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實用類文本,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山區學校的課堂教學對實用類文本的教學重視不足,本文主要從課堂開端、課堂中期、課堂末尾三個階段談一談山區中學實用類文本課堂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山區中學;實用類文本;課堂
實用類文本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實用類文本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山區學校高中語文課堂中,必須重視實用類文本的教學,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實用類文本。下面結合本人在實用類文本教學實踐中的積累,從課堂開端、課堂中期、課堂末尾三個階段談一談山區中學實用類文本課堂教學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幾點策略。
一、 課堂開端策略
(一) 以教師的激情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有人把課堂比作舞臺,一堂課,就是一場精彩的演出。作為“主要演員”的老師,想要一出場就影響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學生,就必須在言語、神態、舉手投足上有激情。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除了要結合課文的透徹理解,運用滲透情感的語言,運用富于激情的動作之外,還要求教師走進課堂時必須精神飽滿、情緒振作,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樣學生學習的熱情就會被激發,從而奠定了一堂課的成功基礎。
(二) 以精美的導語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欲望
課堂導語好比的文章開頭,文章開頭寫好了,就能吸引讀者,讓人趣興味起。同樣,精美的課堂導語,能使學生對這堂課一見鐘情,有先聲奪人之效。像一塊磁鐵牢牢抓住學生的心魄,喚起他們求知的欲望,使每一個人都積極思維,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來。因此,我在實用類文本教學中特別注重為課堂都設計精美的導語。
(三) 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教學,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別了,“不列顛尼亞”》,開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當年香港回歸的視頻,來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 課堂中期策略
(一) 設置精彩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置精彩的課堂提問來啟發學生的思維,也要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主動學習的欲望。因為學生迫切地想知道問題結果,就會不斷地求索。這樣就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二) 聯系生活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
以語言文字為表現形式的課文是現實生活的反映,國此,在閱讀教學中,應該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需要,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而實用類文往往具有十分鮮明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如學習了《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演講稿,讓學生完成演講稿,學習了《包身工》之后,讓學生進行采訪、播報。實用類文本教學,只有讓學生實踐、體驗才會讓他們真正體會到“學有所用”的真實感與成功感,從而促進他們學習語文的內在動力。
(三) 用成功效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信心
讓學生在不斷成功中感受快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信心。如在實用類文本課堂教學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分層次地進行比賽,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勝機會,使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建立起主動學習的信心。如在教授《宇宙的邊疆》一課時,為了鍛煉學生整理概括能力,我設計了一個“根據全文內容為‘宇宙的邊疆下定義”的課堂活動。當學生將自己的答案呈現在黑板時,每個學生都成為文本教材的開發者,他們在判斷他人答案的優劣時,反思自己的概括的疏漏,清晰地認識到在內容概括出現的“要點遺漏,主次不當”的毛病,同時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 課堂末尾策略
(一) 把握時機,及時總結
短短四十分鐘課堂內,學生接受的是大量的零碎信息,如果對所學知識不及時進行總結,就會遺忘得很快,讓學生有一種學與不學都一樣的錯覺。所以,靈活把握課堂結尾的時機,對當節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總結,使知識系統化和網絡化,必將使課堂教學效果“錦上添花”,也將會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二) 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各項活動
贊科夫說:“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這要求教師在課堂結課時,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好勝、好動、好奇特點,開展討論、表演、游戲等活動來結束教學,以激發學習動機,提高教學的質量。比如:在講《別了,“不列顛尼亞”》時,我在結課時拋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中國政府為什么能成功地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然后讓學生集體討論,代表發言,如此保持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就算是上實用類文本的課堂也可以妙趣橫生,充滿活力,從而激發主動學習的熱情。
(三) 結合學生實際,緊扣課本內容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因此,課堂結課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智力水平、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的等情況,再緊扣教材內容、教學要求和實用文本課堂的類型,使結尾教學有“味”,從而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包身工》一課結尾,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包身工》作于1935年,文章反映的是20世紀初的事情,那你是否覺得和我們的時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毫無相通之處了呢?”然后,放開讓學生去自由發揮,暢所欲言。課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20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以及勞動權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這樣,既結合課文的內容,也符合學生的情感,有利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實用類文本的興趣。
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以最少的時間獲得學生的最大進步與發展,特別是在山區中學語文課堂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實用類文本,必須在課堂教學上采取有效的教學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劉靜.高中語文實用類文本閱讀教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6.
[2]王蘭英.在尷尬中出走,從出走中突破——實用類文本閱讀提高學生信息能力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2年03期.
作者簡介:
王金女間,廣東省云浮市,廣東省云浮市鄧發紀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