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前言:近些年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改革處于不斷深入發展的階段,如何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以及國有資本運營的監督逐漸成為了企業經營者考慮的重要問題,國有資本營運監督的深化更是要求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在追求經濟建設的同時要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對績效經營能力、個人品行等方面的監督和把握等方面上來。因此,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的績效考核機制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生活中一直占據著主體地位,尤其是在我國經濟處于轉軌的過程中,科學且公正的績效考核不僅能有效的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減少工作方面的失誤,更能提升企業管理者決策的科學性,從而改善企業業績和勞資關系,并能充分的發揮出企業經營者創造力和積極性。與此同時,當前國有企業在經營和發展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員工管理以及績效考核等方面的問題,這種問題若是不進行及時的解決,便會為企業的發展造成更大的損失。因此,國有企業的管理者若是能夠給予績效考核一定的重視程度,并不斷完善企業內部績效考評的相關機制,必定能夠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國有企業發展提供更強的推動力。
當前國有企業的經營者在進行績效考評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首先是企業的管理者并沒有對績效考核給予一定的重視程度,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也隨之增加,國有企業的管理者為了追求更多的經濟效益來穩固主體地位,便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對經濟建設和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的方面上,卻忽視了績效考核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長此以往,管理者不了解員工的工作情況以及其為企業做出的貢獻,便會對員工疏忽管理,員工也產生了消極怠工的情況,績效考核制度無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限制了國有企業的蓬勃發展。其次,當前國有企業的績效考核評價質量有待提升,主要體現在很多國有企業的績效考評質量不高,效果不盡人意,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考核標準不明確,考核的內容不夠合理,考核的內涵不清晰等種種情況造成的,致使考核人員在判斷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的障礙,很多考核者缺乏良好的工作素質,在進行考評的過程中容易摻雜個人情感,導致實際的考核結果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和真實性,甚至會引起一定的質疑。最后,當前國有企業績效考核過程中存在的又一重要問題便是缺乏明確的績效考核指標,主要體現在很多企業所采用的績效考核指標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甚至是照搬其他企業或是網上的模板來當做企業內部的評價考核指標,這種績效考核是沒有意義的,還有些企業的績效考核指標都是以經營方面為基準,這種便會顯得格外的單一,使得評價缺乏一定的客觀性,更是忽視了人才之間能級差異的客觀事實。
加大國有企業經營者的重視程度是提升國有企業績效考核水平的重要舉措,這也是從根本上轉變經營者的管理觀念的必經之路。首先,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需要盡可能的了解當前績效考核的整體發展趨勢以及對企業的發展所起到的重要性,從而轉變以往的管理觀念,重視績效考核這一環節,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進行思考總結,制定符合企業經營發展的績效考核策略。其次,國有企業管理者需要轉變以往的管理思想,加大對績效考核管理的投資力度,尤其是要對績效考核以及考評指標確定等內容進行細化和監督,引進國外先進優秀的績效考核制度,來打造國有企業內部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最后,國有企業領導需要多多對比同地區其他的企業的績效考核方法,汲取優秀的績效考核管理方法和經驗應用在自身的績效考核中,對企業以往績效考核過程中的不足和不科學的環節進行完善,從而制定出一套符合企業自身經營和發展的績效考核體系。
加強績效考核評價質量是提升國有企業績效考核水平的又一重要舉措。在這一過程中,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對企業當前的績效考核內容、機制、方式方法以及考核人員的設定給予一定的了解,并從中發現與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不相符的地方,將其改正。企業的管理者需要保證整個績效考核的過程公平公正公開,要嚴格選取績效考核的負責人員,保證考核人員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極強的工作素質,保證考核人員不會在考評的過程中摻雜個人主觀情感,做到公平客觀的去對待每一位接受考評的員工。與此同時,還要保證績效考核的內容需要貼合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工作內容,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多樣化,從而保證企業的管理者可以用過績效考評來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企業員工的優勢和工作方面的突出點,也能幫助企業管理者更好的發現人才以及消極怠工的員工,并作出正確的決策。最后,在進行績效考核的過程中要保證整個考核過程的公開性,企業管理者需要建立相關的監督小組,對考核過程中實施全程的監督,并在整個企業內部公開,若是員工對考核結果有異議,也能保證考核人員在第一時間拿出考核的依據,從而進一步提升考評質量。
明確實際的績效考核指標是提升國有企業績效考核水平的關鍵。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的管理者需要明確實際的考核主體,考核主體應該是企業主要的利益關系者,是由出資者,資源的提供者以及員工等組成,不同利益的主體能夠為企業的經營者考核指標的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與此同時,要保證考核指標具有一定的明確性,企業的管理者需要從企業的生存指標、可持續發展指標、反映經營者能力的目標以及個人素質目標等。企業的相關管理者可以借鑒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現代管理工具,以此來有效的克服以往考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保證管理者可以全面綜合的評價經營者的經營績效。
結論:總而言之,在市場經濟的新常態下,為了進一步保證國有企業的正常運轉,增強競爭力,便要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的績效考核水平,正視績效考核對企業發展和運轉過程中所起到的幫助。因此,提升經營者的重視程度、加強績效考核評價質量、明確實際的績效考核指標是提升國有企業績效考核水平的必經之路,更是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