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琳
目前市場人才需求更新換代的速度是相當快的,市場上對相關從業人員的要求也一直在更新換代。會計這個行業的發展與社會需求的發展卻不成正比,會計人才的培養方法已經不能夠再用傳統的,而是要創新,從而適應市場的需要。只有跟上時代的腳步,調整好人才培養方法,才能培養出時代需要的人才。
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人力資源市場同時也對人才的質量提高了一個層次。就目前情況而言,雖然大學生的人數迅速增加,畢業后就業情況不容樂觀,但是會計這個專業失業率還是很低的,在各個地方的招聘職位的需求量很大,且大多數是財經類專業遙遙領先。根據調查數據,會計電化專業的畢業生是社會需求量較大的一類,大多數的單位都對此類專業的畢業生青睞有加,需要與此類畢業生簽訂長期合同。不僅如此,會計專業是許多職業院校開設非常火熱的專業之一,很多創業,新成立的公司,都需要相關方面的人才,并且在業務不斷拓展的情況下,對質量的要求也變高了,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對會計人員的學歷要求的逐步提高,整個社會對中職校會計專業的畢業生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來說,中職學生的生源素質也不如以往,質量下降的趨勢很明顯,特別是很多會計類專業的教學標準還停留在早期的框架體系中,以至于現在的會計類畢業生質量逐漸跟不上市場的需求。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各學校根據國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制定教育目標和培養方式,并編制配套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等,使學生在通過系列學習后具備相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通過不斷的研究和發現,形成一種新的培養人才方法、體系。也關系到陪養出的人才是否符合社會的需求。現在,我國中職、高職、本科會計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各不相同。當前我國中專會計培養模式主要為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模式,這個人才培養模式有三大特征,即將在校學習和在企業實踐的工作學習結合在一起、學校與企業的合作相對長久和穩定、企業給學生提供的實踐環境有利于學生適應以后的工作。這種模式使學生既能獲得在校學歷,又能讓企業對學生的崗前培訓更加到位,能夠快速提高效率,及時的將弱勢給彌補,并且充分發揮長處。高職教育培養的是能較好的適應崗位工作、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性人才。目前情況下,需要更多符合現在市場需求的會計人才,所以及時迅速的補充人力是一個大家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今社會的要求下,我們需要具備以下類型的會計人才。第一,需要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和市場上需要的知識結合起來使用。企業對員工的基本要求就是牢固的基礎、專業知識,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求能夠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和完善自我。在進入企業之后,要快速熟悉企業的具體情況,了解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各個企業不同的相關規定,做好基本的財務工作。再者,針對目前的市場要求,會計們不僅僅是要具備一定的財務和會計知識,還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和學習,使自己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同時也應該對相關的學科比如經濟,稅收,營銷,管理等具有一定深度的了解。會計這個職業是一個綜合性的,需要將各種不同的信息結合起來,整合成能一目了然的信息。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也已經迫在眉睫。計算機現在已經廣泛的運用到各種財務系統的管理方面,在提高了經濟效率的同時,也使會計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展開預算和統籌工作。因此,財務人員得需要能夠靈活的操作能夠快速整合信息的能力。還有,不少企業認為會計人才掌握外語知識是我國財會工作與國際接軌的基礎性條件,它可以幫助我國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探討更多的可行性方法,為今后的發展做下鋪墊。
互聯網在當今時代就是將歷史的元素與現代的元素相結合,成為新時代需要的效率和創造力,生產力,從而發展成為具有傳統與現代元素融合的新經濟時代。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時代潮流。會計作為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該要適應時代潮流,進行一些變革,其中主要表現在核算技術、組織形式和服務行業三個方面。
在核算方法上,同時也更新了各種不同的元素。電子票據、電子憑證、電子賬簿等取代了原本的手工賬本,使會計工作人員從繁雜的勞動中解脫;數據的處理也由計算器等變為計算機,還能進行遠程計算,這不僅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也提高了數據處理和信息加工的效率。在組織形式方面,高效率、高度集中的軟件系統的廣泛應用提高了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的傳播。在會計服務行業方面,互聯網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線上服務成為主流,同時也推動了抽檢的轉變。但是,互聯網在推動改革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一些挑戰。互聯網本身存在的一些弊端如信息被攥改、信息丟失、財務泄露等,會給我們造成安全隱患,如何更好的在利用互聯網的同時解決這些隱患則是我們面臨的挑戰。在大數據的新時代中,元素已經由傳統的紙張進化成了電子數據,硬盤,內存,為保護好這些數據的安全,在不同會計數據使用的系統間,應當建立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數據接口,以便數據的跨平臺使用和傳遞。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要培養出適合當今社會需求的會計人才,就得制定一個培養擁有相關能力的人才計劃。即要較為準確的分析、定位市場的供求情況。只有了解市場的需求,才能培養出市場需要的人才。其次要建立多元化的課程。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在確定培養目標后,應當結合當前互聯網發展條件下社會對會計人才需求,適當調整專業課程的體系,在基礎理論課的基礎上,增設網絡安全、大數據技術等相關課程,使學生具備相關的信息技術素養。此外,還應增加一些交流實踐課程,以便學生互換交流學習感悟,進行適當的實踐,讓學生對會計這一專業有更好的理解。再者,要引進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如在線教育、案例教學等。在線教學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案例教學則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綜合分析、判斷能力等。另外,我們還應探索有特色創新的考核手法,不要單一的成績考核,加入一些實踐考核,篩選出真正的會計人才。
科教興國,在新時代下,“互聯網+”教育模式下,會計這個職業得做出改革,這樣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形成新的人才培養方法,對舊的人才培養模式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新的潮流敢于跟進,才能在時代的洗禮中前進。同樣,各校想要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的會計人才,就要做出相應的改革,以適應現代會計行業的前進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