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亮



瓷器藝術起源于中國,英文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而從13世紀始,歐洲貴族就對中國瓷器視若珍寶。18世紀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薩克森公國的奧古斯特二世,就不惜以一隊騎兵跟波斯商人交換48件中國瓷花瓶,還找來一名叫貝特格的煉金師努力仿制。
1709年,貝特格終于解開了中國瓷器的秘密,首次燒出全歐第一件潔白透明的白釉瓷器;奧古斯特二世隨即于于翌年開創Meissen梅森工廠,堪稱中國元素浸入歐洲工藝創作最絢麗的智慧之花。308年來不僅成為世界公認的瓷器第一品牌,象征無比尊貴奢華,且始終是歐洲皇室、政要權貴與大明星們追逐珍藏的對象,號稱文藝復興以來最璀璨的裝飾藝術縮影。
而Meissen瓷器的高嶺土合量高達65%(德國小鎮原廠一直把取自山上的瓷土稱“高嶺土”,其發音幾乎與漢語一模一樣),最高窯燒達到1450℃,繪制所用顏料全部來自于獨家研發的萬種礦料秘方,每件瓷器的制作需經80多道手工工序,色彩皆按秘方配置、對外嚴格保密,因此造型精美且色彩繽紛艷麗,被譽為“歐洲的白色黃金”。
歷經三百多年的漫漫藝術洪流,梅森總共創造出超過20萬件的瓷藝作品,從德國君王時代至今,共經歷過六種政治制度的更迭與11場戰爭的洗禮(包含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后劃入東德),未曾停工一天,而充分發揮德國的嚴謹精神,將開廠以來每一種產品的石膏模具共17.5萬個都妥善保存,加上3000種圖案,隨時都可以再生產出三百年前一模一樣的產品。且傭有正統皇室而脈的品牌至今仍屬于國家所有,由德國薩克森州政府獨立管理運營。可以說,梅森不僅是歐洲瓷藝的創始者,也是全球瓷藝的佼佼者,更是德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今年5月13日至6月22日,“CHINAIMEISSEN德國梅森瓷器收藏經典與時尚藝術展”在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盛大展出。除了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g件Melssen珍品,最令人驚艷的卻是Meissen全球最大旗艦店所提供,包括26件瓷藝臻品,以及142件瓷器復原展示18世紀國王餐桌的場景,讓媒體普遍贊嘆為“驚絕艷世”。
而提供多樣珍品的Meissen全球最大旗艦店不在歐洲,而在中國的上海,主人且是來自臺灣的葉佳琪董事長,Meissen大中華區品牌首席代表,中國大陸唯一總代理。
葉董說作為培訓技師的梅森繪畫藝術學校建于1764年,堪稱世界瓷器史上首創,瓷器的每一位彩繪或造型師都必須經過數十年的藝術與技術培養,因此梅森瓷器三百年來價格始終貴如黃金,就連一個普通咖啡杯也要近百歐元,但收藏價值極高,多年來且不斷持續增值,例如當年的奧匈帝國皇后茜茜公主曾收藏數干件梅森瓷器,今天都已翻漲數十倍以上,總價值超過幾干萬歐元。而2005年佳士得也曾以560萬歐元拍出一對1730年精制的瓷塑“白鷺”,其價值可見一斑。
葉董說Meissen做的就是將瓷器元素現代化、摩登化,結合當下的潮流和設計理念。尤其看到中國市場近年對高端質量牛活的追求不斷升溫,而毅然決定引進品牌,經過多方奔走并游說德國高層,終于在上海鬧區最具文化氛圍的“衡山坊”獨棟三層建筑,打造Meissen全球最大旗艦店,并于2015年5月正式開幕。
將凝聚308年德國人文精粹的臻品帶回中國,不僅堪稱“榮歸故里”,更為全球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高級定制服裝、精美配飾、瑰麗珠寶以及精品家居、藝術珍藏品系列等全方位體驗。其實Meissen進入中國市場主要定位于“無法仿制的瓷器藝術最高價值領域”,并以國際奢侈品牌亮相,因此上海旗艦店除了精美藝術品外,家居與珠寶、首飾、鐘表等也是重要的展示部分。
步入一樓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Meissen創辦人奧古身科寺二世的畫像,以及舉世聞名的“藍劍交鋒”標志,商標源于當年薩克森公國國徽,經歷了300多年的歷史變遷,成為了陶瓷收藏家眼里經典中的經典。一樓展示梅森珠寶、絲巾、鋼筆、禮品等最基礎、也是接觸大眾的輕松易購產品,作為在消費層次的入門款。一樓還設有中國茶室空間,讓西式風格與中國文化在此交會,從而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并提供頂級訂制雕刻的服務,兼具獨立個性與品味。
二樓則展示全系列超過3。種不同圖騰與功能的餐瓷,除了展現歐洲皇家用餐的生活習性,也設立了相當于會客功能的咖啡室,讓客人坐下來與品牌做溝通交流,產生思維的碰撞。葉董進一步說空間也可以舉辦小型沙龍活動,專屬預約、私密并兼顧質感,催生人文火花與藝術結合。
至于三樓,展示的是整個Meissen Home的概念,包括起居室、餐廳與臥室的設計,加上一個畫廊,用來展示頂級歷年限量收藏品。
除了致力推廣梅森瓷藝精品,葉董也不忘將中國元素直接浸入歐洲頂級的工藝創作,交集出絢麗的智慧之花。例如2016年特別邀請中國當代權威藝術家周春芽與梅森合作推出“桃花綠狗瓷藝系列”。號稱“中國當代的奇花異草、新表現主義的中西融合象征”的大陸藝術家周春芽,前衛狂放卻飽合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四十年來創作不斷轉折變化,尤以“綠狗”與“桃花”等標志性的系列作品最受矚目。兩者的結合更堪稱全球藝術界最璀璨的跨界火花,限量產制的“桃花綠狗瓷藝系列”甫推出即搶購一空,堪稱中西交流的佳話。
在二樓琳瑯滿目展示的餐具與茶器之間,一組仿佛宜興產制的紫砂壺吸引了我,不過葉董卻說不是紫砂,而是梅森在尚未揭開瓷器密碼前所制作的StoneWare,也就是將陶土高溫燒瓷化、介于陶與瓷之間的“炻器”,中國古籍稱為“石胎瓷”,為早年陶器向瓷器發展的過渡階段產品,今夭在梅森則稱為“巧克力瓷”,看官可千萬別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