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新任
PPP模式最早是在上個世界八十年代由英國政府提出,它的全稱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中文直接翻譯為政府與個人的合作關系,因為自身的模式性質又被稱為PPP融資。在最近幾年,PPP模式得到了我國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它在處理一些由政府或企業無法獨立完成的項目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經不完全統計,時至今日,我國已經有將近2000多個PPP模式的項目得到實施,這種新型的合作模式由政府為了達到某項公共設施的修建或者完成某一項目與私人企業進行相關協議的達成,由企業去進行實施,政府進行監督,利益與風險共同承擔。這樣對工程的修建提供了便捷性,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與發展,還為政府降低了風險問題。
會計核算是會計工作中的主要內容,它是會計工作中記賬、計算、報賬的總稱,會計核算反映了會計工作時的賬目問題,反應了PPP模式下的項目內部資金運動的情況,對項目中發生的、完成的資金運動進行核算,保證了PPP融資模式的安全合理性,保障了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利益問題,較透明的反應了項目中的權責利益問題。在我國現階段的會計核算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有會計科目的設置、復式記賬法、成本與利潤計算、核對賬目、編寫會計報表等方法。在進行會計核算時,需要相關會計人員掌握專業的工作知識,對待信息的核算與填寫時認真細心,對完成的數據報表進行多次校準,確保錯誤數據的產生。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依據不同的責任主體及相關問題,可以將PPP模式分為政府占據主體的外包服務類、企業占據主體的私有化類、政府提供職能的特許經營類。依據不同的運作方式上來區分,可以分為政府委托企業運營、管理合同制運營、工程三方運營模式(BOO、BOT、BTO、BOOT等運營模式)。在外包服務類中,政府為資金投入方,企業根據要求進行對工程的管理、維護運行進行投資,主要受益方為政府,但企業承擔的相關風險較少。私有化類與之相反,企業為主要出資和收益方,政府部門進行相應的監督的管理,私人企業承擔的風險較大。而特許經營類中,政府部門只進行對企業的資金投入或補償,企業在經過政府許可的范圍內進行項目的工程,項目的資產屬于政府,企業只擁有暫時使用權與所有權,在項目完成后,需要進行權力的移交。依據運行模式的區分的委托運營,與特許經營相似,是政府向企業提供資金,企業為政府進行設施的維護運行。管理合同制,是指企業與政府同時擁有一定的對設施的管理權,在進行利益的收取與責任的劃分上進行共同處理。
在這一階段,主要進行的核算問題為對企業的進行核算得出在特許經營背景下的項目產生的利益問題,都政府部門進行初始投入資金的核算,在特許經營期的影響下,保證政府資產的使用權與所有權,政府資金進入固定資產一欄。在進行對企業資本的核算中,對待例如中介費、招待費等費用的考量時,計入費用因素,保證金為應收賬款等。在這一階段的會計核算中,需要政府會計人員與企業會計人員進行合作,在明確權利與利益的情況下進行對會計六要素(資產、利潤、收入、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準確核算。
在該階段,需要進行的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資產問題,項目的所有權為政府部門,但相關使用權為企業,在進行成本分攤上需要按照比例進行政府與企業投入資本的劃分,現階段有些政府部門的監督力度不夠,導致在建造過程中出現錢權交易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項目的質量與完成進度。在企業方面,需要對自行建造設施進行會計核算,特許經營權需要放入資產一欄。在驗收時,需要對項目的總成本與總建造收入進行核算,對待不同的付費形式,需要進行不同借、貸方確定。
在項目進行運營時,根據不同的PPP模式需要進行不同利益的劃分,在進行對于運營收入、不同政府授權經營權的劃分上的會計核算,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資產劃在企業資產一欄,在移交政府管理之后劃為政府資產一欄。在項目的移交過程中,需要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體系,對待工作中出現的收入,成本,利潤等問題進行劃分。在移交過程中出現的費用支出,需要對其進行直接化費用處理。
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工作時,不僅需要掌握會計方面的相關的知識,具備過硬的工作素質,還需要了解政府部門對于PPP模式制定的相關政策,以及政府與企業合作的項目的相關協議內容,要充分考慮到不同項目之間的區別,在進行會計工作時進行相應的調整,保證政府與企業的權益與責任問題。為了提高相關人員的工作能力,需要在面試時進行相應技能的考核,再通過面試后進行規范的崗前培訓,對項目中有可能出現的會計核算失誤進行分析,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定期的對員工進行相關的知識教育學習,保證會計人員的與時俱進性。
PPP模式是政府與個人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進行合作時,因為相關政府部門的模糊指派和企業內部人員對項目的不了解,就容易導致在進行工作時,出現權責問題的不明確,這就會導致在政府內部的會計核算與企業內部的會計核算出現偏差,導致利益的分配不合理。這就需要政府與企業的相關部門在進行項目協議的書寫時充分考慮到實際工程中的情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相應的責任與權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項目的合理性。
總結:在政府部門與企業的合作上,不僅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還需要在進行會計工作時,明確會計核算的數值,對待不同的管理理念與工程模式,需要進行不同的考量分析,在政府部門與企業相關人員的知識要求上,需要相關人員具有專業的法律、金融與財務領域的知識,在數據的核算上,不能出現任何失誤,任何失誤都有可能為政府與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希望相關人員能夠通過本文的介紹,明確責權問題,為我國PPP融資模式的發展做出貢獻,為提高我國的經濟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