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迎來《采藍之憶》專場,以蠟染為主題。
苗家人傳承千年的古老服飾草木染技術,沒有專門學校去教苗家人,全部是苗家的媽媽們在農閑時間點滴教給女兒這樣一個傳統方式而沿續至今,這也是年輕設計師成吳用40米長的蠟染長帆貫穿我們不同年齡段女性的寓意所在。蠟染經典藍白圖案,紋樣主要源自于苗家人們在大山里面所見的花鳥魚蟲及苗家世代相傳的故事中,本系列中設計師成昊從蠟染的這些元素中提取了有代表性的符號并與現代的時尚元素結合。使其不再是—種文化符號和古董衣,而是能走進人能生活中不同場合的時裝及成衣。
推廣蠟染文化既要傳承又要發揚,秀場采用“加減法”方式呈現技藝與設計的完美結合。所謂減法就是“一衣多穿”,一件禮服通過設計師現場的簡單調整呈現出不同風格的幾套服裝。設計師認為蠟染文化傳承千年的同時,也存在著與現代人生活的距離,主張留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最經典不朽的精華;所謂加法,模特每個人都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她們沒有走進后臺而是在T臺上由設計師對幾個人的組合最后把幾件服裝轉換成一個新的形象來呈現,這也代表著傳統蠟染的精髓與現代服裝的理念相結合。最后設計師以苗家代代相傳的故事像蝴蝶媽媽、窩妥、蝶戀花、太陽鼓等,以傳統的蠟染表現形式和手法呈現在現代的禮服上,以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蠟染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