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萍萍
2017年6月15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縱深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創新創業基礎較好、特色明顯、具備示范帶動能力的區域、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等,再支持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形成新的創新創業經驗并在全社會復制推廣”,并強調“要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保證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進一步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經濟業態下,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參與者或者管理者。隨著國家在商事和稅收等方面重拳推出各項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特別是2018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一系列稅收新政中,將小規模納稅人認定標準的上限由原來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萬元和80萬元大幅提升并統一為500萬元,并且允許符合條件的一般納稅人在2018年12月31日前轉為小規模納稅人,這一政策極大增強了中小企業發展的信心。因此,企業經濟核算成為許多非財會專業人員特別是創業者急需學習的知識。
目前,專門針對非財會專業人員編寫的企業經濟核算教材較少,為數不多的相關教材基本都參考財會專業的會計學基礎教材內容來設計知識模塊。例如,按照會計六要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設計章節,歸類介紹具體會計賬戶的使用及相關經濟業務的核算;又如,按照財會崗位分工設計情景,分崗敘述出納、物資管理、成本核算、利潤結算等崗位的經濟核算知識。雖然教材開篇通常設計有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會計科目和賬戶、借貸記賬法、報表編制等會計基本原理知識的章節,但對于不熟悉企業經營業務流程尤其從未接觸過財會工作和經濟核算的人員而言,這樣的知識模塊劃分不易于理解和掌握。
由于教材使用者是非財會專業的人員,所以學習目標自然較財會專業的人員要求低一些,多數編者只是簡單地在財會專業人員學習目標的基礎上降低要求,把要求財會專業人員“掌握”的降為“理解”,把要求財會專業人員“理解”的降為“了解”,把要求財會專業人員“了解”的降為“知道”等等,而一些知識對于非財會專業人員特別是創業者來說同樣重要,例如成本核算可以幫助判斷產品定價是否合理,報表簡析可為經營策略調整提供參考。
各章節針對知識點都設計有相關經濟業務核算的具體實例,通過實例解析提高理論理解和實踐應用的能力,同一章節里雖然能以同一企業的經濟業務為例,但不同章節里的實例通常為不同的企業經濟業務,具體實例缺乏連貫性。由于不同行業類型企業涉及的具體經濟業務有一定區別,按目前教材知識模塊的設計,很難用某一類型的一個企業經濟業務實例貫穿整本教材的所有章節。
大多數教材以技術方法的知識講解為主要內容,沿著會計要素和會計等式、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借貸記賬法、成本核算、折舊及攤銷、試算平衡、報表編制、財產清查等理論知識主線展開,配以具體經濟業務的賬務處理實例應用講解。部分教材設有財務電算化軟件應用的獨立章節,但僅對常用的賬務處理功能模塊進行簡單介紹,而關于財務電算化軟件的應用操作通常獨立編寫教材,要全面學習掌握軟件的操作使用則需加增相關教材。
企業經濟核算是會計的一項基本職能,而會計是利用專門的技術方法來反映并監督資金運動的經濟管理活動。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的《會計法》,將“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改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越來越多的非財會專業人員開始學習企業經濟核算的相關知識。對于企業經濟核算(非財會專業)教材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改進建議。
為方便非財會專業人員“按需取材”進行學習,建議參照國家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編寫教材分冊,例如按門類分編采礦企業經濟核算、建筑企業經濟核算、金融企業經濟核算等,有些可以按大類分編,如林業企業經濟核算、畜牧企業經濟核算、新聞出版企業經濟核算、娛樂企業經濟核算,還可以結合行業特點分編,如交通運輸企業經濟核算、倉儲企業經濟核算、食品制造企業經濟核算、醫藥制造企業經濟核算、設備制造企業經濟核算等,再由各分冊組成全套教材,非財會專業人員特別是創業者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用學習教材。
企業進行經濟核算的主要目的是: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并實現盈利和增強競爭力提供必要的決策參考。對于沒有學習過經濟核算基礎知識的“小白”們而言,除需要學會借貸記賬法和編制報表以外,他們對如何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更感興趣,更關注如何實現以銷定產模式、如何確定最佳采購量、如何降低經營成本、如何計提資產折舊及攤銷、如何根據報表信息調整經營策略等等,教材應從非財會專業人員的這些需求設計學習目標,即有會計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有財務管理知識的應用。
具有類似生產經營特征的企業通常經濟業務流程也基本相同,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編制的教材分冊可設計一家典型企業,在教材的所有章節都以同一家企業的相關信息數據為實例,從籌資建立企業、原材料采購和領用、生產成本核算、銷售定價和核算到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報表編制和分析,全流程都以同一家企業的實例配合相關知識點的講解,讓非財會專業人員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企業經濟核算,更易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的掌握。
在會計電算化和云平臺數據廣泛運用的今天,非財會專業人員更傾向于學習利用財務軟件進行企業經濟業務核算,可在每一節的最后增設財務軟件應用部分,以實屏截圖配合文字說明的形式展示具體操作步驟,將本節列舉的經濟業務實例運用財務軟件進行賬務處理(企業賬套建立和啟用可設在籌資建立企業節尾)和報表生成及數據分析等,實現理論知識、實例解析和財務軟件實操同步,為教材使用者提供財務軟件操作實訓的實例。
非財會專業人員急需一本易于讀懂的企業經濟核算“詳解手冊”,這就需要突破傳統教材的架構,編制出針對這部分人員的適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