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慶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科研經費的支持。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非常重視對科研項目的經費投入,根據2017年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5676.7億元,總量保持在世界第二位,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11%,一直呈穩定上升趨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逐年縮小。
科研經費是科學事業單位開展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礎。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氣象科學和技術進步是氣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動力。為了提高氣象科研機構的科研技術水平,氣象科研機構一直重視科研活動的開展。以北京市某氣象科研單位為例,2013年全所科研項目經費為2452.57萬元,2017年全所科研項目經費為4297.71萬元,增幅達到75%。隨著北京某氣象科研單位承擔的課題項目越來越多,其經費管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如何進行有效的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是促進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推進科學研究的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1.項目總體預算估計不準確,導致項目缺少經費支持難以竣工決算或者經費結余過多,導致浪費。科研項目預算需要估計一個整體項目在執行年度內所有相關的支出。當經費預算估計不足時,項目未完成,經費已經全部花完,未完成的項目不能進行竣工決算,此時再重新尋找經費渠道,重新估算既耽誤了項目的執行進度又浪費人力物力。如果經費預算估計太多,項目經費結余過多,會導致項目結題前突擊花錢,造成經費的浪費。
2.項目科目的支出比例不合理
科研項目預算一般包括設備費、材料費、差旅費、會議費、國際合作交流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間接費用等科目。在項目預算中的會議費、專家咨詢費、差旅費列支的比重較高,相應的科研設備、材料、測試化驗加工等費用列支的比例較低,就會導致項目執行難度加大,需要支出的科目沒有預算,不需要支出的科目資金結余較多。
1.科研項目執行過程中,列支與本項目無關且無預算的費用。科研項目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不認真看預算,將其自認為是合理并且符合財務報銷規定的的經費,隨意從所在的課題中支付,沒有關注該項目是否有此預算,該經費支出的內容與該項目的研究是否相關一致。
2.科研項目執行過程中,違規或超標準支出。隨著科研項目資金量的增加,業務量也隨之增加,這就增加了經費支出的審核難度,出租車票連號、咨詢費超標準發放等問題時有發生。
1.結題審計時,同一項目負責人的不同項目之間以及不同項目負責人的同方向項目之間,支出隨意調劑。由于在項目執行階段沒有實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導致項目結題驗收階段科目支出不合理或者超支,財務驗收審計不通過,于是項目負責人便在各不同的項目之間進行支出調劑,有時候需要調整的是以前年度已結題項目的支出,這給財務核算以及結題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
2.項目驗收結題后仍有經費結余。于項目預算與執行之間的差異,導致很多科研項目在已經結題驗收后仍存在經費結余的現象,甚至某些科研項目經費長期掛賬。國家2016年出臺了《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了項目完成任務目標并通過驗收后,結余資金按規定留歸單位使用,在2年內可以統籌安排用于科研活動的直接支出;2年后未使用完的,按規定收回。但在實際工作中,對于已經結題的部分課題,找不到原路退回的路徑,造成項目長期掛賬。
1.科研人員對預算編制的重視程度不夠,填報預算科目及金額較隨意,導致各科目間比例分配不合理。科研項目經費預算是項目申請的第一步,是科研項目能得以實施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項目財務審計結題驗收和績效評價的依據和參考。一般來說,科研項目的申請需要對項目具體實施的內容、方法、手段,項目經費的支出方向以及金額等方面作出詳細的闡述,通常時間緊任務重,預算編制人員對預算編制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填報項目預算時通常憑借經驗與主觀判斷來編制,沒有針對不同科研項目的支出范圍進行詳細分析,也不咨詢相關業務人員和財務部門的意見,預算編制的主觀性較強。
2.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與合作,導致預算編制的整體質量不高。科研項目預算的編制一般需要科研管理部門對項目申請政策、預算管理要求的解讀,需要課題研究組人員對項目執行中可能發生的業務進行歸類、估算,需要財務部門提供以前年度相關或者類似項目的數據作為參考。但在實際工作中,科研管理部門主要關注科研項目的申請、立項以及一些科研程序性的工作,科研課題組的工作側重點主要放在課題選擇、資源開發和項目研發,財務部門主要負責項目經費初始票據的審核與會計核算,項目預算的編制工作主要由項目負責人完成,這些部門之間很少就預算編制問題進行溝通、協商。因此可能導致項目申請人由于缺乏歷史數據對項目各科目支出比例分配不合理。
1..科研項目經費執行信息不能實時共享。目前所有科研項目經費的執行信息都在財務核算部門,科研項目組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科研和財務報銷工作,科研管理部門只關注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都很少關注項目執行的財務情況。因為他們不能隨時獲得科研經費實時的使用和結余情況,必須要到財務核算中心請會計人員進行專門的核實統計。財務人員無法及時將各個項目的支出情況反饋到科研人員處。
2.科研項目執行過程中,缺少相應的監督和監管。財務核算中心獨立于科學事業單位之外,而且單位沒有單獨設立科研財務管理崗位,其主管會計要負責核算本單位全部的事業活動,工作量大,任務繁重。會計只會以所收集到初始票據為基礎,實施會計核算,缺乏對科研項目經費支出的合理性進行有效的監管和控制。科研項目負責人及課題組成員只關心項目的進展,不關注經費的支出情況,自己不記錄項目的經費支出,也不與財務部門核對支出數據,導致不合理或超支的支出不能及時被發現。
1.項目驗收結題階段未發揮內部審計監督作用。財務核算中心作為服務部門要保障科研項目的順利驗收,財務決算主要是對已支出經費科目的簡單匯總并與經費預算情況進行一般性的比較分析。對于超預算的支出僅僅是通知項目負責人進行調整,以滿足經費財務決算的需要。盡管在部分項目結題前,紀檢組會進行抽查審計,但面對數量眾多的項目還是人手有限,無法全面監管。核算中心目前沒有建立有效的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全面稽核,導致項目科目超支等問題不能及時發現。
2.項目驗收結題后沒有進行績效考核,項目執行的情況沒有納入績效考核體系。目前很多科研單位只重視課題申報以及結題,沒有建立對課題的績效考核。科研經費管理部門對科研項目通過驗收與否,以及經費執行規范情況如何,不合理的經費支出具體的內容和金額都沒有進行全面評價,也沒有納入績效考核。
3.缺乏結余經費管理辦法。對于縱向課題的結余經費,科研事業單位沒有積極及時聯系經費來源單位進行經費退回工作;對于無法原路退回的經費,科研事業單位也沒有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來合理使用結余經費,造成大量的資金閑置。
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制度,根據本單位科研項目的實際情況,參照國家、地方以及上級主管部門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適合本單位的項目經費管理辦法,使項目申報人能夠根據管理辦法進行科研項目經費的預算編制。在項目立項開始時,加大對科研項目經費預算的管理力度,科研管理部門需要在深度了解有關政策的基礎上,對項目申報人進行培訓,首先讓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項目預算的編制,同時需要對其在填寫項目申請書、編寫可行性報告時予以指導。科研項目申報人要明白項目預算的重要性,在實際編制過程中不但需要站在專業技術視角完成項目技術路線的要求,還要積極與財務部門溝通,熟悉國家關于科研經費的各項規定與項目經費結題審計的相關要求,他們還可以從財務部門查詢以前年度類似項目的執行數據作為編制預算的參考。財務部門則應該積極參與到預算編制中,從財務、經濟的視角為課題組提供有效的建議。
1.構建科研項目經費信息共享平臺。科研項目經費信息共享平臺是以財務管理為基礎構建的一個平臺,它應該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數據庫,主要用戶是科研管理部門和科研項目組。它應該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與項目相關的詳細資料,包括項目立項單位、項目負責人、課題組成員、執行年限、執行政策、經費預算等信息,這些是項目一經立項便不可變更的預設信息;另一部分內容則是項目執行進度查詢功能,該平臺能夠與財務核算中心的財務數據庫連接,做到財務信息共享,將財務數據轉化為項目執行信息,轉化成項目組人員能夠讀懂的信息,例如可以查詢項目支出明細,經費支出按照預算科目的匯總執行情況等。項目組能很清晰地看到科研項目的預算批復和支出明細,詳細了解項目執行的進度,為下一步工作做出預算和規劃。科研管理部門也可以通過平臺及時了解所有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做好項目的數據分析和總結,優化項目全過程,做到事前控制和預先防范。該平臺在財務核算系統中也應設置接口,將項目預算的執行信息反饋到財務部門,一旦出現超預算或者無預算的支出,系統會自動禁止項目經費的繼續執行。這樣能有效控制科研項目經費的開支,使得課題經費完全按照預算執行。
2.設置科研財務管理崗位,加強財務稽核。設置單獨的財務管理崗位,將所有的項目按照經費來源分別管理。在會計審核原始單據之前,先由財務管理崗人員按照科研項目經費信息共享平臺的項目信息,進行初審,檢查該筆支出內容是否符合預算要求,該科目是否已超支,并定期將項目支出信息與項目負責人以及財務核算中心核對,在執行中盡量減少預算和項目決算的差異。主管會計在審核時還需要注意各項經費支出必須按照相關的管理制定來執行,防止出現違規違紀現象。例如購買設備等支出達到政府采購要求的必須走政府采購流程,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等不能隨意開支,要按照相關標準來執行。財務核算中心還應該設置財務稽核人員,對會計憑證、原始單據進行稽核,防止會計工作中出現的科目錯誤、輔助核算錯誤等問題。
1.加強審核管理,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必要時可借助外部審計的力量。科研管理部門應當做好科研項目的結題審計,建立起完備的科研項目經費決算制度。目前,項目內部審計主要是由紀檢組進行的,他們要負責全局的審核工作,工作比較繁忙,難以做到對每個科研項目進行全面審計。因此,科研管理部分應及時統計臨近結題項目,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臨近結題項目進行預審計,提前發現項目支出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
2.加快完善并形成經費使用績效獎勵與激勵制度。科學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科研項目績效考評機制,及時、合理評價科研項目的整體績效,包括預算編制的精確程度、財務相關制度的執行情況、經費使用的規范性、以及結題時經費的執行情況等方面,逐步建立起科研項目的獎勵體制與科技成果轉化激勵體制。通過績效考評機制,使得科研項目能夠良性開展,經費能夠合理使用。當項目結題驗收后,綜合考評項目執行的情況,包括項目成果、支出規范與否、能否形成市場化的新技術或新產品等,按照考評結果對科研人員以及科研管理人員進行獎勵。這種獎勵制度能夠激發科研人員等的工作積極性,提高經費支出的規范性,并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的效率,有利于社會效益的創造。
3.制定結余經費管理使用辦法,正確處理項目結余經費。根據《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的要求,項目結題兩年后,若經費還有結余應原路退回。但是如果各項目經費找不到退回的路徑,成為結余經費,應該由單位統籌使用。如果是縱向課題結余,可以將該部分經費補貼其他科研經費不足的項目;如果是橫向課題結余,則可以拿出一部分經費獎勵給課題組人員,剩余經費再由單位統籌支出。這樣既增加了單位整體的科研經費,也減少了長期掛賬的項目,有利于科研項目的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