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需要合理運用多媒體的工具,增強課堂的吸引力,拓寬學生眼界,培養學生的自學和探索能力,但也要避免不假思索地貿然使用多媒體,結合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方式,尋求運用多媒體與激發學生想象力之間的動態平衡,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多媒體;想象力;探索;平衡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生極容易接觸到除課本以外的知識和領域,獲取除了書本所講內容以外的知識,因此,如何在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對多媒體的合理運用是必然趨勢,也是提升教學效果應有的解決方案。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必要性
1.增強課堂的吸引力
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愛好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把握知識的意愿。”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枯燥的板書和填鴨式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極其有限,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極短,加之語文課以文字為主,形式變化較少,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很差。通過運用多媒體,可以通過視頻、圖片、網絡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眼睛、耳朵、大腦,使學生在課堂上一直處于活躍狀態,保持對教學內容的持續關注。
2.拓寬學生眼界,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小學語文課的課文多從許多名著中節選某一個或某一些段落作為教學內容,學生能夠從課文中獲取的信息有限,通過結合多媒體和互聯網,可以使學生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所學內容,拓寬知識面,增強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課文《少年閏土》中,如果單純根據課文理解,學生可能形成對閏土這一形象的固化理解,認為他只是插圖和課文中所描述的那種形象,但通過結合多媒體,教師可以結合話劇、照片、原著中的其他內容向學生介紹閏土這一人物的前世今生,使這一人物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增強學生的理解。
3.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和探索能力
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講解、學生被動聽講為主,課堂互動有限,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較差。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多媒體,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在教學中主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課文《世界名城》時,教師可以在上一課教學結束后給學生安排課后任務,讓學生在課后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搜尋關于其他課文中沒有介紹到的名城資料,自己尋找合適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的誤區
1.過于依賴多媒體,完全忽視傳統教學方式
語文課不同于其他課程,語言是語文的靈魂,課文是教學的依托,然而有些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教學,甚至在語文教學中完全脫離課本進行教學,實則是舍本逐末。如果只是簡單地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以圖片、聲音、視頻代替文字和閱讀,會導致學生文字理解能力的弱化,削弱學生抽象思維和想象的能力。例如,在課文《百鳥朝鳳》的教學中,如果給學生播放百鳥朝鳳的視頻,會嚴重局限學生的想象空間,相反,如果只是播放《百鳥朝鳳》的音樂,讓學生聽音樂的同時閉上眼睛展開想象,將多媒體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反而會達到1+1>2的效果。
2.不因“課”制宜,不假思索地使用多媒體
許多教師認為在互聯網和多媒體時代,課堂上不利用多媒體就完全落伍了,因此為了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完全不考慮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事實上,并非所有的課文都適合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尤其是古詩詞類課文,需要學生通過閱讀感受精煉的文字所展示出來的美及其所蘊含的深層次內容,突出學生自己對詩詞內容的理解,如果把多媒體強加在內,反而產生局限性,弱化了教學效果。
三、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運用多媒體
1.在運用多媒體與激發學生想象力之間尋求動態平衡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進行,突出在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共情體驗,產生對課文的獨特理解,從而完成對文字、人物、情節的完整體驗。但部分教師容易一用到底,將課文中講述的景色、人物、故事情節逐一呈現給學生,鋪滿的多媒體教學擠壓了學生獨立思考和想象的空間,固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課文《五岳之首 泰山》的教學中,如果在教學中直接展示泰山的照片,固然能使學生感受泰山的恢弘,但卻限制了學生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如果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在自己腦海中想象泰山的景色并進行描述,再展示泰山的圖片加深印象和理解,反而會達到更好的效果,也通過先想象后運用多媒體的方式達到了運用多媒體和激發想象力之間的動態平衡。
2.講求實效,避免“形式主義”
多媒體只是教學的形式之一,并非唯一能夠證明教師教學能力的形式,教師應當結合具體課文具體分析,使用最適合的教學方式。通過運用多媒體,可以創設學習情境,例如課文《月光曲》《高山流水》等與音樂有關的課文;通過運用多媒體,可以縮短時空限制,例如課文《第一場雪》《圓明園的毀滅》,通過視頻和圖片展示,可以使學生更真實地感受所學內容;通過運用多媒體,可以突破教學難點,例如課文《背影》,運用多媒體展示可以使學生更真切地感受父親背影的幾種不同形象。
綜上,多媒體直觀形象,包含各種形式的信息,將它合理地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多種能力,改善課堂教學效果,與此同時,也要注意運用多媒體的局限性與傳統教學的平衡,以期揚長避短,為教學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馬金鳳.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
[2]張翠煥.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1).
作者簡介:吳婧(1985—),女,山東天寶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