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
摘 要:以生活化教學這一先進理念為討論切入點,從課堂導入生活化、知識講解生活化及作業布置生活化三個方面入手,圍繞生活化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學科中的運用展開了一番探索。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課堂導入;知識講解;作業布置
新課改理念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推行催生了諸多貼合實際情況的教學理念,生活化教學便是其中之一。所謂生活化教學即是指教師積極挖掘與所教授內容密切相關的生活素材,進而促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圍中實現對所學知識點更深刻理解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的恰當運用效果頗豐。以下,我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展開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大量的教育實踐已證明,越是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內容越能激發起他們的濃濃學習興趣。鑒于此,在課堂導入環節適當融入與學生社會生活相符的學習素材,勢必能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其注意力,進而促使他們自覺且積極主動地融入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中。
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這節內容時,我并沒有急于向學生講解折射的定義及運用等具體物理知識點,而是首先引導他們回憶了如下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有趣現象:將一根完好無損的筷子放
到盛滿水的碗中,這時會驚奇地發現筷子變“彎曲”了;玩耍時,往視線看到魚的位置叉魚往往會讓魚溜走,但往視線看到魚的位置下方叉則能成功叉到魚……這些都是初中階段學生現實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但卻很少有人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
么。也正因為如此,這些貼合生活實際情況的問題一經拋出就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趁勢,我及時啟發道:“‘光的折射這節內容中蘊含著上述問題的答案,大家有沒有興趣跟著老師一起認真學習呢?”回應我的自然是學生異口同聲的“想”。如此一來,借助生活化的課堂導入便將學生原本對問題探究的興趣巧妙轉移到了對“光的折射”這節內容的學習上來,而這顯然為他們高效學習相關知識點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知識講解生活化,深化學生的物理學習認知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由直觀思維逐漸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關鍵階段,抽象思維尚未真正發展成熟,在學習活動中更傾向于依賴自身的直觀思維,這一認知特點便使得他們在學習一些稍顯復雜、抽象的知識點時面臨著極大的困難與挑戰,實際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
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恰當運用卻可以很好地改善上述教學現狀,即生活化的知識講解能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學生的物理學習認知。我自身的物理教學實踐便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例如,“汽化和液化”這節內容同時涉及“汽化”和“液化”兩個物理概念,學生理解、記憶起來稍顯困難。針對這一情況,我便結合學生實際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輔助他們進行理解:衣柜里用來驅趕蟑螂的固態樟腦球經過一段時間后消失變成氣態的過程,便稱為升華;寒冷的冬天,玻璃窗的內表面通常會有一層薄薄的冰花,水蒸氣原本為氣態,其固化為小冰晶的過程,便稱為凝華……結合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學生便能產生直觀且清晰的認知: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做升華;物質直接從氣態變成固態叫做凝華。如此這般,不僅輕松營造了熟悉、親切的學習氛圍,而且學生記憶起來也格外深刻,掌握得更加牢靠,生活化知識講解的效果一舉兩得。
三、作業布置生活化,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不僅僅是為了死板地進行記憶,而是要求學習者能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即能利用所學知識更好地服務自身社會生活。鑒于此,培養、發展學生實踐運用知識的能力被越來越多的基層教師提到教學日程上來。
布置生活化的物理作業顯然有助于上述教學目標的更快落實。對此,我在自身的教育實踐活動中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學生反響異常良好。例如,在學習了“聲現象”這章內容之后,我便結合現實生活中日漸明顯的噪聲現象為學生布置了一項課后作業:利用所學物理知識,想出防止噪聲污染的有效對策。這項作業別出心裁,與以往單純要求學生做練習題的形式大不相同,此外,又與其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參與熱情及積極性。學生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物理知識提出了諸多防止噪聲污染的有效方式方法。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汽車發動時會發出巨大的響聲,針對這一情況,可以在汽車排氣管處安裝消聲器,減弱其發動時產生的噪聲污染;
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部分道路兩旁會有居民區,來往的車輛會對居民的正常作息產生不良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可以在道路兩旁設置聲音屏障,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車輛行駛時所產生的噪聲污染;
在人耳處減弱:車間操作時往往會伴隨有轟隆隆的機器聲,長期工作在車間將對人耳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工人在操作時可帶上耳塞、耳罩等保護工具,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機器操作時所產生的噪聲污染;
……
由學生所想出的種種應對噪聲污染的對策來看,他們不僅掌握了聲音的產生、傳播、噪聲的概念等相關物理知識,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懂得了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社會生活之中。這充分證明了生活化的物理作業對于提升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的積極作用所在。
生活是學科知識的來源與最終歸宿。由此出發,我們初中物理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將生活化教學理念運用到自身的教育實踐活動之中,如此,才能在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無窮價值的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具體物理知識點,進而謀求效率與質量兼具的高效物理課堂。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