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宇
(深圳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廣州 深圳 518040)
住房公積金制度自建立以來已經歷了四個階段的發展(起步、推行、規范化、完善創新)。其發展離不開內部控制制度,而內部風險控制是保障住房公積金安全的重要措施,能夠極大的降低住房公積金資金風險,從而實現住房公積金管理信息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有效機制。作為住房公積金發展中重要的貸款業務,是住房公積金管理的生命線,據不完全統計,住房公積金個貸市場占有率全國平均已達到20%上下,且不斷攀升。那么如何防范貸款風險,不僅是保障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健康、高效、有序運行的根本所在,而且也是保障資金安全,切實維護公積金繳存職工合法權益的根本所在。所以防范貸款風險,加強貸款業務風險性審計已成為一個新的探索性問題。現就對住房公積金貸款業務風險控制的現狀做出分析,并就加強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管理提出對策。
1.政策風險。隨著房地產市場日趨活躍,炒房現象普遍,加劇了貸款風險。金融危機及政策性調控,可能造成房地產市場低迷、房價下滑,導致部分房產套牢,對個貸帶來很大風險。中介虛假交易套取資金,抬高二手房價格,也會給貸款機構帶來“零首付”風險。
2015年第三季度底,在去庫存的背景下,建設部發文“調整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簡化業務辦理流程,使資金使用效率有所提高”。并將“住房公積金資金運用率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市場占有率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在去庫存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后,全國部分主要中心的資金運用率接近甚至超過100%,資金慌已然顯現。
2.購買力風險。由于政策、法規不健全將無法保障中心債權,加劇系統風險的爆發力度。根據《最高法司法解釋》“對被執行人及其家屬生活必需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查封、但不得拍賣、變賣或抵債”。這一規定給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控制帶來重大影響。一旦借款人尚失還款能力,又沒有其他財產可以處置,作為貸款抵押物的房屋不能拍賣、變賣或者抵債,勢必造成公積金貸款難以收回。在宏觀經濟發展減速的時候,這部分人群違約的風險極可能發生。
1.操作風險。第一,人員素質。在貸款受理、審核、貸后檢查上審查和管理不嚴,造成貸款風險。受理時,未對貸款資料的真實性,貸款價格的合理性進行嚴格審查;審批時,未嚴格審查貸款人的信用情況及還款能力,對貸款首期款及套數控制不嚴;未嚴格控制放款條件,在未辦妥抵押登記手續后即放款;在貸后管理中,未及時跟蹤催辦抵押權證及產權證;未對逾期貸款進行管理等。
第二,系統研發。是由于公積金電子化發展衍生的一些后果,部分來自政策變化,在未取得充沛時間測試的情況下,需要更新系統導致現實及未來一定時間段系統操作的風險。另外,由于人員素質原因,對業務需求、測試理解不到位導致系統操作風險。還有就是對公開招標的軟件開發公司審查不嚴格,實際上馬后,只能將就使用,帶來系統研發乏力,狀況頻出。
2.信用風險。主要來自借款人不能按期還款至逾期所形成資金損失的風險。個貸的信用風險受借款人的素質、行為方式、收入狀況,個人的財務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影響。上述借款人的情況發生變化,將即時影響貸款資產的質量。開發商及中介公司的資質和信用直接影響貸款的資產質量,由于開發商提供的房產質量有問題,中介公司提供的二手房客戶質量欠佳,同樣會造成貸款風險。評估公司的資質與信用未納入年審制,出現某些評估公司跟隨利益驅使操縱房產評估價值。
3.資金風險。上文政策性風險中提及的宏觀調控,已經影響住房公積金中心的管理質量,而管理質量直接決定住房公積金資金的使用效率,導致個別中心資金池水淺,增加了資金流動性風險。為籌集資金,可能考慮資產證券化,這樣雖籌集到資金,但也帶來資產總量及質量的消耗。還有上面的個人還款能力欠佳所導致的貸款逾期,都可能帶來資產損失的風險。貸款風險說到底,基本面就是資金風險。
呆賬是根據財政部相關規定確定已無法收回,需要沖銷貸款準備金的貸款。對貸款風險準備金提取和住房公積金呆賬核銷情況,應定期監督檢查。對按照規定足額提取貸款風險準備金、符合規定條件、有確鑿證據證明需核銷住房公積金呆賬,可以實行逐年核銷。為防范資金風險,增加貸款發放動作系統預警,將日常風險管理指標納入系統需求,防范同一筆貸款發生多次放貸操作。
第一,梳理《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管理辦法》,規范貸款業務審批操作流程,加強貸前、貸中審批核查、貸后檢查管理。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影響程度兩個維度,確定相應的風險等級,實行分類防控,分檔管理,建立貸款風險分類標準。
第二,建立營運分離的模式,實行中心內部機構分設,兩類管理與運作相分離。這樣使得管理層面能充分利用有效的人力資源,更好的做好制度研究,規范、細化操作規程各層級審核要點。如規范業務操作人員電子檔案掃描件的清晰標準,監督貸前、貸中是否按規程操作。制定嚴格考核制度,定期檢查業務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檢查已審核通過又無理由撤銷的貸款,是否存在舞弊風險。根據規程制定管理、業務層面風險控制點,做到分級審批,責任到位,為業務層面提供指導,做到職能間互相制衡,提高風險控制水平。
第三,對于貸款逾期,除了建立短信、分階段電話催收、律師函催收外,還要將公積金貸款逾期數據納入人行征信系統。利用與銀行的合作,建立大數據庫,對多平臺借貸、借貸逾期、信用不良的人群,建立分級信用評分大數據。對前面購買力風險中提到的《最高法司法解釋》中引發問題的解決方案:法院通過政府的政策性住房政策,或新住房制度下改革創新租賃住房普惠金融的方案,先解決這部分人群的居住問題,這樣就可以正常實施執法手段,有效化解矛盾,并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
第四,建議已開發使用的系統,將貸款業務與財務大系統獨立分離,通過接口匯總至財務系統統一發包、記賬。公積金業務獨立建模,可以極大的避免各自業務操作、系統更新,給業務模塊帶來不必要的降速及安全穩定性,將風險減少至最低。
將住房公積金管理與國家金融政策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良好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戰略,為住房公積金貸款營造良好的平臺和條件。住房公積金貸款風險控制與貸款管理、規定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聯動機制,確保各項管理策略能夠和風險控制相結合,形成風險矩陣,提高住房公積金的貸款風險控制水平。
將金融與法制有機結合起來,用法制手段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中心制定的內部規程應不得與法律、法規中已規定的相關事項相違背,充分學習并使用現有法律規定為武器,是貸款業務工作者的責任。例如在貸款審批實踐工作中審核個人不良信用記錄時,除按中心征信標準執行外,還應按國務院發布的《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之“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為五年,超過五年的應該予以刪除”的規定執行。對人行征信中未按期刪除個人不良信息的,可靈活處理,視為無效,以減少不必要的退件及申請人的奔走與等待,實現操作升級。
任何事物都有風險,住房公積金的貸款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那么我們首先要識別風險并找出其形成的原因,在實踐中集思廣益采取風險應對措施以降低風險。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的普及,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此為媒介與突破口,建立“貸款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風險管控,建議從以下三個維度建立模型。
1.貸前的風險評估。可以從關注名單、多平臺借貸、多關聯異常、風險手機號等規則,建立精準風控模型。
2.可信度分級。針對不同場景的評級模型與針對性調優聯合建模兩種方式,根據用戶辦理公積金業務的行為以及信貸數據,進行可信度分級。
3.貸后風險預警。通過識別新增多平臺申請、可逾期預警、可信度分級變化預警,全周期監控借貸風險。
1.大數據運用。利用與外聯接口(人行、銀行、國土部門)數據,分析判斷申請人誠信狀況、可能出現的逾期后果,避免人為判斷疏失帶來的風險,為營造AI技術的運用創造基礎數據準備。大數據應用還可以在貸款資金分配、貸款資產質量分級(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貸款風險控制、預警體系發揮意向不到的作用。
2.AI技術運用。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基本上已經實現了貸款電子化審批,這些城市的做法,代表了目前國內公積金行業較為先進的貸款審批方式。但此種方法存在人眼疲勞過度帶來的操作失誤,以及電子化系統設計、更新數據所帶來的一系列諸如視圖出現延緩所致人腦邏輯思維中斷帶來審核速度緩慢及差錯。在審批實踐中如何利用系統上傳個貸數據、外聯數據、中心大數據,模擬人腦邏輯思維進行AI智能化自動審批,是未來公積金貸款能夠實現風險控制的一項重大飛躍。這樣的科技成果的運用將解決目前人為操作所帶來的風險,提高審批效率,節省開支及不必要的人員占用。
備受矚目的十九大再次明確“住房要回歸居住屬性,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在新的住房制度中租賃住房將占主體地位,當前的住房形式呼喚政策性金融創新。現在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面臨全面轉型的關鍵期,何去何從,都離不開風險控制在管理中發揮持續有效的作用,所以建立及深度研究貸款風險管理刻不容緩。
讓一切在陽光下運行,只有這樣才能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真正發現管理及業務缺陷。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管理更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