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坤忠 王永祥 楊曉義
(中國人民銀行華池縣支行,甘肅 慶陽 745600)
當前,在我國金融領域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商業銀行過高的信貸資產風險,銀行業金融風險的不斷增大,促使了潛在金融危機隱患的加大,對我國金融業的持續穩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所以,加大信貸風險管理力度,促進信貸資產質量的提高,將不良貸款比例降低,已成為國有商業銀行現階段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應對對國內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成因進行認真分析,將其信貸風險高的問題有效解決,這有利于促進中國金融體系的高效運行,將商業銀行競爭力提高,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順利實現。
商業銀行信貸主體和信貸主體目標極為多樣、繁雜。在多樣的追求目標中部分具有相同點,但在大部分情況下,不同的主體目標具有矛盾性,甚至彼此沖突,具有排他性的特點,通常是不能同時滿足借款人和商業銀行這些信貸目標的。貸款利率高就表明商業銀行收益有所提高,也表明借款人經營壓力更大;而借款人所追尋的超額經營利潤表明他們負有更多風險的傾向。因為通常情況下高收益就代表著高風險,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這種傾向會促使貸款資金和銀行利益安全性的降低。追逐排他性信貸目標就是商業銀行和借款人利益之間相較量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就形成或提高了信貸道德風險。第一,盡管信息不對稱不是導致道德風險出現的唯一原因,但它確實客觀存在。經紀人在追求最大化個人利益的時候會出現將障礙利益擴大的障礙掃清的動力。只要客觀存在的道德原則和規則約束了個體利益最大化的形成,經紀人就會產生將這些束縛打破的沖動,使自身不道德行為發生的概率增加。第二,不管哪一種制度、程序和規范都不是完美無瑕的,商業銀行信貸管理也同樣如此。就算不違規,為了讓那個自己在信貸目標中占據有利地位,信貸主體會對規章制度的漏洞和空缺予以利用,進而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國內經濟增長速度的日益增快下,各大商業銀行都極為注重市場份額的提升,任何一種規模,都對資產額度和利潤增速極為重視。同時,新形勢下傳統行業逐漸被市場所淘汰,和銀行信貸門檻相符的項目不斷減少,信貸大發展的情況已成為歷史。所以,在制定信貸發展目標的時候應結合實際,腳踏實地,應集合自身滾空能力,而不是根據整體的經濟水平,對計劃進行指定,商業銀行應首先把具有發展前景的客戶考慮到,將信貸支出獲得,而不是盲目的選擇具有極快發展速度的客戶。同時,銀行還應對信貸結構、額度和績效門檻予以合理設定,借助制定相關規定,引導員工將信貸業務的拓展和持續發展做好。
當前我國改制上市正在進行,我國的商業銀行要利用好這個時機,建立起適合自己使用的進行風向控制的體系,之后再逐漸將以銀行董事會和高級經理所領導的的機制形成,眾所周知,在全行中進行風險控制的最高決策機構是董事會,其主要是決策風險控制機的整體戰略,它需要承擔起風險控制的責任,垂直領導不受其他部門支配的風險控制部門,其主要任務就是對本行的風險控制予以管理,將風險控制體系建立起來。在執行層面上,要改變原來商業銀行相關的管理模式,這樣可以工作的開展始終以業務流程為重點,從另一個方向講,相關的業務部門也要將屬于自己的控制風險的崗位建立起來,應找出并把控制產生風險的源頭納入重點任務之中。同時,各部門都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就自己在控制風險中出現的錯誤負責。同時,應加快法人治理結構的建設速度,借助部分具有較高資歷的戰略投資者,將一套經營控制和體制建立起來,可以確保管理的有效性,嚴格開展內部控制,提高運作效率,促使體制改革和轉變速度的加快,提高防范風險的水平和能力。
其一,運用科學的信貸風險評估技術。銀行業務涉及到了極廣的區域,在風險不斷增強的形勢下,只有運用量化、科學的風險評估技術才能將信貸業務中的風險控制住。例如,商業銀行對客戶的評分,現階段運用的是“6C”評分法,其中包含了很多主觀因素,個人判斷和評分人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進而不能將企業資信狀況科學反應出來。各大商業銀行應對銀行所在地區額企業歷史信貸信息予以收集,將企業信貸信息數據庫建立起來,采用相關風險評估模型,將企業的預期違約率計算出來,進而立足于量化的數據評出企業的信用分數。其二,確保有效執行信貸業務控制活動。對部門之間的相互約束予以保證是有效實施控制活動的重點。第一,要確保順利實施基本的審貸分離制度,立足于此由資產保全、貸后調查放款部門、審批部門、業務部門等部門在相同層次上統一負責信貸業務。各部門之間相互制約、合作,對責任追究制度予以實施,這樣才能有效制止業務中長出現的越權審批貸款、超額發放貸款、貸前審查不嚴的現象。
對風險控制文化進行培育,首先,必須將信貸風險偏好準確把握好。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商業銀行應始終遵循“穩步經營”的原則,將穩健的風險偏好確立出來。其次,把信貸產品的文化附加值提高。商業銀行用重點對人性化信貸產品予以開發,并提高服務的優質性,這樣才可以使客戶品牌忠誠度得到培養,促進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在設計信貸產品的時候,應以客戶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在把信貸產品提供給客戶的時候,應樹立人性化服務理念,加大回訪力度,為信貸產品的完善提供依據。最后,加大傳承信貸風險控制文化的力度。站在銀行管理人員的角度來說,應積極宣傳信貸風險控制,并監督落實信貸風險文化的情況。站在銀行員工角度來說,應主動對現今信貸風險文化進行宣傳和學習。在工作人承擔起信貸風險控制的責任,制止貪污腐敗、以權謀私等不法行為,使銀行得到健康發展。
在我國金融領域,商業銀行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信貸風險的降低可以使銀行得到健康發展。因為此行業較為特殊,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銀行要想將信貸風險徹底消除是不可能的。而只要爆發了信貸風險,將嚴重破壞銀行業甚至整個國民經濟。信貸風險管理需要借助長時間的堅持和努力,不可一蹴而就,其均在在銀行所有業務中得以體現,所以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中必須高度重視信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