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予華
滑鐵盧,waterloo,又名水盧,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個中等城市。位于這個國家最大城市多倫多以西1小時車程處,距離著名的尼亞加拉大瀑布1.5小時車程。與另一個城市“基奇納”毗鄰,幾乎沒有城市界限,被稱為“雙子城”。
滑鐵盧市人文環境和學習環境都很有氛圍,在人口僅有10萬的城市里,有超過2萬的來自世界上70多個國家的在校留學生。加拿大《麥考林》雜志連續多年排名大學綜合類前3位的著名學府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就在這個城市。滑鐵盧大學創建于1957年,目前是是北美地區優質大學之一,其數學,計算機和工程學教學水準很高。我女兒云鶴是這個學校的數學系學生。另一所建校于1911年的勞力埃大學也在這個城市,它是加拿大最大和最負盛名的商學院之一。
滑鐵盧城市面積只有64平方公里,屬于潮濕大陸性氣候,一年時間里有半年都是冬季雪天。這個小城被譽為加拿大的硅谷,黑莓BlackBerry公司總部、谷歌Google研發中心都在此地。微軟公司掌舵人比爾·蓋茨2005年訪問加拿大時,滑鐵盧大學是他唯一到訪的學校,他在演講中說,微軟公司雇傭最多的職員就是這個學校的畢業生。
我曾先后兩次因探親在這個城市短期居留,一次是2016年的春天,兩周時間。另一次是2018年冬天,一個月時間,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這是一座人少、安靜、祥和、學習氛圍濃厚的城市。最熱鬧繁華的地方是滑鐵盧大學和勞力埃大學所在地,這兩所學校分居一條馬路的兩邊。滑鐵盧校園里的現代建筑居多,勞力埃建校時間久遠,校園更有歷史感和人文氣息。大片的草坪、湖水、野鴨子、松鼠、樹林小木屋,好像是森林里的童話知識王國。圖書館和教室向所有人開放,我也曾在這兩所學校的圖書館和自習室里自由學習、上網寫作,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這里的人們都非常友好。居民區里,我每天出門散步。很少碰見行人,偶爾迎面,都會微笑著打招呼:Heigh!Hello!我們的住所附近有一所小學校,有時候我會剛好在孩子們早晨上學或者下午放學時路過,這是我遇到人群最集中的地方。有一次,我拍了幾張照片,孩子們告訴了老師,有4個老師追過來跟我說話,其中一位應該是校長。我只會蹦單詞:Chinese、Teacher、Student,她們嘰里咕嚕說了一大堆英語我都聽不懂。其中一位老師用手機軟件翻譯出中文給我看:不能拍照。我連連OK,我們雙方始終都微笑著交流,然后揮手再見。
城市與大自然融洽和諧。大大小小的湖泊分散在城市之中,最大的那個湖泊冰面還未解凍,一片青白色。記起來在哪里看過加拿大號稱“千湖之國”,果然是名不虛傳。高高低低起伏不斷的丘陵、樹林、草地,一條寬只有一米多的溪流穿城而過。據資料顯示,1960年之前,這里還多是農田。我卻感覺這個城市是建造在一片原始森林之地,你看那一個個小區的房前屋后,都是未經人工之手的自然生長樹木,很多都有一抱兩抱之粗。一些野性,一些粗狂、一些自然之貌、一些天成之作,仍然可以在這個城市里面處處顯露出來。
城市的氣息似乎正在被外來人口慢慢加入一些功利。房屋建設,只有在市中心和兩所大學附近,有一些高樓,聽說多是近幾年為留學生建造的公寓。周圍分散在城市不同方位的當地居民小區,均是兩層、三層的獨棟房屋。加拿大地廣人稀,全國的人口只有3000萬,因此,商場也大多是一層,可以在地面上無限擴張。房產的價格,據說前幾年還一直都很低,最近幾年讓中國人給炒高了。
城市交通很便捷。以汽車、公交車為主。自行車很少。女兒云鶴說,開車如果看見騎自行車的人,就必須與他保持半個車道的距離,否則就是違反交通法規。公交車費不低,只要上車就是3.25刀加幣,合我們的人民幣快20元了,但是在3個小時之內可任意換乘。我有一次獨自嘗試去乘坐市內公交車。從家門口上車,全程不下車,直到車子環城一大圈再回到我上車的站。這有點兒像國內一些大城市,如上海的環城觀光車,坐在車上可以大概瀏覽一下這個城市的風貌。
十字路口,車輛永遠禮讓行人,你大可不用顧及車輛直接過馬路。但是大家都非常遵守交通規則,紅燈亮時,即使沒有車輛,行人也會耐心等待綠燈行。路口的電線桿子上還為盲人專門設有通行按鈕,按下之后,車輛都會為你暫停讓路。一天,我們正開車行駛在高速路上,聽見后面有警車呼叫的聲音,發現所有車輛都立即停下,等待警車通過之后再繼續前行。云鶴說,這也是法律規定的。
據說這里叫救護車、警車、消防車的費用是極其高昂的,比起國內來,可能會感覺高得離譜。我還經常在路上看到接送學生的校車,黃色的車身非常醒目,粗壯的輪子,嶄新的車況,都顯示著這個國家對孩子乘坐校車的重視程度和關愛之心。
喜歡這個城市,知性,安然,平和,素樸,就像一位普通的大學教授,心平氣和地過著自己書香滿屋的日子。
作者于2016年春、2018年冬先后兩次到訪加拿大,寫作之人探親訪友之余,自然留心觀察這個北美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宗教,以自己切身的感受、舒緩的語言節奏,向讀者徐徐展開一幅異國美景及人文歷史的畫卷。對于想要了解完全迥異于我國的加拿大文化之人,不失為一次很有益處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