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衛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從基層單位的每一個細胞來說,會計內控制度就是遏制腐敗的“籠子”,其通過對經營流程信息的規范化、透明化、制度化,發揮現代會計的反映和控制職能,避免權力濫用,收支舞弊等腐敗風險發生,最終促進企業和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能將會計內控管理遏制腐敗的功效發揮最大,正是本文研究的最終目的。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制定并印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之后國家相關部門對于企業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出臺了相應措施和規定。然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許多企業內部控制頂層設計不完善,由于受到內控環境的影響,一些企業高管既充當著教練員、指揮員的角色,又擔當著裁判員、運動員的角色,他們常以提高辦事效率為由突破制度設計,使內控制度浮在表面,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更甚者產生權力尋租,導致腐敗現象發生,其會計內控,或是單位內審,只能達到控制一般員工,或是中層管理人員,但是對于高層管理人員往往起不到震懾及警示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企業高管是會計內控的重點及難點部分,也是內控管理的突破口。由此,在制度頂層設計上,則必須針對企業高管實施有效的監管,嚴肅紀律,體現出“制度的剛性”,真正做到依法理財,實現有效會計控制。我們需要要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民主決策機制,擬定科學審批制度,真正發揮會計內控的控制性功能,避免在關鍵節點出現問題。同時,財會人員要嚴格執行《會計法》,彰顯會計控制職能,積極把控自身的職責功能,加大內控力度,從內因上查找并完善內控制度的重點及難點部分,形成舉報制度,以更好的將防腐工作落實到位。
做到科學合理的分工與授權,避免權力過于集中,理清責任,才能阻止腐敗舞弊行為發生。對職能、職責和職權,要按照“人、崗、責”三匹配、三適宜的原則,予以合理化的分配,防止部門或個人全權控制業務交易的全過程。特別是對資財流的管控,要實行環節授權批準制度,體現出會計內控制度合理性,發揮出反腐倡廉的風險管控作用,注重管、辦職責的分離,涉及職務或是崗位的輪換、授權、確認,均應分權控制,形成辦事有專標,環節有專查,資財有專管,人人有專責,對各項經濟往來乃至業務關鍵環節實施有效控制。在外部環境上,我們要發揮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的監管職能,通過外部督查分工的科學性,牽住主體責任“牛鼻子”,從根本上規范會計行為,杜絕“小金庫”,將所有收支全部規劃到單位財務管理,列入內控監督范疇。在內部環境上,會計內控系統一旦發現授權弊端,相應部門必須立即啟動風險防控機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分工授權政策,避免內控制度“被突破”現象發生。
將預算管理各環節條理化,并納入內控措施,將會對內控制度的完備性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對遏制腐敗發生也具有很強的促進功效。全面預算管理控制是在對企業活動進行預測的基礎上,確定目標、分解指標,并以此為依據,對企業經營及活動的全方位、全過程進行監控、分析和調整,以實現企業目標的管理活動。同時通過逐月滾動預算執行的事后控制和分析,每月將報銷費用匯總分析,報告給主管領導,建立費用報銷中的溝通機制,從而對一些虛報、高報、偽造簽字或未經授權批準的費用,能夠及時發現查處,對報銷人來說,在知道公司存在這些控制措施后,也會有震懾作用。強化預算管理,避免權錢交易,必須要嚴抓預算編制、執行及控制,在各個環節予以嚴格的把控,從根本上確保預算編制的合理化,達到預算編制的有效管控。加強預算的控制管理作用,需要在費用報銷審批環節就納入預算的管理范圍,預算內的費用或付款將被優先審批支付,超過預算的業務活動將被更嚴格地審批。建立對預算費用的監控、分析制度,將預算對應到相關責任人員,通過事先預算,對超過預算額度的業務活動需要特別審批,可以較大程度的遏制內部腐敗的途徑。同時,通過費用分析,可及時發現費用的異常或不合理之處,防止虛報或高報費用,也能起到發現報銷舞弊、加強費用控制的效果。
會計職能分為核算職能與監督職能。核算職能主要是通過確認、計量、記錄、報告,從數量方面反映企業單位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各項經濟活動,具有為經營管理提供信息的功能。監督職能則是企業內部的一種自我約束機制,主要是利用會計資料對經濟活動加以控制和指導,它依據的是各種法規、制度、計劃、預算、定額和合同,要求各項經濟業務必須遵守國家的財政、財務制度及其他財經紀律,同時還應遵守企業單位的經營方針和政策。然而,對于企業而言,往往偏重會計的核算職能而忽略會計的監督職能,會計監督由于涉及企業各方利益,往往不但得不到企業的支持,還有可能受到企業的抵制。會計監督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化運行及國家經濟的良性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當加強會計監督工作:一是加強會計監督的立法、執法和宣傳,提高會計監督意識。二是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實施領導責任制,營造會計監督小環境。三是完善會計師事務所建設,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執業標準,嚴懲舞弊行為,確保其審計工作公正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