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希霆
從當前董秘的整體薪酬情況來看,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薪酬差異巨大,不僅體現在公司之間,還體現在行業之間,薪酬站在頂端的董秘們所在上市公司基本上是金融、地產行業,比一些非景氣行業的董秘們的薪酬水平超出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二是薪酬百萬以上的董秘,相當一部分承擔著上市公司在資本運作、財務管理、核心資產運營、投并購等方面的核心工作。在央企上市公司工作了20年,司職于多個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也從事了兩年多的董秘工作,謹從我個人認識來談談董秘的薪酬及價值。
董秘被列入上市公司高管序列開始于2005年修訂后的公司法,之前在公司里也就是一個部門經理,在此之后被確立了高管的名分。十幾年來,盡管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管理逐步走向成熟,但董秘作為一個專業群體,其價值和地位的提升依然在路上。
從外部環境和客觀上來看,由于董秘較之于副總經理、財物總監在公司地位的確認上處于后發,所以無論在崗位價值還是薪酬水平都有一個“追趕”的過程。資本市場的成熟度也是一個主要影響因素,董秘的基礎工作,包括信息披露、“三會”運作、投資者關系管理、監管部門溝通、規范治理、股權事務管理等,如果沒有一個嚴格規范管理的市場環境,這些工作可能就會被很多上市公司忽略而無法體現價值。再者,董秘價值的認可程度也取決于公司老板的認識和態度,有些民營上市公司配置董秘的出發點只是來自于法規的要求,對合規信批、規范治理的要求不重視,董秘在這樣的企業中的價值就可想而知,自然無法獲得較好的薪酬回報。
從主觀和能力養成來看,最終決定董秘價值和薪酬水平的關鍵因素還是自己——打鐵還須自身硬!
首先,董秘處于資本市場各方利益交匯的樞紐,經常要和券商、投行、律所、會計所從業人員打交道,還有分析師、監管人員、機構投資者、散戶、媒體等等,在公司內部,要時常面對董事長、董事、獨董、高管、職能部門和業務單元同僚,只有具備優秀的溝通能力、分析歸納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公司發展高度負責任的態度,才能在如此多元而繁忙的交通樞紐上找到價值點,為公司的發展和市值的提升提供足夠的支持。
其次,董秘自身專業能力和經驗也會影響到在公司的地位和對應的薪酬水平。在專業上,董秘資格考試在我看來只是一個初級的敲門磚,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董秘,在專業上必須要涵蓋財務管理、與上市公司治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金融以及投并購等,同時要對公司的主營業務、經營狀況、技術水平、戰略實施等細節有充分的了解和洞察力,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在對外面對股東、投資機構、賣方、監管部門,對內支持董事會、經營層、項目組及中介機構,做到心中有數而游刃有余。
最后,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薪酬水平較高的董秘,同時是公司的財務總監或者副總經理,甚至躋身董事會。有一部分公司的董秘,是由副總經理或者財務總監兼任的,這個不在我們討論的范圍。從基層做上來的董秘,除了提升能力,成為一個資深專業的專職董秘外,也可以考慮成為跨專業領域的公司CFO或者主管并購、融資等職能的副總經理,這也是提升自身價值從而提高薪酬水平的途徑。
董秘是一個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崗位,流動性也不低,每年離職入職的董秘數以百計。我認為目前市場的薪酬水平還是比較客觀地反映了董秘的市場價值。作為董秘,不能因為法律法規賦予了自己的公司高管的地位和職責就停滯了發展、對自身的嚴格要求。作為資本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董秘更應該了解肩負的職責使命,惟有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和專業能力,并在工作中身體力行去解決實際問題,打造出具有核心能力的“金剛鉆”,才能獲得資本市場和所在上市公司的認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