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效遐
摘 要:教育的對象是一個個天賦異稟、性格志趣迥異、思想品格不斷變化的人,作為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只有在整個教育生涯中不斷地研究學生的心理,加深心理學知識,努力做到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才能夠成為教育工作真正的舵手。
關鍵詞:問題學生;教育;愛
回首18年的從教經(jīng)歷,見過的、教育過的問題學生不在少數(shù),各不相同的學生,形形色色的問題,終能迎刃而解。如今細細思量,無非是“愛”字當頭,對癥下藥;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激勵為主;尊重生命,寬嚴相濟;家校聯(lián)手,雙管齊下。
一、“愛”字當頭,對癥下藥
每一個問題學生都有形成的原因或者心結。作為老師,作為班主任,我們是孩子在校的依賴,我們要關愛、呵護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他們還是孩子,他們的內(nèi)心還很脆弱,肩膀還很稚嫩,他們的成長時時需要愛的澆灌。問題學生更是如此。學習上、生活上,我們要對他們更多一些關愛、鼓勵,對他們的教育要更講求策略。課堂內(nèi)外,多與他們交流,努力取得他們的信任,傾聽他們的心聲,將心比心,用愛喚醒愛。
有病就得治病,心病也是病。望聞問切,對癥下藥,必不可少。
“望”,即多觀察,察言觀色。表情眼神最能透漏他們的心思;多關注他們的待人處事,捕捉訊息,找準切入口,旁敲側擊,循循善誘,將問題隱患排除在萌芽狀態(tài)。
“聞”,即多打聽,了解心聲。從孩子的朋友、同學、其他老師、家長處了解他的心結所在,以便對癥下藥;多傾聽,當孩子犯錯時,先靜下心來傾聽,聽事由,聽心聲,找出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法,既教育孩子,又保護孩子的自尊不受傷害。
“問”,即多詢問,尋找癥結。問的方式很關鍵,直接質問,孩子的反感叛逆心理一定會讓你無功而返;由孩子關心的人、事談起,談心事,平等、隨意;或假定別人的問題讓該問題學生分析、思考,提出解決方法,引導其換位思考,從而疏通心結。
“切”,即多分析,制定藥方。在前面“望”“聞”“問”的基礎上,綜合分析孩子問題的成因,準確把握孩子成長的脈搏,從而為他的成長制定一劑科學、合理、飽含“愛”的教育良方。
二、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激勵為主
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捕捉,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孩子都有表現(xiàn)的欲望,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作為一名教師,育人應是首要職責;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名德育工作者,更應摒棄唯分論的偏見,及時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身上或隱或顯的優(yōu)點,用心搭建孩子展示的平臺,時時關注、指導,適時予以肯定、表揚,那么,孩子會如封凍的種子,在你賞識的陽光下,將春天綻放。
不是好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壞孩子該遭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越變越糟!生命之花,在賞識中開放,在抱怨中枯萎。老師應用一雙“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慧眼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性格中的閃光點,將其擦拭,育其滋長,也許,一朵朵萬紫千紅的鮮花會在賞識中綻放。
三、尊重生命,寬嚴相濟
閑適的課余抑或在課間鍛煉的口號、節(jié)奏明快的韻律操中,我們常常感嘆生命的多姿多彩、神奇美妙。細看每個孩子,外貌、秉性、興趣、喜好各不相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喜怒哀樂,皆呈現(xiàn)出生命的本真、純潔。于是,你不得不感嘆:每個孩子都是精靈。換位思考,即使他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在他們家人的眼中,卻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明珠,他們承載著每個家庭的未來和藍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每個孩子亦都有缺點。寬嚴相濟應是我們對待每個孩子的準則。用心改變他們的缺點,一如我們用心欣賞他們的優(yōu)點一樣。寬與嚴的標準就是尊重。一旦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就會認可你對他的愛與責——改變源于尊重。
四、家校聯(lián)合,雙管齊下
問題學生必與一個問題家庭有關。學校教育雖有扶正、引領、影響學生的重大作用,但家庭這個啟蒙根據(jù)地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可以用“根深蒂固”來形容了。教育一個問題學生,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家庭的問題所在,為了孩子,獲得一個家庭的支持,帶動一個問題家庭的改變,那么,我們教育工作者真是功不可估了。
博,好動,貪玩,厭學,叛逆,電腦迷。終于,因為伙同同學吸煙,到了不可不叫家長的地步。經(jīng)過了解,博的母親車禍去世,爸爸精神頹廢,貪圖玩樂,對孩子關愛太少,甚至不聞不問。博常在爺爺奶奶跟前,孩子媽媽去世后,更加溺愛孩子。從四年級后,他的成績一路下滑,學習習慣退化為貪玩習慣,一個好孩子也變成問題學生。
看到孩子的墮落頹廢,聽到他多次吸煙,每次吸煙都超過5支的事實,家長痛心疾首。孩子的姑姑特意從外地回來(姑姑對他關愛有加,時時關注,有意彌補孩子缺失的母愛),陪同孩子面對事情,解決問題。孩子的父親自責,羞愧難當。在檢討、反思、感恩信的梯度教育時,家長積極協(xié)助、配合老師,同步要求,不斷引導,孩子不僅認識了錯誤,而且尤其珍惜回歸班級的不易,學習用心了,品行規(guī)范了許多。
孩子的爸爸在經(jīng)歷了這件事后,亦是幡然醒悟;為了孩子,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像樣的家,應聘為公交隊的司機,生活規(guī)律,工作負責,關心孩子。這無形中,給孩子以正能量感染,孩子心態(tài)逐漸陽光,生活目標逐漸明朗,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是啊,教育孩子本就不是教育工作者一方的責任,只有家庭、社會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
參考文獻:
[1]黃正芳.做無怨無悔的擺渡人[J].家教世界(創(chuàng)新閱讀),2013(16):43-44.
[2]黃家和.“問題學生”的教育與轉化[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3,20(3):95-9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