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時人們本以為會白頭到老,但離婚時卻巴不得分手越快越好。為減輕分手壓力,加快辦理離婚手續時間,節省費用,英國將推行網上離婚,只要點擊幾下鼠標即可以結束婚姻。選擇網上離婚的配偶將分別在電腦上填寫問卷,回答關于婚史、財產和收入以及對孩子安排等問題:如果沒有爭議,申請者將獲離婚暫準判決,并在6周時間內申請永久判決。這種網上離婚體系不僅能削減浪費,還“更適應現代生活”。(新華網)
述評:匆匆結婚和離婚,產生的結果是一樣的:慢慢后悔:
在很多人的心中,成功人士肯定是擁有很多錢,薪資很高的一群人。但澳大利亞一項最新調查發現,65%的澳人認為他們的成功建立在幸福和健康的基礎上;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傳統意義上的成功早已經過時了,想要成功必須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關系;將近六成的澳人表示,現在他們更愿意在家人和朋友身上多花時間;52%的人認為成功就是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旅游;此外,58%的人稱擁有一段親密的友情就是成功。(網易新聞)
述評:問題是現在很多人既不開心,也不健康,還沒有錢,這怎么辦?
為鼓勵顧客多交流,新西蘭一家餐廳推出“無手機”就餐日活動。如果這一天客人到餐廳就餐,愿意把手機留在前臺,那么結賬時可以打八五折。這家餐廳老板介紹活動初衷時說,有一次,餐廳客滿卻鴉雀無聲,客人們只顧著玩手機,幾乎沒有交流,這讓他受到觸動,所以想通過這個辦法來促進大家的互動交流。(新華網)
述評:最該問責的是手機本身,以及它的設計推廣者和管理者。最關鍵的是管住自己的心。
這家叫做“奇特酒店”的機器人酒店位于東京。從外觀來看,“奇特酒店”與普通的商務旅社沒有什么兩樣,但一進入酒店大堂就會發現,這家酒店內沒有服務員,只有“一男一女”兩臺人形機器人微笑著向顧客打招呼。顧客只需按照機器人前方設備的指示進行操作,兩分鐘就可以辦完入住手續。酒店二樓還開設了一家體檢診所,通過機器人進行掛號。診所設有兩間牙科診室,一間皮膚科兼內科診室。(騰訊新聞)
述評:年輕人好說,如果碰到老年人,他們比較固執,跟機器人爭吵起來的話,不知如何是好。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女性每天瀏覽社交網站,看他人照片一小時,就會對自身形象不滿,進而備感壓力。研究人員讓研究對象回答關于體象的調查問卷,比如是否同意苗條又健康的女性更有吸引力、是否擔心所穿衣服能讓自己的形象更好。體象是一個心理學詞匯,指人們通過外界對自己體形及性別特征吸引力的評價而形成的自我感覺。女性還喜歡通過社交媒體跟朋友攀比,但她們忽略了一點,對方展示的形象可能是加工處理過的。(搜狐新聞)
述評:怪不得女性更喜歡自拍和秀圖,也許這樣可以減輕壓力?
加拿大艾伯塔省一家私營動物園正面臨官司,緣由是飼養員擅自帶一頭熊到一家快餐店吃冰激凌。這家動物園的所有人博斯說,“發現野生動物公園”營業28年來頭一回吃這種官司,他打算認罪。“我們犯了錯,我感到尷尬,”他說,“每次帶動物外出,我們應該告訴魚類和野生動物局,給他們發封郵件。我們這次都忘了。”博斯認為,野生動物官員未必反對帶熊外出吃冰激凌,只是不允許事先不征求同意。指控令他“高興”,因為這說明艾伯塔省對動物園監管很嚴格。(東方網)
述評:熊孩子管不住的話怎么辦?萬一老虎也要去吃冰激凌呢?
孤獨正成為一種“流行病”,影響越來越多美國人。一家保險公司和市場調查機構借助“UCLA孤獨量表”在線調查2萬名美國成年人,得分不少于43分者被視為孤獨,得分越高,孤獨和社會孤立程度越高。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平均得分44分,意味著“多數美國人被視為孤獨”,最孤獨的一代是1 8歲至22歲的年輕人。較少感覺孤獨的人是那些花費“適量”時間睡眠、鍛煉、工作以及與家人互動的人。(新華網)
述評:看來還是四世同堂的傳統家庭模式好一些,至少不孤獨。
英國一家公司設計在線睡眠計算器,幫助人們依據自己作息習慣制訂就寢時間,進而獲得高效睡眠。人的一個完整睡眠周期大約90至110分鐘,一晚上通常要經歷四五個睡眠周期。如果在兩個睡眠周期中間或是快速眼動期醒來,人就會覺得昏昏沉沉。在線睡眠計算器依據人體生物鐘發揮作用。使用者只需輸入起床時間或就寢時間,計算器就會依據人們平均需要14分鐘入睡,自動計算就寢時間或叫醒時間。比如,你打算早上7點起床,那么,為獲得高效睡眠,計算器會建議,你最好選擇在晚上9點46分、11點16分、半夜12點46分或凌晨2點16分就寢。(網易新聞)
述評:各人的生物鐘千差萬別,恐怕不是計算器能夠計算得了的。再說還有睡眠障礙者呢?
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人員分析255名剛搬家不到半年的成年人和112名大學新生,了解他們認識陌生人的過程、相處時間以及后續關系進展。研究顯示,成年人交友需要投入寶貴時間,從陌生人變成朋友需要大約90小時,成為密友需要大約200小時。另外,如果關系只停留在工作中,不容易變成朋友。建議想發展友誼,最好在工作場所以外有交集,比如邀請對方去家里做客。(搜狐新聞)
述評:不知道成為肯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需要多少時間?
一項日本家庭家計調查顯示,雖然妻子的零花錢只有丈夫的一半左右,但午餐費卻是丈夫的約1.6倍。經濟學家分析說:“男性每天花費少量金額在外就餐,女性則注重享受。”調查還顯示,日本家庭平均儲蓄金額為1203萬日元(70萬元人民幣),但儲蓄目的男女差異明顯,妻子重在為將來考慮,而丈夫重在“及時行樂”。(新華網)
述評:吃豪華餐未必是享受,吃簡餐也未必不是享受。因人而異吧。
威尼斯禁開快餐店 為減少大量游客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威尼斯將控制城市垃圾數量,阻止游客在教堂臺階、歷史名橋以及運河堤岸吃快餐。(新華網)菠蘿讓英國人“勢不兩立”84%的英國人喜歡吃比薩,82%的人喜歡吃菠蘿,只有少部分的人喜歡把它們放在一起吃。(新華社)
鍛煉讓老年人“能說會道” 一些老年人會出現有言難吐,即話在心頭口難牙的情形。這并非記憶力出現問題,而是關乎大腦中控制語言功能的能力衰退,通常堅持鍛煉的老年人比較不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新華網)
坐在海底打撲克 埃及兩名潛水員在潛水時見到一群帶著面罩、潛入海底悠閑自得地玩撲克的人。原來他們是一批老練的潛水員和“賭棍”。(環球網)
婚禮上撿垃圾有新意 英國一對夫婦舉行婚禮,儀式結束后來到附近的海灘與賓客合影,隨后穿上膠靴開始與賓客們一起撿拾海灘上的垃圾。(東北網)
畢業生網上賣“學校” 英國一所學校的學生試圖在網上出售學校,整個“套餐”中包含教學樓、體育設施和全體教職工,售價僅為2018英鎊。(環球網)
德國垃圾利用率最高 每年每個德國人制造約617公斤生活垃圾,遠遠高于歐盟人均水平(481公斤)。但德國實現了生活垃圾回收率83%,其中65%被循環利用,另外18%通過焚燒回收能源。(新華網)
生食蔬菜可防抑郁 新西蘭研究人員分析了400多名年輕人的飲食習慣,對比生、烹飪或加工蔬果的攝入量,并評估他們的心理狀況。他們發現,攝入生蔬果較多的研究對象,出現抑郁等心理疾病癥狀較少。(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