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登龍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也在不斷更新和優化。在化學教學中,把趣味化學實驗的方法引入課堂中,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對化學的積極性,鞏固學生的化學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化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趣味化學;實驗
化學的應用性是非常強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和思考能力。學習化學離不開實驗,有效的化學實驗對化學教學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化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制定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案,可以增加化學教學的趣味性,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就趣味化學實驗的作用展開了幾點探討。
一、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為學生講解實驗原理和化學概念后,教師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親身參與到實驗中來,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印象,可以更好地鞏固相關的知識。例如:在鈉和水的反應實驗中,化學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組,并安排學生自己動手準備實驗器材,比如水槽、水杯、鑷子、試管、鈉等。在實驗之前,教師應為學生講解實驗涉及的相關事項,也就是實驗原理、操作順序以及注意事項等。然后為學生示范:用鑷子夾起一塊鈉,置于試管口下方,然后采集倒扣在水槽中的試管中的氣體,并取出試管移向火焰,然后觀察現象。在做完示范后,教師可以指導各組的學生操作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意見,教師應及時予以解答,適時地加入相關的知識點,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實驗。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正面評價,可以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更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融合課堂實驗與課外實驗
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把課堂中學習的化學理論知識和親身探索的化學實驗成果結合起來,從而有效加強學習積極性和實驗動手能力,最終提升化學成績。除此之外,化學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適當地進行課外延伸,把課堂理論和課外實驗有機結合到一起,使學生對化學更有積極性,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實驗中來,分析化學實驗產生的現象和相應的結果,營造出輕松活潑的化學實驗教學氛圍。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化學理論知識,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學的教學質量。此外,教師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以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實驗知識。比如可以為學生布置家庭化學實驗,讓學生可以在家里完成一些簡單的小實驗。例如,在學習“酸的作用”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在家使用食醋清潔廚房的污垢。學生不但可以幫助家長做家務,還在此過程中學到了化學的新知識,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化學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可以直觀地體會到化學知識中蘊藏的奧妙[1]。
三、創新化學教學方法
把趣味化學實驗應用到初中化學實驗中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積極性。教師不論運用哪種教學方法,都應明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起到的只是點撥和引導的作用,教師應當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然后思考并解決問題,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加強自主思考能力,并通過相互交流的方式加強團隊合作能力。比如,教師在講到關于硫酸的相關知識時,在對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后,學生清楚了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這時可以針對這一現象開展趣味實驗:教師讓學生每人備好一張白紙,自己動手用器材把一滴硫點到白紙上,然后觀察產生的現象并進行闡述。教師在演示完硫酸的腐蝕性實驗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動手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提高化學成績,從而提升化學教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2]。
四、教師應注重教學觀念的創新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不單是為了向學生演示實驗步驟的實驗結果,還可以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觀察以及探索能力,并自主地對化學實驗現象展開思考和分析,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意識,幫助學生有效地吸收和掌握相應的化學實驗知識,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教師應當對傳統化學實驗教學展開改革,不再局限于教師在講臺上講解理論知識,而學生埋頭記筆記;教師自己在講臺上做實驗,而學生只是在底下觀看。針對這樣的現象,教師應當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趣味化學實驗當中,體會實驗帶來的樂趣,明確學生在化學教學和實驗當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可以解放思維,對趣味化學實驗中產生的現象和疑問進行相應的思考并尋找解決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化學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可以借助巧妙的化學實驗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培養杰出的化學人才。
參考文獻:
[1]任美亞.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版),2016(11):85-86.
[2]張翠華,郭紅偉.實驗探究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1):108-11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