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摘要: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是保障飛機安全的基礎保障,也是民航飛機安全飛行的前提。受現階段飛行器技術的提高和飛機維修以及配套設備維修工作的復雜度影響,維修管理中對現場維修質量的監管顯得尤為重要。從國內對民航飛機維修管理現狀分析來看,維修中面臨嚴峻的質量問題,需要對相關問題進行適當解決并最大限度的為飛機運行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
民航飛機是一切非軍事用途的飛機,也是現代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飛機零部件及其相關設備技術水平的提高,現場維修質量監管作為重要部分,是民航飛機正常有序運行的重要保障。當前國內研究中,維修質量現場監管受維修人員專業素質、維修流程、工藝流程、技術、責任和檢測等因素影響,一度面臨著嚴峻的問題。而針對問題的解決路徑和措施探尋,一度成為當前民航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有必要將其提上日程,才能及早獲得穩健發展。
一、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現狀
維修人員專業性欠缺。一方面受科技進步和知識面發展影響,另一方面受人才培訓方面欠缺因素制約,需要在維修及其工作分工中,以提升維修人員專業性為己任。對機電維修工作而言,轉業操作人員和完備的維修流程的欠缺,無疑增加了飛機飛行隱患。
維修流程有待規范化。無論是維修工作內容、工作量、日常維護,都需要做在運行之前,尤其需要在早期建立維護程序和維護系統,以滿足大規模網絡運行條件下設備維護需要。在航空維修的格局及其工藝流程順暢化布局中,受飛機修理溝槽長度、牽引電機在車輪底座解體后運輸到飛機維修基地維修的距離等因素制約,流水作業檢修模式工作欠缺科學性和規范性。
飛機維修技術局限于傳統維修技術的老路,缺乏創新奮斗的堅實土壤。在飛機及其設備更新換代赫爾生命周期變動中,小部件的安全性有待在技術上進一步強化。在現有的維修質量現場施工方面的技術水平很難與現實維修技術發展水平相匹配,無形之中影響了飛行設備的安全。
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責任意識不強。一方面對工作分區和任務的重視度不足,另一方面維修工作安全及其責任意識淡薄,對機械事故和維修事故的辨識度不高,維修責任意識和心理責任意識不足。
維修檢測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對維修人員的考核流于形式,在飛機安全隱患及其相關檢測標準審批中,不夠明確具體,尤其欠缺深入細致考核機制。
二、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應對路徑
鑒于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問題,實施相關應對措施加以強化解決,勢必在航空維修質量管理整體上下功夫,才能確保現場管理符合相關基礎要求。
(一)維修團隊素養建設
維修的專業要求,需要團隊在電子設備、計算機、軟件等綜合技術應用上下功夫,才能及早以專業知識和技能完善團隊建設,并整體保證飛機維修養護環節的專業化水平。為避免飛機的二次損害,需在新設備及其準也維修知識及其維修質量上著手。此外,在維修團隊專業性強化方面,以提升維修人員技術能力及其評估水平外圍出發點,整體實現維修能力全面提升。
(二)管理體制創新
飛機維修現場管理體系安全運行策略,涉及相關組織組織、機構、部門及使用者,實施各環節的安全管理,是確保其安全運行管理的基礎。飛機維修現場管理風險系統運行中,經由建立安全運行保障組織,管理者除協同完成患者診斷或檢查等諸環節事項外,還要對相關潛在因素中進行定性解決,并層層落實,用以督促解決安全運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安全運行事件的上報。
在風險分析階段,通過實施風險評估,對安全風險現狀進行驗證,來達成相關管理效能。在零部件全壽命周期管理中,需要各部門間要建立起工作流程標準化的運作效率,務必嚴格貫徹執行各種工作流程標準化管理和運行體制。運行環節的重點管理中,以安全運行為工作的首要地位的確立,通過強化技術資源和管理資源的并行合理配置,落實具體的運行操作和保障全方位覆蓋,通過管理行為來得到全方位實現。
(三)飛機維修現場風險評估與分析
飛機維修現場風險評估主模塊控制環節,將風險分析、風險評估與風險監控作為重點分析對象進行管理。通過建立起日常維護、運行監控制度、嚴格交接班管理和確保計算機及通信運行狀態、通訊情況,做好定期測評工作,對關鍵通信的備份和用數據專線和撥號線互為備份的模式管理來最終實現技術化和一體化控制。
(四)日常維修和養護
對飛機維修現場進行預防性維修,將相關工作運行狀態、使用環境、電源系統狀況、軟件測試結果及其相關系統及其附件管理安裝和使用中潛在的問題,做好相關歸檔工作。日常修理主要是修復和更換已磨損或損壞的零件,使飛機維修現場的功能得以恢復。嚴格飛機維修現場質量管理風險控制,做到防范于未然,以在質量檢測管理環節實現飛機維修現場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特質。
(五)安全管理意識創新
飛機維修現場的風險管理需要提升使用人員的管理意識,不能單方面將飛機維修現場的治療保障歸為飛機維修現場的質量問題。強化風險意識、建立風險管理機構、實現分工協作。優化監管流程,科學進行評估,加快重點、新穎、安全高效的創新型飛機維修現場的推出;強化經營管理理念,推動創新發展;轉變觀念、打造品牌、科學高效管理、強化優質服務、提高醫護質量、加強技術創新等方面下工夫、求深入。
結束語:
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是飛機安全運行的基礎前提,也是確保運行便捷的基礎。一旦設備的輕微故障,將增加航空行業的安全隱患,并可導致嚴重的飛行事故。各環節維修工作的強化,勢必在乘客質量安全和維護工作環節整體達到相關標準。
參考文獻:
[1]王華.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13):259.
[2]王建新.民航飛機維修質量現場監管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6(15):194-195.
[3]雍成喜,鄭茂寬.基于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民用飛機維修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航空維修與工程,2013(02):90-92.