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東
(喀喇沁旗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內蒙古 赤峰 024400)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和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增長,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也得到了大力發展。但是想和城市發展水平相比,農村發展水平的較為滯后,從總體上來說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產生了影響。在農村,信用社也不斷將分支機構建立了起來,傳統的信用社管理方式應和時代的發展需求遠遠不符,十分迫切的需要改革農村信用社。現階段,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受到了金融體系的限制,小額貸款少,供給量不充足,風險控制水平不高。所以,需要對農村信用社改革體系予以不斷研究探討,將完善的金融機制建立起來,找到小額貸款的風險控制防范,進而實現持續發展。
我國農村地區普遍開展了小額信用貸款業務,以喀喇沁旗聯社為例,全旗貸款規模32.5億元,其中小額貸款業務達11.5億元,占比35.38 %,因此逐漸暴露出了其中存在的風險。諸多農村信用社為了對相關風險予以防范,對貸款產生了畏懼心理,很少將此類型的貸款提供給農戶,有時就算把這種貸款提供給了他們,也要增加諸多條件使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如此,就極大的戳傷了農戶申請小額信貸的積極性[1]。此外,導致農村信用社和農民之間的合作和信任發生了危機,也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和考驗。
因為貸款的發放的依據為債務人的純信用,所以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抵質押品等風險緩釋措施較為缺乏。只要借款人信用出現問題,就會相應的增大貸款損失風險。而導致借款人信用惡化而發生違約的理由一般有借款人有能力償還但是不愿償還、債務人經營困難而喪失償債能力兩種。相較于傳統意義上的擔保貸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中直接的保障措施較為缺乏,債務人還款意愿直接影響到其風險的發生。而一些借款人把農戶小額信用貸款視為國家針對農戶作出的政策扶持或補貼,還款積極性不強。不管哪一種原因,只要借款人出來了任何失信行為,都會加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收回難度。
在信用社信貸“三查”中貸后檢查工作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是第一時間將風險隱患發現,并促使貸款風險的降低、資金效益性和安全性提高的重要防范。因此信用社必須對貸后檢查制度予以嚴格實施,加大貸后的檢查力度。但是從現階段來看,信貸人員基本上都存在“重發放、輕管理”的經營理念。因為農戶小額貸款呈現分散、對象較多的特點,所以監管信貸用戶工作量極大,如喀喇沁旗聯社平均每個信貸員管理小額信貸客戶接近200戶。同時因為信用社信貸工作人員數量較少,使監管農戶小額貸款的力度被嚴重削弱。
農業是弱質產業,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相當脆弱,農民在預防疫情和抵御自然災害方面缺乏應對經驗,一旦發生自然災害他們便束手無策。農業受災必然會導致農民收入減少,農民還貸壓力隨之增大,削弱了還貸能力,即便是最優秀的信用農戶也無法按期償還貸款,導致農戶小額貸款形成風險。
就部分農民的賴賬行為,農村信用社應將超過期限沒有及時還款的處罰措施制定出來,對明確的責任追究予以設立,處罰違規的農戶,只有這樣,才可以逐漸將完善的管理策略形成。若是出現借款人在借款時沒有按照規定進行,那么應沒收其違法所獲的收入,用法律手段對賴賬不還的農民予以依法懲處。其次,需要追究違規借款人的責任,信用社方面,必須向農戶大力宣傳,加大貸款教育力度,以此促使農戶借款人信用意識的提高,減少用戶不能充分認識貸款而導致的法律糾紛;農戶方面,應具有計劃性和目的性,要充分了解貸款品種和條件,才可以更好的借助惠民的小額貸款,讓其真正符合農民的需要,不斷提高農戶的農業生產能力以及農戶的經濟水平。加大對信貸人員的管理力度要以信用社相關規章和政策為切入點,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信貸人員素質,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第一,建立有效的信用評價制度。在對農戶信用評級時,要走進農民家庭和貸款企業內部之中,評估貸款人的收入是否穩定、貸款動機等信息,并對信譽級別予以劃分,嚴格限制各個級別的貸款金額。第二,就貸款利率的制定權,可以讓農民掌握一定的權利,借助對高素質、專業的信貸員隊伍的建立,走進農村、走進基層,增強農民的信任程度。第三,對小額貸款流程予以規范,首先,將農戶信用檔案建立起來,對農戶基本資料予以了解,確保貸款人的真實性;其次,運用村委會推薦、信貸員審核和信用社集體評審的程序,對各項程序進行嚴格控制;最后,將貸后工作做好,如有貸款人假借、轉借貸款資金的現象,在證實后應馬上將貸款收回,對有償還能力仍不還貸的人員,應結合村級干部,和村級干部相配合,催促第一時間將款還回。
由于市場運轉的不斷加快,我國保險事業的競爭也變得越發的激烈,并促進了我國保險公司整體實力的提升。現階段,正是發展信用保險的大好時機,農戶貸款信用保險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因此,保險公司需對經營理念予以適當的轉變,牢牢的抓住這次機遇,大力開展農戶貸款信用保險,根據借款者的信用狀況以及借款合同的內容確定保險費率、期限等,并且明確保險責任的履行方式以及在農戶貸款信用保險存續期間雙方的責任和義務,以此來避免農戶由于不可抗力而無法償還貸款的情況。
小額信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立法機關應立足于此,將相應的法律法規條款制定出來,最關鍵的是對商業貸款和政策性扶持之間的關心予以協調。同時在還要針對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的信用評級和風險監管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并還要把規范的審批和審核流程制定出來[2]。建立健全完善的小額信貸法律法規條款,可以從大環境方面對信貸的操作流程予以規范,使小額信貸的交易成本降低,最大化降低信用貸款的風險。現階段各種房產、工廠、土地等產權抵押非常多,其中諸多都是不能將有效使用和資產價值形成的垃圾權益,這嚴重影響了農村金融信貸的發展。所以在小額信貸的資產抵押和信用評級中,應把完善的審核條款建立起來對其予以限制,以此使資產抵押和貸款等閑得到最大化降低。
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使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緊張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大力發展,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風險管理仍有諸多問題存在,嚴重影響了信用社小額貸款業務順利開展,對此信用社應加大分析小額信貸風險類型的力度,并積極探析相應的解決措施,創造良好條件支持農村信用社小額信貸業務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