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物理的教學地位日益提升,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隨之提高,逐漸由單一的知識理解轉向為多元的能力培養。為了落實這一目標,我引入“導學案”模式,借此改變學生固有的學習模式,在傳統基礎上突破創新,以此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能力培養。本文將結合教學經驗,圍繞導學案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的運用,從能力培養、興趣激發以及思維發展等方面具體闡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導學案;策略
“導學案”,是建立在教師個人備課基礎上,對教案進行可行性、有效性研究,將素質駕馭、新課程標準要求作為基礎制定的一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策略方案。將其運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就能從根本上轉變學生學習觀念,由“我要學”轉變為“我會學”的模式,以此激發學生,讓其在任務帶領下明確目標,積極探知,以此落實教學目標。
一、 引導探究,培養自主能力
導學案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學習內容的引領上,更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初,借助任務與問題激發學生,讓其在興趣驅動下進入學習,有計劃、有目標地展開。這樣,不僅明確了學習目標,還提供指導評價的平臺,便于我們及時監控、調整。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不注重導學,習慣開門見山。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興趣就會下降,并且逐漸喪失自主探究的能力,對此,就要借助導學案改善,借助問題驅動激發學生參與意識,讓其主動探究,充分融入教學活動。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在設計教學時,我會格外注意,給學生提供思考、討論的平臺,讓其在良好氛圍中積極學習,以此優化探究,讓思考更具方向性,進而提升課堂效率。在教學“庫侖定律”時,考慮到這是重難點,我就借助導學案設計這樣一個問題:根據庫侖定律公式可以推斷,當r→∞時,有F→0,在r→0時,有F→∞,這種說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這樣一來,就結合新知引發思考,讓學生在理論基礎上深入思考,嘗試借助探究得出結論,加深認知。在討論過程中,學生觀點不一,可見部分學生對這一重點沒有完全理解。意識到這一問題時,我就結合這一題從條件出發引導學生思考,讓其自主總結,得出結論。
通過這樣的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思維,讓其結合新知深入思考,還引發認知矛盾,讓其在新知基礎上積極探索,在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深化理解,促進能力提升,在落實目標的同時達到提升教學效果。
二、 突出主體,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學習真正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刻意識到這一點,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能動性,做好組織、引導的工作,以此落實課堂目標。在實際教學中,課堂時間有限,知識講解不能面面俱到,這時需要借助導學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以此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
導學案在新課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激發了學生求知欲,還增強其自主意識,讓其在問題驅動下積極探究,以此促進互助,達到預期目標。在設計時,不僅要結合實際,更要落實新課改“少教多學”理念,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最大化發揮能動性。在教學“動量”內容時,我設計了以下問題:一個質量是0.2kg的鋼球,以5m/s的速度水平向右運動,在碰到障礙物后被彈回,并沿著同一直線以5m/s的速度水平向左運動,問:碰撞前后鋼球的動量有沒有變化?變化了多少?對于這一問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由此可見沒有完全理解動量的概念。于是,我就由此展開討論,借助多媒體將學生的計算過程呈現,并且邀請相關學生上臺講解,演示思路。這樣一來,學生對比自己的導學案很快便知道錯因,及時改正,完善認知體系。之后,我會講解正確解法,針對學生在思考中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以此化解認知矛盾,鞏固正確算法,給學生解疑答惑。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過程中明確了知識要點,并且清楚了自己的能力,及時解決問題,要更好地狀態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這樣一來,不僅梳理了知識脈絡,更在探究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
三、 加強引導,提升思維品質
導學案不僅能輔助教學,其優越性更體現在豐富引導上,給學生提供思維方向,以此優化探索過程,達到預期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我會充分利用這一點,結合學生現狀展開合理引導,對于講給的知識點不再重復,而是注重未解決的問題強化引導,以此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層次性。
實際運用時,我會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先讓其獨立思考,之后組織討論,在小組內交流,讓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機會。之前,我借助導學案帶領學生探究過這樣一個問題:質量相同 的A、B兩球在光滑水面上均向右沿同一直線運用,A球的動量為PA=9kg·m/s,B球的動量是它的13,問:當A球追上B球時發生碰撞,則碰后A、B球的動量可能值是多少?考慮到問題難度較大,學生獨立思考難以突破,我就借助導學設問引導:(1)該系統是否遵循動量守恒定律?(2)A、B球碰撞前厚動值均為正值,這意味著什么?(3)兩球碰撞前后的動能遵循什么規律?這樣一來,學生就能跟隨引導逐層深入,最終得出正確答案。
對于這類題目,要經常性開展討論,集思廣益,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讓其在迎難而上,在不斷思索的過程中培養能力,提升素養。在批改反饋的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對這類題目有思考的痕跡,抓住這一點我就會沿著其思維引導,破解障礙,促進其思維提升。
總之,導學案的運用是促進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還能調動其積極性,讓其在問題引領下積極思考,打破傳統“滿堂灌”教學模式,給學生物理探究開辟新天地,以此提高課堂效率。
作者簡介:
申仁智,江蘇省如皋市,江蘇省如皋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