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世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也愈來愈嚴重。環境治理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首要問題,我國政府也正在大漲闊斧地進行改革,可持續發展戰略,各種節能電氣的產生,純電動汽車的研發等等,無一不顯示著政府對環境的重視程度。教育也是一樣,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要共同努力共同保護環境。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理教學;環境教育;環境問題
一、 前言
高中地理滲透環境教育就是通過課堂上的教育的方式普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讓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高中的地理內容很多章節都和環境問題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應該以課本為出發點,結合現實生活,幫助學生建立環境保護意識。文章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展開論述,希望對讀者有一定的幫助。
二、 高中地理滲透環境教育的意義
學習地理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學會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生存的家園。高中地理滲透環境教育是十分有意義的。教師要教學生保護環境,基本就是要學好課本上的知識,一方面,只有對知識掌握得足夠全面,才能知道我們的環境存在的問題,才能去著手保護環境,所以滲透環境保護可以讓學生很好地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另一方面,滲透環境教育可以讓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做一個有責任的良好青年。
目前我們的環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保護環境變得刻不容緩,高中地理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已經是箭在弦上,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要從小樹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理念,高中課堂可以把所學知識和保護環境做很好地結合,學生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學以致用,既可以達到鞏固的作用,也可以促進學生學習,達到雙贏的局面。
三、 高中地理教學滲透環境教育的方式
(一)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高中地理的教學是多種多樣的,在課堂上滲透環境的教育可以與課堂知識相結合,教師可以利用現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環境的變化和產生的影響。另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環境污染,例如污水的隨意排放,工廠排放出的大量黑煙,河流中的垃圾,海洋生物的慘境等等,通過多樣化的視頻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例如教師在講解“土壤的形成和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土地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的畫面,以及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沙漠走失的資料等等,讓學生意識到土壤的重要性,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應對的解決方式,讓學生以實際行動參與到保護環境的隊伍中,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二) 利用課外活動滲透環境教育
除了在課堂上對學生滲透保護環境的教育以外,課外活動也是幫助學生增強保護環境意識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可以利用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為背景,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自主發現我們的環境問題,喚醒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并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有關環境保護的活動和公益組織,從小事做起,比如不亂扔紙屑垃圾,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節約用電用水,從自身做起,做保護環境的衛士。
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植樹節等等法定節假日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在活動中,就地球的溫室效應、酸雨等情況與學生展開討論,和學生一起討論全球變暖的危害,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等等,應提出可行性的措施。一方面幫助學生復習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另一方面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環境的變化以及潛在危機,讓學生意識到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意義。
(三) 開展保護環境知識競賽
開展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競賽是增強學生保護環境意識的重要方式之一。學校可以每年定期舉行有關保護環境的知識競賽,利用學生好勝的心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地理知識,有關保護環境的知識,并且要制定有效的獎勵制度,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勁頭,讓學生把環境保護當作是一種榮譽,積極參與其中,讓我們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同時學校領導要注意,知識競賽的難度要符合高中生的水平,不易過難,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在每學年結束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年學到的知識組織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論文大賽,例如在高一結束以后,教師可以根據章節“自然環境和自然災害”讓學生針對身邊的自然環境災害和解決的具體措施開展論文競賽。并鼓勵大家根據最后制定的措施積極去保護環境,讓學生做保護環境的先鋒。
(四) 結合國家政策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高中課堂滲透環境教育不能閉門造車,要根據國家的政策和法規,及時做出調整,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的教育。現在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環境的保護,每年都會做出很多有關保護環境的具體措施,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把這些措施根據不同的章節內容滲透給學生,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更多的國家政策動向,也可以緊跟國家的腳步去保護環境,做到不落伍緊跟祖國步伐。
例如2013年制定的《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教師在講解“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這一節的內容時,可以結合國家政策對學生進行滲透教育。讓學生在充分的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后,了解國家對大氣的重視,以及國家制定的具體措施,指導學生在生活中結合國家政策積極參與,從小事做起,保證不做違反國家政策的行為,同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積極傳播,讓保護環境成為每一個人的責任,共同努力,使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加美好。
四、 結語
在高中的地理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教師要有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環境問題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保護環境更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有的責任,保護環境是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進行環境教育不僅僅是保護了我們的家園,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們每一位中學生的道德素養和建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這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財富。
參考文獻:
[1]郝玉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J].文理導航(上旬),2018(01):71.
[2]楊陽.新環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改革路徑探索[J].好家長,2017(64):120.
[3]宋傳岡.論環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導學,2017(29):4.
[4]林建.淺析環境教育與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結合[J].考試周刊,2017(63):138-139.
作者簡介:
黃容,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