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美
(中共開封市委黨校,河南 開封 475001)
經濟全球化以生產要素跨國流動為顯著特征,經濟全球化的最新發展階段是自貿區建設的蔚然興盛,全球已有2000多個自貿區,在自貿區的引領下,發達國家產業迅速轉移,發展中國家加快了工業化進程。我國自2013 年國務院批準設立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以來,我國自貿區建設正由點到線、由線到面鋪開,截止到2016年年底,我國已經有了11個自貿區,河南自貿區為實現“中部崛起”戰略,推進東西部協調發展,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注入新活力。
自貿區的基本特征是“境內關外”,它是順應全球經貿一體化發展趨勢,具有獨立海關監管、貨物、人員、資金跨境流動自由的經濟特區,自貿區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通過政府管理、投資、貿易、金融、稅收等一系列制度創新,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擴大投資貿易自由化和金融領域開放,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集聚生產要素、參與國際競爭、推動經濟發展。河南自貿區擁有“兩體系、一樞紐”的區位優勢及國家戰略疊加優勢,為實現高質量、多層次、全方位的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和抗風險能力,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不斷探索制度創新。國外自貿區發端時間較早,已呈現出多樣化和綜合化的發展趨勢,自貿區的順利運行與其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優惠的稅收、便利的海關監管、自由的投資貿易制度,寬松的金融制度、完備的法規體系息息相關。河南自貿區學習國外的先進制度和成功做法具有迫切的必要性。
1.美國工商貿綜合型自貿區。美國是世界上擁有自貿區最多的國家,截至目前已有200多個主區,500多個分區投入運營,美國自貿區是獨具特色的一種工商貿結合模式,具有進出口貿易、轉口、加工、商品展示、倉儲、金融等多種功能。
美國自貿區營商環境優良,在信息系統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美國海關采用ACE(自動化商業環境)系統來實施對貨物的監管和核查,通過電子化手段建立統一的數據平臺,80多個政府機構被整合到ACE,為政府各部門建立起“一站式數據收集中心”,實現口岸數據信息共享,便利追蹤、控制所有進出美國的信息流、單證流、貨物流和資金流,提供貿易效率,增強邊境保護,還能加強對風險的防控,同時減少了企業的交易成本。
美國自貿區在市場準入方面更加開放,實行獨特的總、分區制度,以帶動所有產業鏈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產業集聚及產業升級。區內管理體制是直接授權公共機構和私人公司管理,便于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形成良好的市場競爭氛圍。美國自貿區注重對區內企業提供便利、優惠和服務,美國小企業管理局為區內企業提供低利息貸款,在生產設備、廠房折舊方面也有優惠,紐約自貿區16層的物品儲藏大樓能夠提供便利的儲藏和管理機制。這些措施擴大了企業進行貿易投資活動空間,吸引更多的廠商入駐。
美國1934年出臺《對外貿易區法》,賦予自貿區“境內關外”的法律地位,任何商品不必申報、繳納關稅,不受海關約束,可以自由進出。該法還授權建立一個理事會,專事管理美國境內的自貿區。
2.歐洲物流集散型自貿區。德國漢堡自貿區免除所有的關稅,海關監管集中,手續簡便,是德國最大的自由港和貨物集散中心,曾享有“世界市場”的美譽。
世界上第一家免稅商店發端于愛爾蘭香農國際機場,香農自貿區基礎設施先進,陸運、海運和空運交通極為便利,高校科研力量雄厚,區內提供優惠的稅收、融資、財政服務,還是世界第一個免稅工業區,其航空運輸、飛機租賃、飛機維修享有盛名,是世界級的航空業集聚區,愛爾蘭政府于改革自貿區運營管理模式,由香農集團管理,其現代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快,成為世界第一大軟件出口國,2014年免除了車船稅,并大力發展旅游業。
1.日本中轉加工型自貿區。日本自貿區由那霸和中城灣構成物流中轉加工型自貿區,具備儲存、加工、交易等各種功能。日本政府制定稅收和金融優惠措施吸引投資者,保稅區制度讓外國貨物可免繳關稅和消費稅,關稅任選制度讓企業在“原料稅”、“成品稅”中選擇報稅。金融方面設立“沖繩振興開發金融公庫”,為入駐企業提供更優惠的低息貸款。政府針對制造業、尖端技術型制造業、信息通訊產業和國際航空運輸產業等四大行業給予經費補助。
2.新加坡自貿區成功轉型。新加坡境內共有樟宜機場、裕廊海港等9個自由貿易園區,新加坡自貿區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靈活政策,屬于公私合作型的管理體制,區內由海關、民航局和港務局共同監管,專業公司進行運營。2009年7月新加坡民航局重組后,專門負責航空工業和機場戰略管理,成立私人性質的樟宜機場集團負責機場日常運營監管。
新加坡自貿區法律完備,1969年最高立法機關制定了《自由貿易園區法案》對自貿區的功能定位、管理體制、運行模式等作了全面規定。新加坡實行全方位開放政策,對外商投資極少限制,除新聞和廣播業及公共事業外,其他行業完全開放,沒有外資出資比例,本地含量和出口比例的要求。在保稅方面,新加坡90%的貨物進入自貿區無需交納關稅。公司所得稅率為20%,大型貿易公司在區域營運中心所得稅率可以低到10%;非本土紅利收入則不征所得稅,消費稅率僅為7%。金融開放,外幣在新加坡可以自由兌換且進出自由,無任何限制。除煙酒、汽車、石油產品外,其他商品不征關稅,進出口便利。新加坡的自貿區功能多樣,廣泛開展保稅倉儲、保稅物流、國際中轉、保稅展示、檢測維修、國際采購等新型業態。
新加坡具有高度統一的信息監管系統:1986年開發EDI 電子數據交換系統,1989年推出TradeNet貿易網,把海關、稅務等35個政府機構連在一個網絡中,為企業通關提供一站式服務。2001年實施網上綜合服務申請系統,縮短企業執照的處理時間。1989年就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通關服務,海關簡化全部審批流程,大約只需十秒就能完成通關手續。新加坡為方便對外貿易,還與2個亞洲港口和6個非亞洲港口建立了電子通信線路。
3.迪拜、香港自由港。阿聯酋迪拜自由港區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港區,享譽世界的一流軟硬環境是迪拜自貿區取得成功的關鍵。區內現有5000多家企業,其中貿易物流業占74%,加工制造22%,相關的服務業占4%。自貿區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土地、能源價格低廉。政府實行一站式審查許可、各種收費公開,并為企業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務,比如簡化簽證申請,為園區企業組織商務配對。區內采取企業化運作方式,區內企業擁有100%的所有權,區內企業進口原材料和設備免關稅,貨物在區內存儲、加工、貿易、都不收稅,免除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自貿區無外匯管制,外國企業利潤和資本可自由匯回母國。
香港自由港是世界上最自由、功能最健全的自由港,享有通航、進出口、資本出入、投資貿易等多項自由,由單一轉口貿易港發展成為貿易、金融國際中心,其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全球資本的主要原因。根據2017年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香港連續23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貿易及金融自由方面繼續獲評為全球首位,在營商和投資自由方面被評為世界第二。
香港實行典型的整體模式的自由港體制,首先是企業經營自由,企業注冊與登記手續簡單快捷,步驟清晰。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17營商環境報告》,香港在“開辦企業”指標上在世界排名第三,可以接納任何境外投資者。香港通關制度簡便,進出口貿易的清關程序非常完備,能夠有效降低貨物的通關時間并顯著提高通關效率。
香港不設置貿易壁壘,除了酒類、煙草、碳氫油類及甲醇這4類商品外,一般進出口貨物在香港均不繳關稅,在其他稅收方面,不設增值稅或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稅率也只有16.5%,根據地域管轄原則,稅收居民在境外取得的所得無需在香港交納公司稅。
香港是僅次于倫敦、紐約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擁有以外資銀行為主體以進出口貿易為服務對象的銀行體系,同時大量的證券機構、投資管理機構、保險機構密集,形成了完善的金融機構體系。香港實行外匯市場的完全開放,對資本流動的監管寬松。貨幣市場主要是銀行同業市場,資本市場以股票市場最為活躍,投資者可以買賣證券市場產品和衍生市場產品,證券市場包括符合一定盈利和財務標準的主板和具有增長潛力的創業板,還有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等,香港的金融生態環境優良,有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擁有包括即時總額結算系統(RTGS)、紙質支票結算、電子結算和跨境結算發達的結算系統;金融市場運行非常高效,有穩定嚴密的監管組織,健全審慎的監管制度,規范公平的監管手段,每一種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都有相應的法規加以約束,從而創造出一個運行高效、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1.巴西瑪瑙斯自貿區。巴西瑪瑙斯自貿區位于西北部內陸的亞馬遜腹地,是全球2000多個自貿區中最為成功者之一,1967年巴西政府通過立法批準建立自貿區,設置了直屬中央的自貿區管委會,擁有自治管理職能,能夠制定法令、政策和發展規劃,對企業進行技術援助。自貿區兩頭在外、兼顧國內市場,吸引了諸如日立,夏普、松下這樣的跨國公司。自貿區出臺的所有政策,核心都圍繞減免稅,進口免除關稅,出口僅征收營業稅,全免工業產品稅,區內企業盈利年度10年內減免100%法人所得稅。政府甚至通過修憲延長稅收減免期限。自貿區實行工農商綜合發展策略,工業區有30多個產業部門,建立了集散貨物的免稅商業區,利用當地資源發展農牧漁業,形成兩個開放層次,輻射了220萬平方公里的落后區域。
2.印度馬德拉斯自貿區。馬德拉斯是印度綜合性出口加工區,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工業,通過保稅加工,促使工業生產與對外貿易緊密結合,既提高本地工業制造能力,又能擴大出口創匯,同時利用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
自貿區發揮保稅區優勢,在保稅狀態下把從國外進口的原材料和半成品進行加工、組裝,然后與國內外客戶交易。自貿區是中轉貿易、貨物保管和配送的基地。也可在保稅狀態下展示和交易外國樣品,如在車展中銷往海外的汽車將給予免稅。
新加坡對外商投資企業沒有諸如出資比例、本地含量或出口比例等限制。阿聯酋政府對自貿區實行一站式審查許可、收費公開及快捷方便的服務程序,香港自由港擁有人員出入境、貨物進出口、資本出入、投資經營等多項自由。
巴西自貿區管委會直屬聯邦政府領導,提供優惠政策,制定發展規劃,制定相關法令。美國自貿區屬于企業式管理體制,有利于調動參與方的積極性,形成市場競爭氛圍。
美國自貿區建有將80多個政府機構整合到一起的電子信息平臺,即一站式ACE數據收集中心,便利海關監管,方便企業辦事。新加坡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為企業通關提供一站式服務,把海關、稅務等35個政府機構連在一個網絡中,其網上綜合服務申請系統為企業辦理注冊、頒發執照非常便利。
德國漢堡自貿區免除所有關稅,日本沖繩自貿區外國貨物免關稅和消費稅,區內產品實行關稅任選制度。阿聯酋自貿區企業進口原材料和設備免關稅,免繳公司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瑪瑙斯自貿區所有政策的核心就是減免稅,包括減免進口關稅,出口商品的營業稅,免工業產品稅及免除企業法人所得稅等,政府甚至通過修正憲法將減免稅期限延長。河南自貿區應積極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小微企業、新能源及創新驅動型企業,跨境電商、融資租賃及境外維修等新型業態,在企業所得稅方面,應給予低稅率或一定時間的免稅期。
美國1934年出臺《對外貿易區法》,賦予自貿區“境內關外”的法律地位,管委會享有各項管理規章的制定權,美國會根據需要于1953年和1980年兩次對法案作出修訂。新加坡1969年由最高立法機關制定《自由貿易園區法案》。
河南自貿區應借鑒瑪瑙斯這種內陸型自貿區做法,利用優惠的稅收政策,努力建成產業能夠形成鏈條的兼顧農業、制造業與貿易業聯合發展的綜合性自貿區,并帶動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
河南自貿區內可以開展保稅倉儲、出口加工、國際采購、國際中轉、檢測維修、商品保稅展示及期貨保稅交割等新型業態,促進銀行業與保險、證券、基金融合發展,吸引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各類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探索融資租賃、離岸金融等市場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