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帥軍
(天津財經大學,天津 300000)
伴隨著信息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不斷提升的互聯網普及率,網上購物的人數呈現出了幾何級的增長方式,網絡所具有的思維和技術漸漸地滲入到了過去的金融業當中,經濟中各個領域都在向著互聯網方向轉型。
《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中把其界定為保險公司或者中介運用網絡技術來為消費者們進行相應的服務,從而在網上進行相關的業務,在網上銷售有關方面的產品,并經過第三方來收取相應的費用,相比于與其他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其具有以下幾點特征:
首先,互聯網保險是一種全新的模式,相關的保險機構是其主體。目前,第三方支付和P2P等互聯網金融業態,其相關的金融服務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電子商務公司或者新興的融資機構來進行實現的。
其次,這種新的模式為網絡經濟提供了一種保障,它不只是進行商品的銷售,而且其在此基礎之上,運用不同產品和不同服務的不同特點,將網絡經濟的風險處于一種合理的保障范圍之內,我國的電商產業不斷地擴大,和線下的交易相比,網上交易的一種虛擬的特性引發了對于風險的控制需求。它有效的滿足了這些新興的需求,充分表現出了其對于損失情況的補償和風險的保障性的作用。
最后,其為保險行業營造出了全新的前進模式。網絡大數據的運用對于保險行業風險的細分有著極大的幫助,而且,通過這種模式,保險行業的風險管理的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比如,車聯網的運用,保險公司可以在汽車上添加相關的設備,在進行定價的時候計入相關者的的駕駛情況的信息,實現“隨車隨人”,這將顛覆傳統車險定價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創新。
隨著互聯網保險的迅猛發展,其與傳統的保險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隨之而來的風險逐漸顯現出來,這些新出現的風險和傳統的風險交織在一起,值得警惕。
相比于過去的交易模式,有關公司與其客戶群體缺少正面的溝通和交流。保險產品的銷售強調的是嚴謹審慎,并且要及時列出所存在的風險,但是網上的銷售方式方法則較為夸張,此時就需要對風險的嚴格控制。當前的一些保險產品銷售平臺,在銷售時有著信息公開不完善,并且將其與一般的理財產品相混淆,弱化了對于風險的提示,使得消費者很容易陷入誤區。
和一般的商品相比,保險產品其復雜、無形以及長期性的的特點使得在網上銷售是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同時,互聯網保險存在的危險在體現的方式、危害等上都與過去的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對于特定的研發出來的產品的計算定價的難度非常的大,原因在于歷史上相關資料的缺乏。這種網絡保險針對特定人們推出的服務相對來說比較少,推出來的產品也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對于保險產品而言,它是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基礎,如果產品開發不成功,那么不僅會造成成本的損失而且還會引起許許多多的由于信息不對稱引起的一些風險,由此產生一系列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一款網上保險產品推廣,會投入龐大的成本,在投入這么多成本的同時也必將得承擔相應的風險。因此互聯網保險企業應當嚴格防控所存在的風險,穩健經營,建立有效的機制。
對于互聯網保險,時間地域對其的影響狀況已經非常之小,由于這種優勢,保險公司的業務量有了極大的增加,隨著工作量的增加,客戶對其的投訴量也激增。而且,對于這種理賠情況的大幅增加,保險公司并不能完全將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負責,從而客戶的投訴也有了很大的增加,便因此形成了相應的服務質量風險。對于保險產品而言,一般都比較復雜,而當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所需要的保險時,保險保單的款項又繁雜,就很容易會產生誤解,當發生相應的傷害需要理賠時,就非常有可能與保險公司產生糾紛,其滿意程度就會有所降低。最后一點在于信息的披露上,在這種模式中,客戶在網上購買相應的產品時,與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沒有面對面的交流,相應的信息了解就會有所缺乏。而保險公司的營銷網頁都會做的很有吸引力,消費者很容易會直接購買,不會進行詳細的詢問,由此這種信息的披露不透明所產生的風險便會直接損害其有關利益。
因為雙方的當事人不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從而會加大信息的審核難度,在這種信息所不對稱的情形之下,逆向的選擇以及道德風險都很容易發生。除此之外,由于互聯網保險的銷售門檻較低,而且部分保險公司打出理財牌,在銷售時鼓吹保底、收益率高等比較夸張的內容,缺乏有效的風險警示,產生了誤導性的風險。
當前,除了一些相關的暫行管理辦法有所款項之外,,我國還未出臺正式的法律來規范。雖然最新的保險法對于此市場的正常運行具有相對積極的作用,但是此法律主要適用于傳統的保險市場,對于不斷進步更新的互聯網保險作用不大。當前,在伴隨著網絡保險迅速進步與發展的同時,其相應的難題也不斷地出現,然而,我國的卻沒有相關的法律來進行準確的規范,因此,形成了相對不平衡的狀態,這種情況亟待解決。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科技為我們創造出了新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些許的危害。對于一種新的事物,這也是較為常見且普遍的一種,當前的這種模式還不成熟,相關部門的監管還做的不到位,這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要想對此種模式帶來的風險進行防范并且使得保險業健康長效的發展,唯一的方式便是監管當局、保險企業以及消費者一起發力。
信息狀況的安全性對于互聯網保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該加強相關軟件的防護性,并且相應的提升資料庫的防護等級。網上用戶最關注的的就是其隱私的安全性,因此,公司應當注重風險預防系統的有效性以及評估體系的準確性,及時準確的對所面臨風險的防范預測,將重要的數據及時的進行備份,嚴格的進行監督,并且不定期定期的監測其相關的安全性。
在依網絡大數據的情形下,詳細的分析用戶的需求情況,把對消費者們的體會感受作為重點,不斷地提升產品的效用,積極地對保險產品進行優化創新,推廣出適合大眾的且適用性較強的保險產品,從而打造出獨特的網絡上銷售保險的優勢。應當積極的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持續的提升各類保障型保險的比重,與此同時應該降低各種理財型產品的比例。
對有關于網絡保險的法律、行政法規進行詳細的制定,全面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且盡量完善,消除存在的監管方面的漏洞。根據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并且把中國的電子商務運行情況和網絡技術以及網絡保險的成長情況相結合,擬定出相關的與網絡保險的法律法規,將其運行進程中所產生的風險進行合理的預防與化解,從而有效的提升其監管效率。此種監管應當把消費者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并且堅持透明、公開的監管性原則,相關部門應當將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作為重點,建立相關得核算、審批制度。在對保險洗錢、欺詐進行嚴厲打擊的同時,監管當局還應當保證其創新性,盡量避免由于過度嚴格的監管阻礙其正常的發展。把充分的發展空間給予市場,讓“無形的手”在資源配置當中去起決定性的作用,監管的手段要多元化,將社會公眾監督、公司內部管理、行業的自律相結合在一起,發揮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