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軍
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強對學生會計專業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我國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會計人才。然而,因為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許多高等職業院校在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時,其師資結構、課程制度、教學理念和實踐活動等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去解決。
第一,對教育目標沒有進行準確的定位,有的高等職業院校在進行會計人才的培養時,將教學目標向著本科的會計專業教育目標看齊,只是單純的看重對學生專業知識掌握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一味的投入到對會計知識的學習中來,嚴重忽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能力。因此,當學生畢業之后,面對新的工作環境時,很難滿足工作需求。第二,對會計職業能力缺少全面的認知,有的高等職業院校,認為培養會計人才,就是單純的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重視培養學生的業務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并不加以關注。有的教師甚至認為高等職業院校只是低層次的教育,在上課的過程中,他們只是簡單的給學生傳授書本上的知識,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這一內容并不重視。
實踐課比較少,是現在高等職業院校中存在的一個通病。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中,會計這門專業的課程一般包括:專業基礎、公共基礎、專業技能、專業實踐。然而這四類課程之中,專業基礎和公共基礎這兩門課程所占的比重大,而實踐和專業技能這兩門課程的比重則很小,這種教學模式的安排,嚴重影響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很多高等職業院校中,會計專業都存在著課程重復問題。比如基礎會計和會計從業這兩門課程,都是圍繞著會計核算與經濟業務來展開的,上課的內容都是一樣的。另外,實踐課安排非常不合理,一些學校的實訓課只是以周圍單位來進行,時間過少,讓學生根本學習不到多少專業技能。
第一,在高等職業院校中,會計教師的職稱結構存在著不合理性,高級職稱的教師很少,有的地方甚至沒有,中級職稱的教師也很少,教師隊伍的力量有限。第二,會計教師的實踐經驗不豐富。很多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都是直接研究生畢業之后來參加工作的,這些應屆生并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只能夠給學生們傳授書本上的知識理論,根本沒有辦法帶領學生們去實踐。第三,由于許多教師只是負責教書育人工作,對經濟發展和會計行業的發展缺乏關注,缺乏了會計技能和知識的學習。
現在許多高等職業院校都沒有足夠的教育資金來滿足學生的實際實踐需求。還有很多學校只是一味的將重點放在了理工科類實踐室的修建,而缺乏修建會計類的實踐訓練室。即便修建了實訓室,但是里面的專業設備并不滿足會計工作的需求,這也嚴重影響了職業人才的培養。
第一,正確定位高職教育。高職院校的教育主要就是為了我國培養更多的動手能力強,操作技能豐富,在生產線上能夠順利工作的學生。因此,要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二,要準確定位人才目標的培養。高等職業院校要對學生的會計技能和理論知識加以重視,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信息技術水平和適應能力為主要的培養目標。第三,要準確定位會計職業能力的內容,按照其內容,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重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高等職業院校的會計專業必須要進行調研,明確會計工作中所需要掌握的職業能力,結合實際,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設置相關的會計課程,讓授課與職業能力實現有效連接。同時,要加強對技能證書的重視。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如果想要就業,就必須要有專業的職業證書,職業證書體現著學生的職業能力。所以,在制定課程內容時,要將職業證書的重要性體現出來,設置和從業證書相關的課程,比如說《會計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充分的學習,以便于考取職業證書。另外,學校還要結合實際,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來制定實踐課程,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
第一,要根據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化的這一特點,加強教師對自身職業素養的培養。學校要定期開展專業培訓課,培養教師的專業技能,用適當的政策來鼓勵教師投入到學習中來,提升學歷,不斷的加強自身的專業性。此外,學校還可以讓教師不定期的外出學習,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第二,要重視對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想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那么教師就應該不斷的完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所以,學校應該不定期的讓教師們去相關的企業或者單位進行實踐培訓,讓教師深入的了解每個崗位的不同工作技能,與時俱進,給學生們傳授更加先進的會計理論與專業技能。
第一,要加強資金投入,建設實訓基地。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強對會計實訓基地的資金投入,建設完善科學的會計實訓場所,確保會計實訓活動的順利開展,購買會計專業實訓所需要的設備,完善實訓的環境。第二,按照職業能力的需求,研究開發相應的實訓教材。在對學生進行日常的職業能力培訓時,學校還要根據職業能力的相關需求,來自主的研發教材,以此來給學生提供更加專業的理論支撐,讓學生更加有針對性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第三,學校可以和企業進行合作,共同建立起完善的實訓基地。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一起建立實訓基地。高等職業院校可以和企業進行協商,在企業內部建立實訓基地,這樣的話,學生可以直接來企業之中進行實習,加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讓學生更加詳細貼切的了解會計工作的內容,對工作流程和工作氛圍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在高等職業院校中,想要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長期的研究和執行,科學的教學計劃和健全的教學模式,多方面的共同保障,從而促進人才的培養。高等職業院校首先要重視職業能力的重要性,從而結合實際,構建完善的會計專業課程,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培養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會計教師隊伍,與時俱進,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多學習多進步,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學歷和實踐能力,以更高的要求去引導學生,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會計工作愈發的重要,高等職業院校要以培養專業的會計人才為己任,以學生為本,不斷完善教學模式和內容,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