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茶園土壤中偏堿性會有什么問題呢?
答:土壤堿性即P日值過高,往往伴隨土壤中的鈣含量過高的現象,會造成交換性微量元素的缺乏,茶樹的根系發展會受到抑制,并發生葉色不正常、落葉等現象,宜在根域多施用有機肥,改善各礦物的元素比。
問:林下茶園和不遮蔭的茶園在滋味上有什么不一樣?
答:有合適遮蔭度的茶園,可以避免茶樹受到過度光照,增加土壤有機質并使雜草和病蟲害減少;但過于蔭蔽的茶園,也會導致茶葉減產、增加病蟲害發生的機率。一般而言,林下茶樹比開闊地的茶樹生長緩慢,但林下茶樹的茶葉芳香物質更多,滋味更顯甜美,在茶葉價格上有優勢。
問:茸毛多的芽葉和不顯毫的芽葉各適合制作什么茶?
答:茶芽葉中的茸毛富含多酚類、咖啡堿和羥基化合物,而羥基化合物對茶葉香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一般來說,茸毛多的品種,適制顯毫類的綠茶;茸毛少的品種,適制少毫型如龍井一類的綠茶。而紅茶中,有茸毛品種制成的紅茶優于無茸毛的品種。而白茶一般會選擇大白茶一類芽葉茸毛豐富的茶樹品種。
問:很多茶在精制階段都要復火,是為了提升香氣嗎?
答:紅茶或綠茶在裝箱前,經過最后的烘和炒,提高茶葉香和味,減少茶葉水分,更利存貯保管,稱“復火”。很多毛茶制成品在裝箱前,含水率會增加到8%~10%,誦討復火,使茶葉含水量能夠低于6%。也利于裝箱,不易壓碎,且能緊實。有些紅茶的甜香,就旱誦討復火使香氣發展到那個程度;有些茶的青氣,也會在復火時退掉,達到更好的香氣與醇厚度。
問:什么是腐植質?
答:動植物體含有脂肪、臘質、木質及部分蛋白質物質經過復雜的生化變化后,成為一種黑褐色、非結晶狀的膠體,就是腐植質。腐植質具有強大的吸附和吸收的特性。有機物即為腐植質,可由栽培豆科、禾本科等綠肥作物或施用握堆廄肥來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
問:仔細觀察操捻機上的操捻盤的棱骨有高有低,適合不同的茶類嗎?
答:揉盤的棱骨構造,與成品茶的條索關系密切。棱骨弧形低而寬的適合揉細嫩鮮葉,但揉粗老葉就不易成條。弧形高而狹的適合揉粗老鮮葉,揉細嫩葉則容易揉碎。如果揉盤棱骨可以調節更好。
問:紅茶在發酵時的需氧量多嗎?
答:供氧量是影響發酵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發酵過程中耗氧量大,發酵時單位時間的耗氧量比揉切、萎凋和鮮葉都大得多。同時在發酵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熱量,也須通過通氣量來排除,采用增濕供氧的透氣發酵更利于生產。
問:閩南水仙主產區在哪呢?有什么特點?
答:閩南水仙的主產區是福建永春,具有“湯色亮、香氣足、泡水長”的特點。優良的水仙茶樹品種加上精心采摘和精湛的制作工藝,形成閩南水仙的獨特品質。品質好的水仙要求其外形條索肥壯緊結略卷曲;色澤砂綠油潤間蜜黃,勻整美觀。內質香氣清高,蘭花香顯露;滋味醇厚甘滑;湯色金黃,清澈明亮;葉底肥厚軟亮,紅邊鮮明勻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