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耀江
書籍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圖書室又是知識的寶庫,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課堂,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圖書館(室)的建設是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陣地,對于保障教學、服務教學、改善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笨梢妼W校圖書室的建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但是當前學校圖書室建設存在著種種弊端,特別是農村學校圖書室的建設,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小學圖書室建設的現狀
根據我校圖書室建設的情況,結合我多年管理圖書室的經驗,我認為農村小學圖書室建設存在以下問題:
1.認識缺位,重視不夠
農村學校大多領導受愈演愈烈的“應試教育”的影響,功利主義思想泛濫,為了片面地追求升學率,不惜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封閉起來,更有甚者擔心學生課外閱讀會浪費學生學習的時間,以教材為中心,在片面、自以為是的教育理念支持下關閉圖書室,只有上級領導檢查時,搞搞衛生,編編閱讀記錄,敷衍了事。在課程編排上,閱讀課沒有被計劃在內,有些學校雖然課程表上有所體現,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弄虛作假,上成了其他課程,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學生僅有的自由支配的課間和課外活動時間也不同程度存在著縮水。學生忙著做老師布置的作業,無暇顧及課外的閱讀。另外,家庭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家長寧可花錢買各種各樣的玩具,也不給孩子挑選基本圖書。他們認為課外書是“閑書”,考試又不考,看了只是白白浪費時間,還不如娃娃寫幾個教材上的生字、詞語。由此缺位的認識,導致孩子對閱讀失去了興趣,嚴重地制約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藏書量少,圖書陳舊
由于農村大多數學校地域偏僻,生源不足,按學生比例劃撥的公用經費捉襟見肘,再加上學校資金投入不均衡,導致學校圖書室圖書更新速度較慢,唯一更新的途徑就是統一的政府采購,仍然按照學生比例采購,農村學校稀少的生源導致每次更新的圖書也不多。還有就是收藏的用過的套題、教案等,而隨著課程的改革,教材的內容不斷發生著變化,這些資料已經失去了參考價值,但為了增加藏書的數量,為了應付檢查,仍然大量保存著這部分陳舊,甚至發黃的圖書。不敢否認,這些書籍的存在不僅實現不了應用的價值,而且還有誤導學生的作用。
3.缺少專業管理人員
目前,大多數農村小學管理圖書的人員大都缺少理論水平和工作實踐能力,整個圖書室的書籍凌凌亂亂,各類圖書擺放雜亂無章,不能正確地對文獻書籍進行正確分類、上架,不會科學管理。學生借閱時不能“為人找書”,更不能“為書找人”,將圖書室的各種書籍推薦給最需要的教師和學生,發揮不了藏書的資料作用。甚至有時疏于管理,懶于管理,圖書室不能隨時為師生開放,不能全方位、準確有效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農村小學圖書室建設的對策
1.轉變觀念,加強認識
各級教育主管部分和學校要貫徹落實好《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把學校圖書室建設納入學校重點工作,運籌帷幄,統籌規劃。努力完善圖書室的建設,逐步建設成設施比較齊全、功能比較完備,能比較順暢運轉,便捷地服務于廣大師生,把圖書室打造成高效的育人陣地和推動新課程改革重要課堂,徹底改善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落實全人閱讀,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并有效地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2.開放閱讀,提高素質
首先農村學校圖書室最好實施專人管理,全天開放,確保每個學生、每位教職員工充分利用閑暇時間隨時能查閱資料,借閱資料,一切能科學合理、快捷流暢地進行,并且還要精簡借閱圖書繁瑣的手續,能夠高效地為廣大師生服務。其次創新圖書借閱方式,將圖書資源布置到樓道,甚至走進教室,在班級創建圖書角,讓學生自主管理、自主借閱,將豐富的圖書資源服務于課堂,促進師生便捷、有效閱讀。最后學校要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學校拓寬渠道,利用網絡和其他培訓的方式增強管理人員的綜合業務能力,使其能夠高效地服務于廣大師生。
3.開展活動,提升素質
農村學校要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墨韻書香校園,開展經常性主題讀書活動。如我校創建了“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親子共讀”等活動,把閱讀納入了課程管理,利用每周三的課外活動時間,集中統一開展。學生在舒緩的輕音樂聲中,暢游在書的海洋中,汲取知識的養料,我校還每年舉行一次大型的“經典誦讀”活動,以活動為契機,以活動為載體,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受到熏陶感染,獲得獨特體驗。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在讀書中汲取營養。在讀書中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讀書中積累詞匯,提高寫作能力,在讀書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總之,要完善農村小學圖書室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存在許多的困難,但相信只要我們充分重視、精心籌劃,我相信我們還是可以獲得突破性的進展,讓其成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