,并未結合自身工作的具體情況完成測算,甚至還有部分單位或者項目負責人在文件發布以后,根本沒有對此進行觀看,不了解所實行的項目具體包含的內容,比如哪些方面的開支、每項開支的實際支付標準等。一些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未根據成本測算的相關標準支付費用,超出支付標準會導致年末項目資金缺乏而不能完成全年工作量;低于支付標準則會導致資金大量沉淀,使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受到重大挫傷。
(三)一些基層單位衛生健康專項資金會計核算不規范一些基層醫療機構并沒有設立公共衛生資金專賬,在收到衛生健康補助收入的時候,一般都是將過往來科目完成核算,不能夠將項目資金的實際收支情況真正反映出來。部分單位把項目資金直接轉至一般醫療業務收入,把專項資金結余轉至基本醫療收支結余,不能將專項收支與結余明確反映出來,這對于衛生健康專項資金應用的監督將會非常不利。部分基層醫療機構盡管設立了公共衛生資金專賬,不過并未根據不同服務項目制定明細賬,全部項目支出混合在一起,無法清楚反映各個項目的實際支出,這對于服務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與成本測算的核對將會帶來很大不便,進而便無法對衛生健康專項資金進行合理控制,以至不能真正實現精細化管理。
(一)制定衛生健康專項資金分配計劃,合理落實成本測算為了讓衛生健康專項資金得到更好的利用,相關醫療機構在年初應當按照省市規定的人均補助標準,及其縣級發布的衛生健康專項資金預算指標,將該轄區全年的衛生健康專項資金運用計劃加以制定。計劃的質量十分關鍵,與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年初預算相同,需符合衛生服務規范要求,進而對負責的所有工作實行合理的成本測算,并細化到實施每項實際工作需要消耗的全部開支。比如,以下是對基層醫療機構孕產婦健康管理項目做出的成本測算:人均經費為45元,對村衛生室補助人均為26.8元,出生率根據12.5%計算。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各個項目并非始終保持不變,應當按照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其具有一定的彈性,可按照工作完成的整體質量實行標準上的浮動,同時還可針對具體階段的實質工作需求提升對應項目支付標準。
(二)實行轉賬管理,保證專款專用
針對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的使用,相關醫療結構可以將備查賬加以設置,這樣便能夠將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的實際支出內容與金額全面反映出來。按照各級資金管理辦法規定,絕對不允許把補助資金運用在基本設施構建、購置裝修材料與車輛等各個方面。定期把衛生健康專項資金支出和該項目工作的具體實施情況進行核對,查看支出和工作量的匹配程度,涉及衛生耗材支出的相關費用,應當對其和工作所需的匹配程度進行核對。比如,為孕早期婦女實行早孕檢測過程中,檢查血常規以及尿常規領用的試劑條與實際體驗人數的匹配程度。有關人員一定要及時并善于發現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管理與運用階段存在的缺陷,這對于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的有效利用將會帶來很大幫助,進而促使公共衛生各個服務項目的補助資金均可以得到更加規范的運用。
(三)強化對專項資金管理活動的統籌規劃與監管力度針對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管理而言,應當是在相關單位財務負責人的統一領導下,通過財務科的統籌協調,各個業務科室彼此配合并協同負責的一項綜合管理活動。在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管理中,有關財務人員不可僅是負責會計核算與資金支付等相對較為簡單的服務工作,同時還應當對具體業務與決策進行深入了解,真正參與到資金管理的整個過程。此外,對于涉及到其他科室的具體使用資金或者提供原始憑證等相關問題的時候,財務科必須及時督促,對部門的所有資金流向財務科均需嚴格把控,按照業務的實際進度對資金支付進行合理安排,以此使資金的運用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確保,盡可能做到事前嚴格審核、事中合理把控與監督、事后準時結算。
從最近幾年來看,國家十分注重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醫療結構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國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所以,針對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管理,有關人員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只有將公共衛生補助資金進行合理運用,才能夠實現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的社會效益最大化,進而使廣大達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得到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